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运用分析

周梦倩

浙江启泰自然资源规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310012

摘要: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土地测绘技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主要内容是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档案管理等,促进我国国土资源工作的长效开展,工作人员将土地测绘技术在当前的整理与开发工作中进行全面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因此,测绘人员更应不断的优化与创新测绘技术,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的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行服务,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土地测绘技术;土地开发整理;测绘信息技术

引言

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需要精准的测绘数据和信息的支持,因此,在测绘工作中必须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出现土地资源过度浪费的情况。在整个土地规划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1测绘信息技术概述

1.1测绘信息技术

测绘信息技术包括遥感、信息和定位这三种技术,该技术可完成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现阶段,测绘工作对技术的需求越发迫切,由此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技术,切实提高了测绘水平。

1.2测绘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对于土地管理和规划决策部门而言,土地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实际开发时,需要切实考虑到可供开发的土地数量,还应根据城市发展要求,明确土地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这些工作都需要精准、全面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因而,相关部门应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和乡村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做好基础工作。测绘人员在测绘工作中,要应用技术手段获取地理运行信息,以此解决土地内部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土地资源及数量。通过对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获取勘察的具体数据,还可高效完成相关任务。结合实际,GIS技术的应用可为使用者提供精准的信息内容,显著提高管理力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测绘技术在行业内的作用愈发明显,具体表现在:有利于建设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多样性、科学规划,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价值。由此可见,现代测绘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有利于建设信息系统据了解,信息主要包括信息基础知识和信息运用知识系统,这两类系统内容都要通过现代测绘技术获取。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到地理位置信息,我们看到的地图路线简单、便捷,但实际的勘测和绘制却是较大的工程,而通过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则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二)实现数据的多样性在开展土地规划相关工作时,会涉及较多的数据信息,而合理应用测绘技术、科学管理测绘工作,对于推动土地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测绘技术可帮助工作人员收集有关土地环境、构筑物等的信息。结合实际,因测绘数据比较复杂,为保证数据的稳定性,需要相关人员在测绘前,科学构建数据库,从而提高测绘数据的稳定性。数据库中不仅包括土地规划的相关数据,还有地形、人口等数据信息。

3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过程

3.1布置地籍控制网

根据既有国家土地测绘规范可知,地籍平面控制网可布设为二等三角网(或三边网、边角网)、三等三角网(或三边网、边角网)、四等三角网(或三边网、边角网),二级导线网及对应等级GPS网、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均为首级控制,而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在5cm以内。较之常规三角网布设时关于近似等边、精度估算偏低时增设起始边、加测对角线等要求,GPS测量技术布设三角网时仅要求仪器精度、等级控制精度相一致,且控制点位选取与GPS点位选取要求相符。同时考虑到位置基准点误差(位置基准在经纬度方向偏差)对GPS测量网的影响,可以根据控制点分布规划经典三角测量网形状,确保点位中误差值均匀分布。根据网形测区、线状测区,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分布具有一定差异,其中,网形测区平面控制点分布在测区外围4个象限的已知控制点数量在3个及以上,分布在测区外侧的已知三角控制点与测区外缘距离小于等于20km;线状测区平面控制点分布在测区两端、中央的已知控制点数量在3个及以上,相邻已知控制点之间距离在30km左右;网形测区高程控制点分布在测区周围每10km×10km范围内具有4个已知控制点,待测点、已知控制点之间距离小于等于5km;线状测区高程控制点分布在测区两端、中央的已知控制点数量在4个及以上,每10km×10km范围内具有5个已知水平控制点。部分情况下可以直接采用国家标准级坐标点进行控制网布置。

3.2选择基站根据

土地测绘项目面积及土地测绘精度要求,可以依据避开反射作业区(水域、建筑等)、无线电通讯稳定的要求,在区域内建立1个基准站。同时考虑到区域内建有若干强通信设备(微波站、雷达等),对GPS测量电子通信具有较大干扰,可以利用2个GPS专用手机,开通手机的GPS数据服务功能,打造GPS手机工作模式,排除区域内其他强通信设备的干扰。在基准站选择坐标系与已知控制点坐标系相匹配的前提下,借助已知点GPS测量装置自带的Tab功能设置x常数、y常数的投影参数分别为0、500000,投影比为1。在投影参数设置完毕后,将全部转换参数关闭,并将基站设置为不确定点,连接基站GPS接收器(外观良好、型号准确、附件齐全、部件紧固、信号与显示正常)、终端。连接GPS基准站接收器后,检验天线圆水准器、光学对中期,确定准确后,定位单一控制点坐标(参考坐标)并输入全部待测点目标值,输入待测点目标值后提取存储的基准点,进行GPS测量时间规划。

3.3地籍图绘制

为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位置、界址点、界址线、界址数量、界址形状等基本情况,利用GPS测量技术,进行野外点位采集,将采集数据导入计算机内。根据野外采集数据绘制1∶2000的正摄影像图,控制外围界址点、内部界址点之间距离误差小于等于0.10m,内部隐蔽界址点、内部界址点之间距离误差则小于等于0.15m。具体操作时,因地籍图绘制核心为带宗地属性的权属线,除手工绘制外,还可以借助生成权属信息数据文件的方法进行绘制。即借助绘图处理界面的“依权属文件绘权属图”功能,合并所需的权属引导文件(含宗地号、权利人、土地类别、界址点号)、界址点数据文件。在合并完毕后自动生成权属信息数据文件。进而借助GPS软件自带的展野外测点点号功能,展出“中点”“节点”“端点”等节点号。根据展出的点号,选择地籍成图界面生成权属下的用图像生成功能,按要求选择点号(或手动输入),经鼠标准确连接界址起点、中点,完成界址线闭合。进而将信息输入到弹出的宗地基本属性对话框内,点击界址线中心并标记。标记后选择菜单中土地属性,标注地籍图名称,确定宗地号、权属人或其他详细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作为重要的土地测绘技术,其在当前的土地整理与开发工作中进行充分的应用,不仅可以切实提升土地测绘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土地整理与开发工作的推进速度,最大限度的加强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运用[J].城市地理,2015(20):104.

[2]刘晗怡.探究3S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合理运用[J].四川建材,2022,48(3):209-211.

[3]邬鹏.浅议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9(30):185.

[4]刘石川.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86(9):238.

[5]王晓玲.3S技术在引黄灌区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2,65(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