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基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李萍

130323198701132441

摘要:在传统的建设项目中,为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性和强度,采用的是现浇整体式的施工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时间比较长,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由于采用整体现浇法,在节约了大量模板的同时,也使整个工程的造价大大提高,对传统的施工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诞生了,并在现在的建筑行业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在还需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抗震能力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不仅有利于促进建筑业的节能减排,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绿色发展。所以,应该将装配式建筑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认识到目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

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具备的优势

从有关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提高施工效率;这种建筑结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生产方式,通过对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能够实现零件制造的自动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不受外部天气条件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操作效果;第二,提升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与户外施工相比,在工厂中工作的环境要更优越,这也就意味着各项施工作业能够更顺畅地进行,特别是在混凝土制作环节,它的外观质量要比现浇结构好得多,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的精度。此外,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了一体化的模式,使得整个施工流程变得更为清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质量隐患。第三,具有更高的节能环保性能。PC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可有效地节约水资源,降低废水排放和建筑废弃物,提高建筑的绿色环保水平。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易存在的问题

由于装配式构件的重量和体积较大,因此在拆装时经常要起动拼装机械。而且,在拆装时,极易出现部件倾覆,滑动,掉落等事故。在组合结构中,如果支座的地基不够稳固,那么支座就可能发生倾覆。同时,采用组合式结构,降低了模架的组装工作,降低了混凝土浇注工作,但提高了组合室的吊装工作。此外,因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的大量工人,不适应新的施工模式,不适应新的施工环境,加大了装配式施工风险。此外,在预制构件施工的前期,很多施工现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科学施工方案,很多施工现场还停留在传统的施工方法上。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装配式施工项目的技术指标不能达到,施工总进度难以安排。尽管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并不会产生什么负面效应,但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们。

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一)加强对预埋构件的固定

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中,除了需对其进行施工时可能会产生很大影响的部位外,极易产生大偏差;在检查产品尺寸、规格的同时,对预制件的安装也做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预埋件的有效紧固,可以准确的定位,为以后的施工和安装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装配好的零件,不会因为后续的工作,或者持续的振动,而出现严重的偏移。这样既可以减少施工失误的几率,又可以提升施工的实用性和质量。重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增加工件的定位孔径,来解决钢筋横截面比孔大得多的问题。所以,当孔径增大时,可以提高钢筋进入孔内的机率,从而达到更高的连接效率。但必须注意,钻孔直径不能超出设计值,不然会造成较大的裂缝,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法律、制度允许的条件下,依据工程实际,合理地调整工件的加工;从而确保了建设项目的质量。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从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有关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要确保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那么就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施工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主要有:一是制定专项施工计划;建设项目的负责人要对该项目的具体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对项目中的部件运输和存放、吊装操作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保证能够获得更加详细的项目信息,从而提升专项施工计划的可行性;第二,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零件进行试装。为使施工方案更加完善,确保构件吊装操作和安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还需要对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进行试装,并记录下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便于后期修改;第三,做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指导。在正式施工前,要对项目的特点和进度计划等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再以此为依据,对吊装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做好技术指导。

(三)混凝土浇筑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所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混凝土浇筑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混凝土浇筑的前期,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所用的模具和浇筑材料,保证二者都符合施工要求。在检查之后,有关人员应该对混凝土内部的成品构件和所使用的钢筋的质量进行检测,以免因为钢筋或者成品构件的质量不合格,造成混凝土浇筑的环节出现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有关人员应对混凝土构架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构架的表面足够的平坦,并满足客户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在检测过程中,若发现构件有问题,应立即更换或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环节不出问题,并保证整体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另外,在浇筑完毕后,还要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保证及时运送至施工现场拼装。

(四)构配件的堆放

构件在进入工地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堆放,如果堆放不当,很可能会造成构件的损伤,进而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所以,在对拼装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拼装构件的堆砌管理。在将构筑物运送到施工场地进行堆放之前,要制订详细的运输和堆放方案,并对运输构筑物的工具、线路、顺序以及临时固定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施工现场应确保为坚硬平整的地面,不得有积水及其他杂物。在此过程中,要确保堆垛区有充足的搬运空间,并根据结构件的自重及承载能力,确定堆垛层数。通常,构配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 m,预制柱堆放不得超过3层,预制梁堆放不得超过2层,预制墙板堆放不得超过6层。在堆叠时,应使上、下构件保持对齐,并将其暂时固定好,以避免构件堆叠时发生翻转;对边角处的构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在施工中损伤工人;对较弱的构件也要做好保护,防止构件损坏,为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设项目中,大量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既能更好地节省建筑所用的资源,又能更好地控制施工周边环境的污染,还能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所以,在当前的建筑业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正逐渐成为一项主要的施工技术,而它也能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冬青,王亚通.化工机械设备故障原因分析与故障维修措施[J].化工管理,2023(18):140-142.

[2]贾金剡.化工机械设备故障分析及维修管理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23(06):160-162.

[3]马思平.化工机械设备润滑故障与控制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22(29):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