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彭雪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  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阶段,本院对78例病人实施全面探讨。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39例病人属于参照组,实施心理护理手段的39例病人属于调研组。通过比对护理实际配合度与满意度、SDS与SAS实际得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手段的调研组39例病人护理实际配合度与满意度,比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参照组39例病人高,而SDS与SAS实际得分,要比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参照组39例病人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实施心理护理手段能大幅度降低SDS与SAS实际得分,提高护理实际配合度和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模式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0引言

目前,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白血病的一种重要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抑制疾病进展,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预后。但对于多数病人来说,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比较低,加之担心手术风险,使得其更易出现焦虑、烦躁与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而对其疗效造成了直接性的影响,而心理护理干预以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作为指导,有助于增进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合作,以利于检查和治疗,有助于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本文旨在分析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探讨心理护理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观察统计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参照组39例病人的实际平均年龄(58.19±0.08)岁,最大69岁,最小13岁。实施心理护理手段的调研组39例病人平均年龄(57.64±0.69)岁,最大67岁,最小12岁。参照组与调研组78例病人实际数据和实际信息无任何统计学价值(P<0.05)。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主要内容有:日常教育、指导病人服药、住院之前评估病人的真实情况、移植手术时采取传统的家庭探访方式。

1.2.2 心理护理:(1)早期移植: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症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头皮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使病人克服焦虑,建立信心,改善病人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病人合理用药,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粘膜炎症,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失眠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睡眠品质、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多与病人交流。加强对病人的康复保健,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2)中期移植:家属的心理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爱,建议家属全天陪伴。在社会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应积极参加社会交往,积极参加社会交往,以促进病人的社会属性,有信心接受治疗。(3)后期移植:护理人员在接受器官移植的最后阶段,要掌握自己的医疗技能,协助病人进行自我治疗,以排除可能的疾病和排斥反应,还可以让术后病人经常交流情感,汲取他们所需的护理手段。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随访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了解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治疗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与调研组78例病人SDS与SAS实际得分可以看出,实施心理护理手段的调研组39例病人SDS与SAS实际得分,比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参照组的39例病人低一些(P<0.05)。参照组与调研组78例病人相关指标有明显的差别,具体信息参考表格1内容。

表1参照组与调研组39例病人SDS与SAS实际得分比对(x±s,分)


SDS实际得分

SAS实际得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n=39)

64.08±1.05

46.49±0.48

53.29±2.10

55.13± 1.79

调研组(n=39)

47.18±1.13

40.09±1.15

44.10±0.12

32.68±1.02

t值

     0.126

1.036

0.199

1.385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也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利用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的形式,为患者重新构建起正常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从而进行疾病治疗。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这些年经常使用的一类治疗方法,应用在肿瘤及白血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而一些患者


因为不了解疾病及治疗方案,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心理容易波动,无法达到既定治疗效果。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骨髓移植患者中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在一定科学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由护理诊断作引导,通过预先制定的干预方法开展一些护理活动。护理干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开展相应护理,让患者高度认识疾病及治疗方案,主动配合治疗,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实施,把握患者心理波动状况,让患者产生战胜疾病信心,患者其内心负性情绪压力,稳定患者心理,提升患者信心及信任度,极大提升治疗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让其早日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把握一些日常护理技巧及心理护理知识,以温和的语言及自身行动感染患者,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因为骨髓移植患者存有差异,需要医护人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护理干预,结合骨髓移植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应激反应,需针对性处理,协助患者构建乐观积极的心态。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亲切的语言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以诚恳的态度和患者交流,耐心细致回答患者问题。巧妙使用采用换位思考方式,以患者视角考虑其身体所需及护理需求,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享受到人性化的关怀,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一些患者年龄较大,存有抑郁心理,会影响治疗结果,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和他们进行有效沟通,征得患者理解及支持,倾听患者的心声,与患者聊令其感兴趣的话题,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调整患者心态,保持愉悦。学者季爱玲的研究“20例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依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未发生明显抵触治疗情况”。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均明显较低(p<0.05)。表明,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的使用,明显改善骨髓移植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

总之,骨髓造血干细胞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与临床实践中,且有助于引导临床医学研究及诊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千细胞移植术后延续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22,41(5):176-181.

[2].李思易,心理护理模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进展:科学视界,2022(6):149-151.

[3].王银,心理护理应用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1,29(10):157-159.

[4].舒晓,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异基因造血千细胞移植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8):187-189.

[5].詹莎,针对性心理护理对造血千细胞移植患儿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 (6):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