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震自救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浅析地震自救措施

刘映萍

弥渡县地震局,云南弥渡675600

摘要: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烈的自然现象,通常只在短时间内发生,但由于其发生时的能量巨大,破坏力极强,因此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救,不仅可以避免我们的人身安全受到损害,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因此,本文对地震自救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震;自救;措施

前言

地震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地震自救措施变得非常重要。地震自救措施是指在地震发生时,个人或群体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旨在减少伤害和损失。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地震演练、安全撤离和灾后救援等。通过对相关研究和案例的分析,为地震预防与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1地震概述及类型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距今约100万年至1000万年之间,是地球上发生最频繁的一种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震灾十分严重。在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00多万人死于地震,平均每天有3500人因地震死亡。地震灾害是我国第二位的自然灾害,仅次于洪涝灾害。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处、火山附近、海岸山脉以及岛屿等地区。地震有三种类型:①天然地震;②人工诱发的地震;③天然和人工混合发生的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①天然地震(Ⅰ级):震源机制清楚,场地条件简单,震后很快停止,人类活动基本不受影响的地震;②人工诱发地震(Ⅱ级):一般发生在资源勘探、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在一定条件下触发地震活动,造成有感范围内的破坏性地震;③混合地震(Ⅲ级):既有天然地震又有人工诱发的地震活动。

2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安全至关重要。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因板块运动而引发的一种地壳震动现象,它的强度可以通过地震烈度来表示。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引起的破坏程度来评估的,常用的烈度标准是中国地震局制定的MMI烈度标准。另外,地震还会引发其他次生灾害,如地震引发的火灾、山体滑坡、海啸等。因此,了解地震基本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判断地震的危险性,还能够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和自救措施。除了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外,掌握地震自救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确保自己的安全。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寻找安全的避难处,如桌子下面或墙角处,并用手保护头部。避免站在窗户、大型家具或易倾倒物体附近。同时,应迅速切断燃气和电源以防止火灾和电器短路。如果在室外,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潜在的危险物体,找到开阔的空地避免被掉落物品伤害。在逃生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周围的环境,避免进入狭小的空间,以免被困。同时要尽量保持通讯工具的可用性,如手机或手持对讲机,以便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息。最后,要记得在地震结束后,保持警惕,因为可能会有余震发生,再次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通过了解和掌握地震自救措施,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地震灾害特点

地震灾害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发生地震时一切都很快,人们很难预测和避免。其次,地震灾害具有破坏性,强烈的地震震动可以导致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倒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此外,地震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断裂带和地裂缝等,进一步加剧了灾害的程度。因此,人们需要了解地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准备措施,以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损害。例如,定期检查我们的住房结构是否牢固,及时修复和加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还可以在家中设置固定的家具和电器,以减少地震时的摇晃和倾倒的风险。此外,在地震发生之前,定期演练应急疏散计划,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知道如何迅速安全地撤离。此外,地震灾害还具有持续性。虽然地震的主要震动只持续几十秒到几分钟,但其余震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发生。这些余震可能会进一步破坏已经受损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给救援工作带来困难。地震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地质变化,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因此,在制定地震自救措施时,需要考虑到地震的持续性,确保人们在余震期间仍然能够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另外,地震灾害还具有不可预测性。尽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对地震有了更多的了解,并能够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提前采取行动,但地震的具体情况和影响难以准确预测。因此,在地震自救措施中,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定期进行防震演练和培训,以提升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反应能力,对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4地震自救措施

4.1设法脱离险境

地震发生后,首先要设法脱离险境,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否则即使安全脱险了,也会因体力消耗殆尽而死于饥寒。首先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更不能跳楼。可以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发出呼救信号。如果找不到脱险的出路,尽量节约饮水和食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在被困的时间里,要尽量寻找食物和水,创造生存条件。如果你处在高楼里,千万不要跳楼。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地震,一定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有秩序地从人行道上离开公路。千万不要去汽车行人道上躲避。如果你正在电影院、剧院等场所,千万不要惊慌乱跑。可就地蹲或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4.2向外界求援

当你被埋压在废墟下时,周围很不安全,你的体力会很快耗尽。所以,你要尽量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毛巾、衣服、床单或绳索等,并根据情况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尽量活动手脚,保持体力;创造生存条件,与外界联系,及时取得帮助。当你的体力即将耗尽时,要保存体力,设法寻找和制造食物和水,并寻找简单的生存条件如用石块或铁管等敲击其他物品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利用一切可用的物品寻找逃生机会。如果你被埋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身体又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时,只要你有一定的体力和求生欲望,就应坚定意志、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4.3保存体力

保存体力是自救互救的关键。在地震发生时,被埋压者往往由于心理恐惧,或因为饥饿、口渴、恐惧而致情绪失控,表现为大喊大叫、乱踢乱打,或者到处乱跑,甚至跳楼等。这时如果采取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要想保存体力,首先要设法离开险境。如能找到代用品或清水,应立即痛饮。如果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代用品或清水,可以用口哨、手机等呼唤救援人员。当发现有受伤的人时,应设法帮助他们脱离险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设法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如用石块、铁器等敲击管道或墙壁,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如果受伤,要设法包扎止血。如果受伤较轻,可自己行动或用其他方式呼救。

5结语

综上所述,地震自救方法的总结非常关键。通过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在地震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自我保护,减少伤亡。同时,预防和预案演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减少地震的影响。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加强预防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挑战,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霞.杨安镇水库溃坝分析与应急处置措施[J].山东水利,2019(08):52-54.

[2] 王恒知,俞言祥,朱升初. 4.9级地震地面运动特征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J],2018(6):1349-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