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浅析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策略

刘亚萍

昆明市官渡区福德小学  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古诗词诵读板块为例,对教材进行全面解读,提出古诗词诵读板块的教学策略,并理论联系实际,分享了形式丰富多样的古诗词诵读专题活动,以此突显古诗词诵读板块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及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多样的诵读形式。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课标  方法  专题活动

一、对照课标明要求

1.依托《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价值: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博大;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2.从学段目标中提取古诗词教学的学段要求:由第一学段的朗读、背诵、积累,过渡到第二学段的想象、理解、体会,达到第三学段的感悟、鉴赏,总体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二、纵览单元明指向

1.古诗诵读板块内容解读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板块编排了10首古诗词,其中两首是宋词,其余都是古诗。《采薇》选自诗经,以戍边战士的口吻展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以及强烈的思归之情。《送元二使安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都属于送别诗,两首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惜别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夜喜雨》《游园不值》《清平乐》都是展现春日美景的,呈现出不一样的春日风光及诗人对春日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之情。《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浣溪沙》诗人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之中,让情感自然流露。10首古诗,体现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所编排的古诗词内容解读

除此外,本册书中还编排了两篇课文《古诗三首》,有写我国传统佳节的《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有“托物言志”为主题的《马诗》《石灰吟》《竹石》,还有“日积月累”中劝勉世人珍惜时光、有所作为的《长歌行》。整个六年级下册,一共编排了17首古诗词,可见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三、聚焦目标明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古诗是读的学科。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入耳入目地读,入情入境地读,入心入神地读!古诗词诵读板块一共选编了10首古诗,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增加积累,同时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从而为更高年级的学习做准备。所以在教学中不必按部就班,可以重组内容进行教学,为小初衔接打基础。回顾已掌握的古诗词学习方法,包括借助注释、查阅资料、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掌握古诗词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鼓励学生迁移运用方法,自主学习10首古诗,开展古诗词专题活动。

1.课上导读: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再梳理出课下自主诵读的步骤,如:借助拼音,熟读这十首古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了解古诗词的意思——自主背诵古诗词。

2.课下自读:随时了解学生自读的情况,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完成课下自读的任务。

3.课上赏读:以学生汇报自读成果为主。学生汇报时,可以选择一首或多首古诗词,先说说自己的理解,再进行背诵。也可以先在组内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读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议,教师适时作指导和补充。展示汇报可以集中在一节课中进行,也可以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分散安排。

(二)将古诗词勾联到本册教科书前面单元的学习中,进行巩固学习。

第4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均属于托物言志诗,我们就将《浣溪沙》《泊船瓜洲》《采薇》这三首借物抒情的诗,联合第10课一起进行学法迁移的自主学习。同时,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完《古诗三首》后,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浣溪沙》。帮助学生了解黄鸡的出处,从而明白苏轼在这首词中反用其意。再引入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苏轼被贬的境遇,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三)将古诗词分别归类,进行类文的学习。

类文的划分,其实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把古诗按照类别分类,比如内容有共通,写法有共性,情感有共鸣等这样具有某一相同点的古诗词合并为一组,并且适当增加同类型的篇目进行类别学习。

1.写景类(第三单元):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之中,让情感自然流露。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如,《春夜喜雨》将“喜”融在字里行间;《清平乐》诗人通过写黄鹂、鸟鸣、风来呼唤春天、寻找春天,表达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这几首诗可以作为第三单元语文要素的巩固,进而来学习。

2.送别类(综合性学习单元):本单元主题为“依依惜别”,指导学生写毕业赠言时,可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用《送元二使安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两首诗。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借助注释理解诗词大意,说一说诗词描绘的场景、抒发的情感。借势进一步拓展学生知道的其他送别诗: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仙”李白的《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在毕业赠言中引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古诗句为同学送上美好的祝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自己对同学、老师和学校的不舍之情。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校性古诗词诵读活动

1.“我来讲诗词  小古文诵读”专题活动的开展

我校曾经以富有特色的“1+3”模式来开展“我来讲诗词  小古文诵读”专题活动。简单地说,“1”就是指每周一晨会时,由全体语文组教师轮流,每周一位老师面向全体学生推广一首古诗词,这首古诗词就是本周全体学生诵读的内容,呈现的方式可以是传统的诵读,也可以是配乐吟唱,有故事情节的古诗词还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形式多种多样。“3”指的是每天三个时段的诵读(晨诵、午读、暮省),其实就是每天早上进入学校时的晨诵,午自习时10分钟的午读,以及放学后的亲子共读的暮省。这就是我校长期以来推广的小古文“1+3”诵读模式,经过一学期下来,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做到了熟读成诵。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达到了“书读百遍,而义自现。”我校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诵读中,一年就积累了40首古诗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了“文化自信”。

2.公交车上的古诗词诵读

因为我校位于春城路昆明站附近,学生居住于附近三个社区,每天上学、放学都有三条固定线路的公交车接送学生。于是,利用搭乘公交车上学、放学途中,全校学生都在乘车途中朗读,背诵,吟唱古诗词,每辆公交车上都回荡着孩子们朗诵、吟唱古诗词的声音。

3.开展古诗词专题的“六一”儿童节活动

古诗词诵读在我校已经成为传统、成为常态,经过长时间的推广,固定时段的朗诵,坚持一学期、一学年下来,利用“六一”儿童节古诗词展示这一契机,展现出全体学生对古诗词积累的量远远大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且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打破了常规的、单一的朗读呈现,以吟唱、表演等形式呈现更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总之,学习古诗词,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无论是前面提到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以及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都是为了要多让学生诵读和背诵,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因为,于永正老先生曾说:“古诗词的学习粗知大意,先背下来再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小学六年级下册.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