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策略

来桂青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四小学校037600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背后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达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对中国学生培养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需要课程改革的落实、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的总体变革,最终形成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培育体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不同教学阶段为立足点,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估算、测量、推理等,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近年来,人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养成,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当下教育的需求。而小学又是学生学习奠定基础阶段,更应该注重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培育学习者的数学核心素质,本文通过对核心素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符合核心素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战略和实施过程,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变迁的要求[1]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终身学习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心理过程,它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等方面,而且还包含着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多方面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和推理能力以及模型思想,它既反映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现了小学生思维方式与认知规律上的特点。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看,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促进儿童获得正确使用基本工具进行观察、分析、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概念来描述问题,用公式来证明定理,以解决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的难题为目的;提高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体现了学生思维方式、认知水平、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有着十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使之成为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其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来,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战略目标[2]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建议及策略的实施

(一)前置课堂,组织自学活动

自学活动是学生自学数学的支撑。在自学数学时,学生会根据具体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多样方法,发展自身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联系新知内容,布置自学任务,前置课堂,让学生体验自学活动。

以“四边形”为例,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认识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四边形物品无处不在。学生在体验生活时,与部分四边形物品进行了“互动”,建立了感性认知。围绕新知内容和学生生活经历,教师布置自学任务:回到家中观察家里的各种事物,找出形状为四边形的事物,并认真分析,试着总结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走进家庭生活,迁移生活认知,寻找形状为四边形的事物,如长方形的桌面、梯形的蛋糕模具等。在与这些事物互动时,一些学生在纸张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即长方形、梯形等。同时,学生细心观察这些图形,发现共同之处,如“都有四条边”“都有四个角”等。学生在认知的支撑下,可以走进数学课堂,深入探究四边形的相关内容。同时,学生在观察、绘画、分析、总结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几何直观能力。

(二)培养数学思维,增强知识转化能力

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要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系统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数学思维。同时,要在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驱动式学习。此外,在授课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我驱动提高知识转化能力和创新解题能力。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应准备好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在进行课程讲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是如何操作的,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将拼剪、平移、旋转等用来求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在完成演示后,将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拼剪,求取面积。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不会操作的学生进行指导,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己完成这一实践过程。这样,通过学习拼剪等方法的使用,学生就在动手实践中完成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学识,强化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融入逻辑推理,强化核心素养

对于逻辑推理来说,就是小学生根据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对数学命题开展逻辑推理,从而将数学问题的答案找出并解决。在整个推理过程中,其重点并不仅是对命题进行发现,而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思维逻辑能力上有一定的限制,无法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直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就要经常开展引导教学,引导小学生们思考,并与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结合,将合理正确的逻辑推理思路提供给学生们,从而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所强化。

例如:在“乘法交换律”这部分内容中需要对计算规律进行总结,那么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们掌握,即使两个乘数的位置发生改变,但是对计算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归纳出“a×b=b×a”的数学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一规律下自主对一些乘法进行验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相似的规律总结,并且都与数学知识有关,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开展逻辑思维推理,达到培养小学生良好素养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使他们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知识,从中寻找快乐,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付得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天津教育,2021(16):69-70+73.

[2]范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J].家长,2021(1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