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批论写,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读批论写,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赵春庆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三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内容摘要:“读、批、论、写”四字阅读教学法,既是方法,更是过程。“读”,分朗读、默读、速读、精读,视不同文体和要求而定,但学生读之前的教师范读是必须的,目的是营造意境,感染学生,产生阅读冲动;批,即做批注,这是个性阅读的主要环节,教师指导从何处做批,怎样做批;论,即生生、师生间的交流碰撞,在合作探究中解难释疑,加深理解,获得提高;写,即尝试练笔,是文本阅读的延伸和提升。四个环节前后贯通,重视个人体验和个性表达,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个性阅读。纵观整个学习过程,它既符合一个人的一次完整的情感生成过程“产生情感冲动→整体欣赏→细微触摸→冲动释放”,也符合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产生阅读欲望→具体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方法→实践生成”。这是一种阅读方法,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过程,更是一种学习理念。

关键词:个性阅读 读批论写 核心素养

当前学生独立阅读、独立写作的意识、能力和精神普遍缺失,直接导致不愿不会思考,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及作者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既融入了文本,又走进了作者内心深处。真正的阅读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和教师共同与编者的多维对话过程。只有完成这种对话,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每读到一篇文章,我总要思考四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能写吗?我的阅读教学也是贯穿这一思路,教会我的学生如何阅读与写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阅读有明确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目前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是自由散漫不深入、效率低下死记硬背、对教辅和教师的依赖性过强,直接导致了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质量下滑,阅读个性缺失。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双减背景下,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注重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为考试而教、为得高分而阅读的急功近利的现象,重答题技巧训练轻阅读方法指导,重得分轻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分享。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个性阅读和个性表达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他们会读书,爱读书,我在长期阅读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初中语文“读、批、论、写”四字阅读教学法。

一、何为读、批、论、写四字阅读教学法

“读、批、论、写”四字阅读教学法,既是方法,更是过程。“读”,分朗读、默读、速读、精读,视不同文体和要求而定,但学生读之前的教师范读是必须的,目的是营造意境,感染学生,产生阅读冲动;批,即做批注,这是个性阅读的主要环节,教师指导从何处做批,怎样做批;论,即生生、师生间的交流碰撞,在合作探究中解难释疑,加深理解,获得提高;写,即尝试练笔,是文本阅读的延伸和提升。四个环节前后贯通,重视个人体验和个性表达,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个性阅读。

二、教学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

1.读:视不同文本和具体要求,确定安排何种形式的阅读最为合适;学生如何变换形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参与读;怎样读效率最高;教师的范读如何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感染学生;如何设计自读思考题等。

2.批:作批注如何指导才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词、句、结构设计、情感主题的把握、写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如何做批;尤其是如何发现自己的困惑之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何处理个性阅读与教辅导读的关系等。

3.论:教师该如何发挥在讨论中的作用;讨论哪些问题才更具实效;如何把握统一与自主表达的尺度等。

4.写:如何真正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来指导自己的习作;安排何种形式的练笔更直接更有效;如何评价与修改等。

    还有,学生该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等。

三、以《春》为例,具体展示读、批、论、写四字阅读教学法的学习过程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切的设计都应围绕学生进行。他们需要什么,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学会什么。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给他们什么,而是引导他们去学会。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课本这个范例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个性思考。

1.“读”,分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等多种形式,视不同文体和要求而定。但《春》是美文,当然最应采用朗读,而且是声情并茂的朗读。但千万不能落入为读而读的俗窠,要读出氛围、韵味、鸟鸣、花香。首先学生闭上眼睛听读,听录音读或教师范读,最好配上《春江花月夜》《田园》之类的优美乐曲,要把作者所营造出来的甜美意境读出来,把学生带进去,感受小草萌发的惊喜、嗅着扑鼻的芳香、轻拂脸颊的微风、沐浴在细雨中的浪漫、放飞希望的昂扬……让他们情不自禁被感染,激起阅读欲望和情感冲动。然后自由读,具体来感受美。

2.接下来进入第二环节“批”,即做批注,这个环节属于独立学习阶段。这是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最好方法,我已尝试了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做批注其实就是“圈点标划写”五个字,是学与思的同步。批注的内容可有很多,七年级的学生可从字词入手,自己查词典积累,具体说是读准音、写对字、找出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语境义、结合自己的体验尝试应用。还可谈对语句的理解,对内容情节的梳理,对结构设计的分析,对情感主题的把握。尤其是能发现不懂的地方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才是他本课最需要学习的地方。

比如《春》开篇“盼望着,盼望着”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表达急切盼春的心情。紧接着三个“起来了”表现出作者捕捉到春天第一抹新绿后的迫不及待的欣喜,毫不掩饰,开启全篇春之滥觞。后面的小草的“钻”,花儿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蜂的“闹”,风的轻柔与清香,雨的细密与朦胧,人的朝气与精神……都可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做批。如果从整体而言,总分总的结构、精巧的选景与布局、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由写景到抒情的升华,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选择做批。

3.有了具体的阅读、独立的批注之后,接下来就可进入合作探究阶段了,即“论”。一定要注意,合作的前提是独立,没有独立学习的合作只能是瞎起哄。“论”就是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碰撞,来交流独立批注过程中的心得,解答遇到的困惑,补充没有提及的精彩之处,由课本向生活体验的延伸等。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明辨是非,高屋建瓴,明确方向和方法,不能含糊其辞,不能让学生一头雾水,要让学生达到质的飞跃,学到他想要的东西。使语言的表达更精练更准确更全面更到位,使语句和主题的理解更深刻,能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春》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整理框架,把这朵“花”绘出来。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从哪些方面来选取早春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并能准确捕捉到这些景物的特征。语言赏析,让学生举出比喻、拟人的例句,交流分析,好在哪里妙在何处,一定要弄明白。还有“偷偷地”“钻”“闹”“逼”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品出其情趣。让学生明白两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激发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心中有爱,落笔有情”,只有热爱大自然,方能让你笔下的景物有情有意。

4.“写”,就是尝试练笔,在深入学习美文的基础上,学生定会受到感染,激起创作的欲望,这正是学习到达高潮的时刻。课文只是范例,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指导自己的具体实践,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提高,体验情感冲动得到释放的快感。

《春》是学习写景抒情类文章的上乘之作,不能错过这一良机。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出本文的写景方法:①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充满朝气的人们;②抓准景物特征,如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③多角度描写,如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一切景语皆情语(融入情感写景)、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钻、闹、笼、逼等)。其次,学生选景。这里不能强制学生必须写什么地方的景物,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感觉的、最能写的景物。第三步,就该写了。特别提示学生,学到的方法不必在一次练习中都用上,不能呆板的往上套,应灵活的按需运用,运用自己能掌控的技巧。哪怕能用上一两种,只要是恰当而有效的,这次练笔也是成功的。最后,可以安排学生交换批阅,相互学习。

纵观整个学习过程,它既符合一个人的一次完整的情感生成过程“产生情感冲动→整体欣赏→细微触摸→冲动释放”,也符合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产生阅读欲望→具体感受春景魅力→学习写景方法→实践生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篇文章都严格按照这四个环节进行,缺一不可。不同文本、不同文体、不同目标应灵活安排,按需所取。这是一种阅读方法,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过程,更是一种学习理念。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重视最初的、独立的、自己的阅读体验,开启个性思维的大门。“你我各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之后,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之后,我们各有两种思想”,在思想碰撞中升华自我。“在作品中寻觅我的影子,在生活中发现作者的踪迹”,在生活体验中寻找自我,在尝试写作中释放自我。

读、批、论、写,帮你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助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做一个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

【2】蔡成兵.批注阅读体验,积累阅读经验.语文知识.2021.

【3】龚一鑫,李山林.新课标下对语文批注式阅读的再审视.现代教育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