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许莉

泰国博仁大学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稳定心里逐渐形成,并初步形成影响其一生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行为习惯等等。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单纯的学校教育目前拓展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的教育模式。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了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其次,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了构建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

一、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价值

(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共同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这种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全面的支持。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加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有助于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互补和协调,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二、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关系

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方案,确保各方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协调合作,共同参与。首先,建立沟通渠道,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以便各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和解决。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其次,共同制定计划,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共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方案,以确保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能够兼顾各方的资源和优势。在制定计划时,可以组织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让各方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和讨论。再者, 组织合作活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组织合作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表演、心理疏导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各方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验。最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享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和相关资源。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云存储等方式,方便各方获取和使用相关信息。通过以上合作策略的实践,可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合作关系的良好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另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和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信息和经验。同时,可以通过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为制定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供学校家庭社会多样化教育形式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分类,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首先,课程教育,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系统的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在课程教育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其次,讲座培训,学校可以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或专业人士,定期组织讲座或培训,向学生和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讲座或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再者,心理咨询,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心理咨询可以针对个人的问题或困惑,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针对群体的问题,组织主题咨询或工作坊。再者,家长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家长教育活动,向家长传授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增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最后,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交能力。同时,社会实践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资源。通过以上多样方式的实践,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资源包括各种机构、组织和社区等,可以通过与这些资源的合作,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如(1)公共媒体,公共媒体如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可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关注度。可以通过报道心理健康新闻、推出心理健康知识专栏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方法;(2)社区资源,例如,可以设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可以组织社区心理健康讲座、培训和活动,增强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3)社会组织,各种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志愿者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辅导活动;教育组织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慈善组织可以设立心理健康基金,支持心理健康研究和推广工作。(4)互联网可以成为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平台,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网络讲座、心理测试等方式,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同时,互联网也可以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首先,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如面授课程、网络培训、工作坊、实践操作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确保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确定培训的周期和频率。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如每学期或每年进行一次培训,也可以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最后,鼓励教师进行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可以组织定期的交流和分享活动,让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结论

    总之,在青少年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应当以学校牵头,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从合作关系、教育形式、家庭教育、社会资源利用、师资培训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策略,以促进多方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永川.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3(06):8-9.

[2]孙祁岗.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2(05):4-7.

[3]徐彬,向红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工作模式的构建思考[J].人生与伴侣,2021(3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