电气安全技术和电气安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电气安全技术和电气安全研究

丁慧源

身份证号:13032419881029542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电气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工业革命以来,种类繁多的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若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不合理,将会直接增加电气事故的出现概率,电气事故的出现,将直接为人们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因此,电气安全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极为重要。

关键词:电气安全技术;电气安全规范;安全技术措施

电气安全技术指的是使用电气设备或安装电气设备时,对可能出现的电击事故和电气设备故障产生的伤害进行防范的专业技术,而电气安全技术的依据是电气安全规范。本文首先说明电气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再从范围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现行的电气安全规范,最后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常见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1.电气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

电气安全是电气设备使用、安装的核心。电气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我国各个领域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对于电气设备而言,从研发、生产到安装、应用,使用体系极为庞大,且多样,一旦在任意环节操作不当,便会引发电力安全事故。电力安全事故将会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而电气安全技术的应用则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电气设备生产、安装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在电气安全技术的支撑下,可有效提升电气设备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相关人员可通过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电气从业人员可依据电气安全规范,把握电气安全重点,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选择电气安全技术,从而达到提高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生产安全的目的。

2电气安全有关基础理论简述

2.1电气安全技术的定义

电气安全是以创新为终极目标,以电气为应用领域科学合理,与电气有关的科技进步及管理工程。主要包含:电气安全实践活动、电气安全教育与电气安全科学研究。电气安全可以分为用电安全知识和电器安全,其基础理论是电磁场理论理论及安全性基本原理。电气安全技术性就是指使用电气产品时,对可能出现的因触电所引起的财产及性命的不良影响所采取保障措施的专业技能。因为安全的概念是相对风险来说的,换句话说,电气安全性在于人们对于电气安全的风险评估和预测。

2.2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

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就是根据标准化法,制订负载国家标准规范开展的、适用多个大类产品通用性安全规定,使之成为技术法规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控制电气设备专业产品品质。它体现了安全生产技术与人们个人行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在正常的的条件下或者在经营者预知的有效的条件下使用中,合理合法地容许某产品的生产或者服务具备一定程度的风险性,只需把严重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系统安全等多种因素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在很多因素中间达到最好均衡。

2.3电气安全的价值

因为电气机器设备高危险因素,造成在使用中安全事故高发,对于这种行业特征,搞好工程项目的安全防范额有关保障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有益于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防护观念,只会在思想层面上充分重视,才能使具体对策充分发挥成效;提升电气安全保障措施,也可以提升人员的有关技能水平和风险防范观念,及早发现电气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安全隐患,并予以立即解决措施处理。坚持不懈“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专业技术战略方针,通过提高和优化公司里的安全事故预防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主动落实个人工作的保守主义,对施工阶段加强监管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事先的防范工作成果,避免一切安全风险,不要在悲剧爆发后再画蛇添足。

3电气安全点评要素

综合性论安全事故方式的基本上见解强调:在一定前提下,安全事故是不是产生及其很有可能带来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极大的随机性,但事故背后都是其深刻缘故,其中还有根本原因也是有主观因素。安全事故是社会环境因素、管理方法因素和生产中的风险源综合性危害而造成的偶然事件。在这样的基础理论见解前提下,这种物质、管理方法、环境以及人为要素便成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的层面。

3.1电气机器设备原有安全系数

工业生产工厂生产需要大量电气机器设备,且大家与其交流的机会许多,因而机器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是电气风险的根本原因。电气机器的原有安全系数都是制造业企业的电气安全情况最直接的相关因素。因而,在点评制造业企业电气安全现况时,应将电气机器的原有安全系数摆在首位,在权重分派中应给与关键检验,玩下不可小视忽视。

3.2电气自然环境

所谓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影响很大当然及非自然要素。前面一种主要包含雷击、静电感应等;后面一种主要包含电气系统软件相关工作的场所环境要素,如电磁波辐射;一些特殊场地,如易燃易爆物品、持续高温、湿冷、浸蚀、金属材料占据指数等[4]。因为电气环境是指电气工程项目环节中一直存有的潜在性要素,所以对电气系统软件的安全性拥有息息相关的功效,在评估公司和工程电气安全现况时,应给以电气自然环境重视,在权重分派中应给与偏重考虑到。

4电气安全工程措施

电气安全技术性要在大家生产与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并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而飞速发展。如防触电层面,传统式的安全措施有接地装置、间距和绝缘性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漏电保护开关等避免安全事故的技术。

4.1防护带电体的预防措施

4.1.1绝缘层

绝缘层的现象指的是通过一些绝缘层材料对带电体开展封闭式,能够防护带电体或者电位差不同类型的电导体,这样才能让电流量沿着一定的线路开展商品流通。较好的绝缘性能不但可以确保设备和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还可以防止触电事故事件的发生。除开绝缘层之外,绝缘层材料还可以进行制冷排热、对机械设备进行固定、支撑储能技术,对电导体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4.1.2屏护

屏护指的是根据天然屏障、遮栏、箱盒等一些物品把带电体和外界进行隔离。电力线路和电气机器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捷根据绝缘层包囊或是只靠电缆护套不可以保证安全场所充足的安全性,可采用屏护的形式进行维护。

4.1.3间隔

间隔又叫电气安全间距,它指的是身体、物件与带电体的间距,它设定关键是为了防止身体、车子等物件与带电体接触或过于贴近,避免出现短路故障、火灾事故和发生爆炸等状况。间隔大小主要是由电压的多少、机器的种类也有安装方法等要素来综合性确定。

4.2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称之为接地装置,它指的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当绝缘层材料发生毁坏的情况后或其他要求下发生带电的金属材料一部分根据输电线和接地体开展靠谱相连的一种维护布线的举措。针对工作接地而言,其接地系统是能够从如下所示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接地体。接地体分成当然接地体人工接地体二种;第二,电线接头。电线接头指的是接地体与电气机器设备应接地装置部分电导体相连的一部分,它可分为当然电线接头人工电线接头二种;第三,接地系统安装与联接。对其接地系统进行安装的过程当中,应避开人行横道和建筑进出口位置。

结论:综上所述,电气安全规范是电气安全技术的制度依据,同时代表我国电气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存在较强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加强电气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电气安全规范的范围及作用,并对内容进行了概括,最后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气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相关人员可从上述入手,推动我国电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谦,张金勇.基于风险分析的电气安全防护措施[J].建筑电气,2022,41(11):3-8.

[2]王进,王笑,韩晨霞.基于PLC的机械设备电气安全控制方法[J].机械与电子,2022,40(10):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