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3

保险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研究

杜小倩

兰州财经大学

摘要气候变化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全球性挑战之一,可能最终导致一个不适合居住的地球局面,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风险对保险的影响,表明两者的相关性,重点围绕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具体分析,最后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风险;保险业

一、文献综述

通过对文献梳理,重点围绕气候变化对保险业影响进行阐述。即认为气候变化会对保险业产生影响。Authority P R.(2019)指出如果气候变化得不到有效治理,出现“太少、太晚”的情况,则可能导致保险业出现最严重的金融风险具体化。王向楠(2020)通过保险公司自身业务的特殊性,气候变化使保险公司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金融冲击,所有经济损失和市场波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增加保险业的经营成本。郭晨,戴瑶光,袁井香(2021)通过岭回归模型,利用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作为气候变化的参数,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具体影响。NGFS在2019年的《行动呼吁》报告中介绍并讨论了与气候相关的严重事件可能损害或摧毁资产价值,并增加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可能导致一些地区的保险覆盖率降低。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学者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保险业存在关系。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研究领域比较局限,限制了气候变化和金融风险的整体关联性,跨领域和多层次的分析,将是下一步的有效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针对保险业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阐述。

二、保险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具体影响

1.物理风险对保险业的影响

一是承保损失直接体现在对经济或物质的损失,即保险公司需要对投保人进行经济保障。全球自然灾害事件,不仅对保险产品还是保险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若忽略虚拟的保险产品损失,其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的伤害是不可小觑的,并通过加剧人寿和健康保险人的负债来适应危机四伏的气候变化。同时极端的气候变化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事件,即不相关的事件迭代产生经济等方面的系统性的不良循环。

二是投资损失,体现在影响保险资产。以过去十年的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看,保险在发挥其保障作用不够充分,仅30%左右的损失被保障,存在很大缺口。未受到保障的行业或部门将受到进一步的摧残,其生产链或供应链可能面临中断现象,扰乱市场的供需平衡,从而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不良的连续反应。其物理风险影响程度会对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投资产生复杂和非线性变化,现阶段,保险行业普遍认为,通过分散投资房地产,会大大降低损失,但是如果更多的房地产遭受气候影响,保险业甚至会采取退出房地产的投资以确保不会受到更大损失的影响,将会产生恶性循环。

三是经营模式损失。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保险公司一般采取的是先收费再支付的经营模式,更多依赖于许多假设和预估,确保更优方案,实现规避风险。保险公司在模拟气候风险通常考虑灾害、风险敞口和脆弱性三个因素,根据其三者的模拟结果,及时调整决策布局,但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更多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形使保险赔付不断提升,变化远超计划,为应对突发大型自然灾害,公司建立巨灾保险,增加损失冲击的抵御能力,其实质估计当前风险,保护作为商业机构的保险公司及其客户,利用宏观政策支持,分散公司损失赔付,增大保险覆盖面。

2.转型风险对保险业的影响

一是承保损失,由于低碳经济转型,传统能源市场将会受到冲击,降低产量和对保险的需求,从而在面对极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得到补偿,影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宏观背景下,将不得不调整公司战略。不稳定的市场,将影响资产定价,产生偏差,不利于投资决策的有效实施。虽然在过去的30年中,保险公司受到化石燃料公司大约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向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逐渐转型的背景下,在保险公司看好其发展前途的同时,例如,自2018年以来美国太阳能电站的财产和伤亡保险费增长400%之多,正是需要保险的时候,但是极端气候事件等带来的不定性因素,提高的成本,存在的高风险,使有些设备将不被提供保险,从而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是投资业务损失,其主要体现在资产搁浅,即对传统能源需求的降低将会造成市场和公司产品价格不稳定现象。对公司而言,其带来不可避免的经营损失,若转型成功,公司持有资产搁浅的转型风险可能会增加,降低拥有大量传统能源公司的未来利润,需重整其一般投资模式;若失败,与气候变化的相关自然风险将加剧,高估公司价值,带来投资恐慌效应,成功与否,都会大大增加其负债和成本,使保险公司面临的索赔不断增加,同时碳资产的错误定价会提高投资风险,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承包范围和价格也会随之变化。

三是经营模式损失。在面对市场趋势变化、技术创新更替、政策法律约束等,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必将顺应潮流创新。例如,对于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如果引发受保内容,不管其遭受损失的真实与否,保险公司都将无差别赔偿,为此造成的财务风险,使更多公司为脱离现状,寻去可能存在不稳定的高科技创新以预防风险的发生。产品更新的速度与技术发展的信息交互存在不匹配现象,从而对于现阶段产品的研发带来较大的挑战,保险公司需要做出相应反应,调整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目前,将使用气候科学融入经营模式的前沿方法逐渐被更多保险公司借鉴,但是未知的领域带来许多挑战,模拟是最好的方法,随之产生高昂的技术费用。

3.责任风险对保险业的影响

一是承保损失。当投保人受到气候变化相关损失和中断,在第三方影响的情况下,会要求索赔,此时责任保险将发挥作用,即被索赔方的部分或全部成本将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加重保险公司的成本。保险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保险产品的可用性和时效性,影响抵押贷款违约率,进而降低信用评级,造成保险市场恶行循环。

二是投资业务损失。其主要体现在诉讼等法律环节,通过制度、规章来规定相应责任,例如美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在《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和《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并规定了由环境污染者承担的责任。与气候有关的诉讼可能会产生重大的财务影响,其不仅影响被告、与被告有关财务敞口的其他机构,包括金融机构也有影响,若成功,被告需要支付赔偿金等有关判决费用,若失败,被告则需支付法律等费用,但无论结果如何,其都将面临声誉成本,产生不必要的负债,并对公司的价值、股票等带来影响,从而增加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降低可用资金,影响投资活动。目前,国际上有关气候变化侵权诉讼并没有取得成功的案例,截至2021年7月底,根据哥伦比亚大学萨宾气候变化法律中心数据库统计全球总计1859件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诉讼案件,相较于2020年上半年受理1550起案件,呈上涨趋势。

三、建议

1.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

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气候变化是主要考虑问题,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高的保费,一味的价格上涨或统一价格,从长远发展来看,将会积攒爆发更多麻烦,所以客户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尤为重要,政府更应该重视保险业在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重要作用,将气候风险保险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通过国家政策、制度、法律等有效手段普及气候风险保险的概念、适用范围和有效性,并结合国家审慎监管局进行及时限制和纠正。

2.坚持可持续性保险目标

转移和分散风险仅仅是目前的急性需求,随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事件、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海平面上升、传染病等风险问题只增不减的现象,转移和分散风险略显势力单薄,自从将ESG理念嵌入保险业务形成可持续保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将可持续金融纳入政治议程,就拉开了可持续性保险的帷幕和最终方向,以及催促保险业的变革,长远投资才是可持续性的基础。

3.创新并优化模型适用性

通过行业环境变化、客户流向与选择、模型检测与模拟等内容,将更多的因素考虑其中,考察气候变化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构建相关模型,利用大数据或技术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更大幅度的保障保险的实现率和覆盖率。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数据分析法,多维度、多角度的结合各种策略和技术,例如情景分析法等,使得结果更加准确和真实性。在完善现有模型的及工具的基础上,例如巨灾模型、绿洲损失建模框架等依然存在一定弊端,需针对现实问题,创新并研发更多领域的模型。

参考文献

[1]郭晨,戴瑶光,袁井香.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西部金融.2021(01):79-85+97

[2]葛杨葛新锋.气候变化风险对宏微观审慎监管的挑战[J].当代金融家.2020(08):95-97

[3]王向楠.气候变化与保险业:影响、适应与减缓[J].金融监管研究.2020(11):46-61

[4]Bailey A, Carney M, Villeroy de Galhau F, et al. The world must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meet the climate challenge[J]. The Guardian, 2020, 5.

[5]Authority P R. Enhancing banks’ and insurers’ approaches to managing the financial risks from climate change[J]. Supervisory Statement| SS3/19, 2019.

[6]Mills E. A global review of insurance industry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J]. 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Issues and Practice, 2009, 34(3): 323-359.

[7]Silver N, Dlugolecki A. The insurability of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J]. Science, 2009, 324(5934): 1551-1554.

[8]Tesselaar M, Botzen WJW, Aerts JCJH.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remote natural catastrophes on EU flood insurance markets: An analysis of soft and hard reinsurance markets for flood coverage[J]. Atmosphere, 2020, 11(2): 146.

[9]Jarzabkowski P, Cabantous L, Tapinos E, et al. Global Reinsurance Masterclass Series 7-Imagining the future: stay ahead in the reinsurance game through scenario planning[J]. 2014.

[10]Schydlowsky DM. Prudential regulations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coping with climate disasters[J]. 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 2020, 1(1-4): 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