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试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效果观察

李世宏

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0437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某社区接受慢性病管理的86例高血压病患者为例,对其采取社区干预手段后,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在正常用药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及非药物疗法提高干预组高血压人群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相比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干预可以帮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效果

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在整个高血压患病人群中占据的几率达到90%~95%以上,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药物配合、改善生活方式等手段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近年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我国人群对高血压防治常识的了解仍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并且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也相对较低。基于此,在高血压三级管理中必须科学运用社区干预手段,综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源头上降低高血压人群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及其致残率、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高血压指在未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达到140mmHg以上,舒张压达到90mmHg以上。若患者有既往病史且正服用降压药,即便血压低于140/90mmHg,仍判定其为高血压。本文以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入的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为例,以46~90岁左右的常住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共计收入患者86例。

1.2 方法

1.2.1 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明确要求必须完善调查对象的健康档案信息,详细记录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既往史、家族史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近期健康体检信息。

1.2.2 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

将调查人群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自随机分成43例后,在正常服药的前提下,对照组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且开展常规的慢性病患者管理工作。干预组则需要接受专业的健康教育和非药物疗法,并根据血压实测值实时调整随访方式及频率,其中血压合格的人群每三个月至少随访一次,而血压不合格的人群每2~4周寻访一次,持续两次未达标的人群需进行转院治疗。

1.3 干预手段

结合干预组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现存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发临床病患等因素,具体可将危险因素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层次,其中低危指1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者;中危指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并伴1~2个危险因素;高危指3 级高血压,高血压1或2级且伴有3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无论哪一级别的高血压都存在以下任意一项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血肌酐轻度升高等,并存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等任何一项临床疾患。对于干预组高血压人群而言,主要采取门诊诊治、上门访视、电话随访等方式实行健康教育,并为其提供用药及非药物治疗的指导,低位患者需每三个月测量一次血压,中危患者每两月测量一次血压,高危患者每月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对干预组高血压人群采取非药物治疗的方式时,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要求高血压人群少量摄入食盐,每人每天的摄入量不应超过6g。第二,鼓励患者摄入均衡的饮食搭配,尽可能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量,并严格把控膳食的总热量。第三,选择一项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达到规律运动的状态。一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体重增加、肥胖等情况,其全身耗氧量也会大幅度增加,且伴随着基础代谢率升高、心排出量升高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重要诱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有意识地参加慢跑、太极、登山等有氧运动,根据脉搏变化科学调整运动量,尽可能将心率控制在105~125次/分以内。第四,少量摄入油脂性食物,确保蔬菜和水果每日的摄入量与消耗能量相一致,并将体重保持在最佳状态。第五,禁止大量抽烟饮酒,如葡萄酒每天应少于100ml、白酒少于50ml。第六,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产生过大的精神压力。

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时,应向其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临床疗效及相关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每日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一旦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督促其及时向主治医师进行汇报,并向高血压患者强调终身服用药物的重要性,避免因短暂的血压控制而停止服用药物,甚至出现停药后血压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严重危害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年龄结构偏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引导其积极参加个性化健康教育,并向其讲述正确的用药方法,帮助高血压患者缓慢下降血压。大部分老年群体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无形中加大了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的风险,因此在患者用药的初期阶段,应采用小剂量服用的方式,逐渐加大降压药服用的剂量。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期间,如需服用其它药物,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以免降压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组间差异比较选用x2检验或t检验,P

2 结果

经过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及非药物疗法,干预组人群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及高血压分级变化情况如表1、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后两组间血压值比较 (±s)

项目

干预组

对照组

t值

p

干预后收缩压

142.35±15.68

152.84±16.51

-3.021

0.003

干预后舒张压

83.95±11.34

91.40±10.03

-3.223

0.00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间血压分级情况 (n=86)

分组

正常

1级

2级

3级

合计

x2

p

干预组

干预前(例)

0

6

25

12

43

8.428

0.038

干预后(例)

19

11

8

5

43

对照组

干预前(例)

0

6

26

11

43

干预后(例)

9

8

17

9

43

3 结论

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在于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几率,从源头上隔绝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高血压人群普遍具备三低的症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通过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来起到社区干预的效果。经试验研究表明,电话随访下的对照组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远不如门诊就医、定期上门、面对面随访的干预组高血压人群,干预组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可以通过面对面随访的方式转变医患关系,从引导合作型转变为共同参与型的同时,医务人员可以直接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第一时间发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居民愈发重视健康问题,而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居民了解高血压方面的常识,但其仍对高血压防治的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误解,只有真正走出医院、进入居民的家庭,才能有效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通过行为干预的方式改正高血压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从思想层面纠正高血压人群的错误观念,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充分发挥社区干预的积极作用。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离不开全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医生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用药指导,采用健康教育、自我监测等方式开展管理工作,严格管控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升高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目前我国已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积极组建家庭健康医生服务队伍的同时,还鼓励其深入社区开展高血压病管理工作,这也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流趋势,有助于全面推动各项管理措施实现深化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杨艳华;王新广;王萍;徐一瑾. 延续护理对H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1(05)

[2] 储姜. “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老年患者健康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36)

[3] 安聪;王丽萍.移动医疗在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