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急性胃脘痛患者中的运用价值和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急性胃脘痛患者中的运用价值和意义

肖阳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重庆黔江  4096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急性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急性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持续2周d。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急性胃脘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胃脘痛;中医特色护理;疼痛程度;满意度

急性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突发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甚或厥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常见病因为外邪、饮食、情志所伤或久病胃失所养[1]。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是急性胃脘痛的基本病机。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急性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病、急性胃或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胃扩张、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扭转等疾病可参照急性胃脘痛诊治[2]。中医认为胃脘痛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所致,加上机体感受外邪,致脾胃虚弱,发为此病,实证或虚实夹杂多见[3]。有研究证实[4],中医护理技术在脾胃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患者易接受等优势。介于此,本研究将中医护理技术用于此类患者,探讨其运用价值和意义。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0.24±4.45)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0.71±4.0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标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做好饮食指导,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嘱咐患者放松心情,勿过于紧张、担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绪、保证睡眠充足、控制饮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穴位贴敷:将马钱子、干姜、防风、荆芥等做成贴膏,贴在患者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等穴位,持续贴4h,1次/d。(2)中药足浴:取 1 份中药足浴粉(组成为吴茱萸 20 g、良姜20 g、小茴香 10 g、木香 10 g、延胡索 15 g、肉桂 15 g、黄芪 20 g)倒入温水中,水位达足部三阴交穴位以上,泡脚 30~40 min,2 次/d。(3)穴位按摩:患者取仰卧位,选择中脘、内关、大椎、梁丘、足三里穴,用拇指指腹以揉、捏、按等方式按摩上述各穴位 2 min,2 次/d。(4)耳穴按压:取耳部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胃等穴位,首先用乙醇消毒耳郭,再用耳穴棒探压相关耳穴,然后将王不留行籽贴压至单侧耳穴上,用适当的力度揉按耳穴,每个穴位按压 1 min,双侧交替进行,间隔 2 ~3 h 揉按 1 次(可由患者自行按压),3 ~5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周。

1.3观察指标

1.3.1 疼痛评估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不痛为0分,疼痛难忍为10分,让患者选择0~10之间的一个数字来表达自己的疼痛情况。

1.3.2 满意度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表示满意情况。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5.0分析,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疼痛VAS评分

两组干预后,疼痛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

2.2 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31

9

0

40(100.00)

对照组

40

20

12

8

32(80.00)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胃脘痛具有发病急、疼痛严重、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5]。中医将胃脘痛归为“胃痛”“胃气筒”“肝胃气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可因肝气郁结或邪气侵袭,以致胃气血壅滞;或因素体虚弱,久而致使胃络脉失濡养,多属虚实夹杂证[6]。祖国医学认为,胃脘痛的病机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胃失所养,不通则痛[7]

中医护理急性胃脘痛以理气和胃、通经活络等为主要原则,健脾益气以荣血络,通则不痛

[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干预后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急性胃脘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耳穴压豆是一种中医特色护理手段,“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对耳部的病位对应区进行按压,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通过刺激关联植物神经,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按压交感、内分泌两穴能够疏经理气、养血活血;按压胃穴可舒缓平滑肌痉挛、改善胃部血液循环;神门为止痛要穴,也可镇静。穴位按摩是以按摩为主要施治方法,通过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目的。中脘、足三里穴具有醒健脾胃、消积化滞、通经络之功效;梁丘穴可和胃止痛、行气止痛;重按大椎穴可增强止痛效果[9]。另外,患者得到了很好的就医体验,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胃脘痛患者的疼痛、乏力等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丹华.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脘痛患者疼痛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9):86-88.

[2] 张婷. 特色中医护理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食品,2021(12):34.

[3] 张婷. 特色中医护理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食品,2021(12):34.

[4] 刘丽英. 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0):148-150.

[5] 黄芹,吕晨,郁丽. 改良艾灸加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2):57-60.

[6] 杨惠生,周华红,危椠罡,等.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23):149-154.

[7] 姜小燕. 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0):87-89,135.

[8] 曾冬萍,欧阳琼. 中医特色护理在胃脘痛中的应用价值[J]. 光明中医,2021,36(9):1511-1513.

[9] 龙雅洁,周小玲,陈燕飞,等. 中医护理方案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9):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