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管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管控探讨

张骏逸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福建 漳州  36330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性。通过对核电厂运行操作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本文认为,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评估标准的建立和风险管控的落实,对确保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电厂;操作风险;风险评估;风险管控;

引言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然而,核电厂作为核能的主要发电方式,其运行操作风险也不可忽视。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管控的建立,对确保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确定风险来源、风险程度以及风险等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

一、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是指确定潜在风险事件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的过程。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逻辑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和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 ETA)等。

核电厂运行风险的识别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FMEA是一种通过分析故障模式、故障原因以及故障影响,识别潜在风险的方法。它通过对系统、设备或过程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评估,确定可能的失效模式、故障原因和故障影响,从而识别可能的风险。
  2.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 ETA):ETA是一种通过构建事件树的方式,分析事件序列和可能的后果,识别潜在风险的方法。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确定可能导致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从而识别风险。
  3. 常规操作风险识别:通过对核电厂常规操作环节进行细致的识别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这通常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操作规程、工作指导书以及操作经验进行识别。
  4. 人因分析:人因分析可以识别人员行为和决策对核电厂运行安全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人员的行为模式、注意力、疲劳程度、沟通和协作等因素,识别可能对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的人因风险。
  5. 概念风险分析:概念风险分析是一种将概念安全设计原则与毫秒原则相结合的方法,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它通过审查系统或设备的概念设计图纸、系统架构等进行,识别可能存在的概念风险。
  6.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事件数据库等进行分析,识别出重复发生的事件和趋势,从而识别潜在的风险。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核电厂运行风险识别方法。在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全面识别和评估核电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风险评估方法

核电厂的运行风险评估是为了量化和评估潜在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核电厂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1. 定性风险评估:这种评估方法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和判断,以定性的方式描述和评估各种潜在风险。评估者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风险进行描述、分类和排序。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简单快捷,但主观性较强。
  2.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FTA是一种通过构建故障树的方式,分析故障的可能性和原因,评估潜在风险的方法。它通过将故障的发生拆分成一系列逻辑关系,并计算每个故障事件的概率,来评估各种风险。
  3. 概率安全评估(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PSA):PSA是一种综合的、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核电厂潜在事故序列的建模和分析,计算各种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后果,评估核电厂的整体风险水平。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核电行业,可以提供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信息。
  4. 后果分析:后果分析是一种定量评估可能事故后果的方法。它包括评估事故的影响范围、辐射泄漏、燃料堆积和环境污染等。通过对可能的后果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评估潜在风险的严重性。

三、风险等级划分

核电站运行风险等级划分是为了对不同程度的风险进行分类和管理。一般来说,核电站的运行风险等级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

  1. 安全等级划分: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要求,核电站的安全等级划分为四级,分别为A级、B级、C级和D级,从高到低表示了安全性的级别。安全等级划分通常基于与放射性释放和辐射曝露相关的潜在影响。
  2. 事件等级划分:核电站的事件等级划分通常是根据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INES)进行的。INES将核事故分为七个级别,从1级到7级,表示了事故严重程度的级别,级别越高,事故的危险和影响越大。
  3. 风险等级划分:核电站的风险等级划分可以根据核电站的风险评估结果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核电站的风险等级划分为几个等级,如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级,表示了风险的大小和严重程度。

划分核电站运行风险等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风险,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不同等级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方式,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的影响。

四、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管控措施

为了有效降低核电厂的运行操作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控措施:

  1. 培训和资质要求:确保核电厂操作人员接受全面的培训,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核电厂要求操作人员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2. 核安全文化推进: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鼓励员工关注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活动等手段,增强员工对核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3. 核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核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程序和规范,确保操作过程符合安全规定和要求。核电厂需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4. 监控和检查:核电厂采用各种监测和检测设备,对关键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进行定期的现场检查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的稳定。
  5. 应急管理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6. 安全文档管理:核电厂建立健全的安全文档管理体系,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手册、标准操作程序等。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能及时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
  7. 不断改进:核电厂要开展持续改进活动,定期开展事故分析和风险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和程序,进一步提高运行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核电厂的运行操作安全,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并能够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每个核电厂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五、风险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核电站运行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安全培训和资质要求:核电站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培训应包括安全操作指导、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2. 设备检修和维护:核电站应严格遵守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减少故障风险。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关键设备,如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等,确保其运行安全可靠。
  3. 核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核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紧急预案等,确保操作过程符合安全规范和要求。实施风险管理,包括评估和控制核电站的各类运行风险。
  4. 事故应急准备:核电站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灾难事件、设备故障和人员伤害等情况的应对措施。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并确保应急设备和资源的充足供应。
  5. 监测和检测:核电站应装备各类监测和检测设备,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和参数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核电站应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性能检测和评估。
  6. 安全文档管理:核电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文档管理体系,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手册和应急预案等。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熟悉和了解相关的安全信息。 7. 定期检查和审查:核电站应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和外部审查,评估运行安全的合规性。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持续改进。

这些措施可帮助核电站预防运行风险,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每个核电站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采取适当的措施,并持续优化和改进其安全管理体系。

六、结论

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评估标准的建立和风险管控的落实对确保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法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有助于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风险[1]

参考文献:

[1]黄兵,张祥贵,杨宏野等.核电厂运行操作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管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9):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