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冠心病先护脾胃,饮食护理尤为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中医护理冠心病先护脾胃,饮食护理尤为重

陈心玫

古蔺县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古蔺  646500

现在的生活变好了,吃的都精米精面,大鱼大肉,餐前餐后喝饮料,为此,肥胖成为了现代一种流行病,而伴随肥胖的一些并发症,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也随之而来。

IMG_256

冠心病是西医常见疾病,属胸痹范畴,中医古籍中对胸痹记载较多,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包含现代医学中的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而在对冠心病进行养护的过程当中,我国传统中医往往会先对患者的脾胃进行调养。那么,你知道中医护理冠心病为什么先养脾胃吗?中医又会采取怎样的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养护呢?

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冠心病病位虽然在心,但发病与脾胃两脏关系非常密切,从脾胃论治和护理冠心病的中医理论基础有以下三点:

.心与脾胃,经脉相连

脾胃居于中焦,心脏居于上焦,从形体上看,以膈为界,互不相连,但二者之间以脾胃之支脉、大络、经筋紧密联系,经气互通,互相影响。《灵枢·经别篇》曰:“足阳明之正,上至骸,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黄帝内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灵枢·经脉篇》曰:“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这是冠心病从脾胃论治和护理的生理基础。

.心与脾胃,五行相生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心属火,脾属土,火能生土,故心与脾(胃)乃母子关系,两者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母病及子,如心阳不足,火不能生土,则脾失其健运,会导致饮食入胃后水谷精微运化减少,无源化生人体之气血。而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则无以养心,致脾虚不运,宗气不生,运血无力,脉道瘀阻,或脾虚不运,湿浊内生,郁久化为湿热,熏浊于心,可为心痹,即“子病累母”。这是冠心病从脾胃论治和护理的哲学理论依据之一。

.心与脾胃,功能相助

脾胃主受纳、运化水谷,乃多气多血之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脏血脉中气血之盈亏,实由脾之盛衰来决定。综上所述,脾胃与心的联系是全方位的,而且十分紧密。脾胃失调可影响心脏,导致心脏的病变。这是冠心病从脾胃论治和护理的藏象学依据

那么,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保护脾胃功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吃得消化,吃得健康。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粗纤维食物,适可而止

冠心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消化能力略有下降,适当食用粗纤维食品有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减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进食过多却易造成胃肠负担过重,不易消化,反而有损脾胃运化功能,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 适可而止。尤其本身患有胃炎的患者更要少吃容易产生胃胀气的食品。过食胀气食品,胸闷嗳气会频频发作。饮食方面总的原则便是“有益消化,不伤脾胃”。

二.豆类营养好,过食易胀气

       豆类营养丰富,富含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低(黄豆除外),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但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却可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嗝气、肠鸣、腹胀、胸闷,这样反而会加重冠心病症状。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建议将豆打成粉煮成豆糊食用, 比一般的食用方法有利消化。到了夏季人们喜欢吃绿豆消暑,不妨以喝汤形式为主。

三.多食坚果“使人肥”

    现在很多人都注重日常饮食营养均衡,也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指导自己合理营养。在指南中,要求每周进食核桃、花生、杏仁等坚果类食物50克以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可起到护心健脑、减低冠心病发病率的功效。可现在很多人每日吃坚果量大大超过50克,而古人很早就有多食核桃“使人肥”的说法,过食坚果会造成摄入过多能量,导致体重上升。且目前很多坚果为了口感,多采用盐煸的方式,高血压患者也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四.适当运动和调畅情绪不可少

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情绪也是保证冠心病患者健康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冠心病患者不可尝试过于剧烈的运动,尤其是激烈的户外活动,应以舒缓、轻松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适当的运动,帮助脾胃运化。

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功能与人体情绪好坏关系密切,情绪不佳就可能导致“肝气乘脾,肝气犯胃”,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因此,情绪激动、焦虑也是冠心病患者忌讳的。

中医养护冠心病,从养护脾胃开始。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食疗“药食同源”的理念证明了食物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更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疾病的作用,而适当的食疗方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加重患者脾胃的负担,还能够针对冠心病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充分的调理,进而使冠心病患者病情发作的概率大幅度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药食同源”的食疗需要根据冠心病患者的证型选择不同的食疗方,否则不仅无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那么,中医治疗冠心病常用的食疗方有哪些呢?

一.心血瘀阻——当归牛肉煲

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有着情绪波动大、容易生气等特点,这是因为患者的心脏长时间气机不通导致形成淤血,需要采用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而当归牛肉煲这道菜需要使用10克当归,15克川芎和山楂,100克鲜牛肉,先将当归川芎下入砂锅加水,小火煮20分钟后滤取药汁,之后加水到600毫升后放入鲜牛肉与山楂,用小火煲至肉熟烂后调入少许葱、姜、盐即可。其中,当归、川芎能够活血行气,山楂能够散除淤血,牛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对这类冠心病患者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疗效,而小火慢煲的烹饪方式则能够有效降低脾胃的消化负担。

二.痰浊壅塞——丝瓜豆腐焖瘦肉

痰浊壅塞型冠心病患者往往平时抽烟较多且喜欢吃肥甘食物,这导致患者的胸阳因痰浊内伤而痹阻不通,需要采用清热化痰的治疗原则。而丝瓜豆腐焖瘦肉这道菜需要使用250克丝瓜、1块豆腐与60克瘦肉,其中丝瓜需要去皮切成厚片,豆腐需要切成小块,猪肉则需要切成薄片并加入黄酒、盐与淀粉拌匀,等到锅中加水中火煮沸之后先下入肉片,之后倒入豆腐并加少许盐,在锅中烧开后倒入丝瓜持续煮沸3分钟,丝瓜熟透后加入葱花放凉即可食用。其中,丝瓜能够清热化痰,豆腐能够生津润燥,这几种食材合用对痰浊壅塞型冠心病患者有着很好的效果。

三.心肾阴虚——木耳鱼片

心肾阴虚型冠心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这类患者因为年老体衰的缘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其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需要采取滋养心肾的治疗原则。而木耳鱼片这道菜需要准备一条200克左右的草鱼和15克木耳,其中木耳使用温水泡发,草鱼取肉切片并用大豆粉上浆,之后锅中加入适量花生油烧至六成热后下入鱼片,炒散后加入木耳、料酒、葱、姜、盐等炒熟即可。其中,黑木耳具有滋养心阴肾阴、活血化瘀的作用,而草鱼性温味甘,有暖胃和中、滋阴明目的功效,可以进一步提升黑木耳滋养心肾的效果,对心肾阴虚的冠心病患者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