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血压高”有区别

/ 1

“高血压”和“血压高”有区别

刘玉芳

甘孜州新龙县人民医院 四川甘孜州 626800

许多人已看到血压高,就立马联想到高血压,不能较好地区分这两者,担心是否患上了高血压,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这里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高血压”和“血压高”,并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一、高血压和血压高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这两个名词所描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高血压描述的是一种疾病,需要给予一定药物加以纠正,让血压回归到正常状态,又或者将血压控制在较为安全的范围内。而血压高表示一种状态,即采用血压测量设备,检测出的血压高于常人,它强调某一时间点的血压情况。简单来说,血压高为临床症状,高血压为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等特点,危害身体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经济负担。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伴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气质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发病早期可无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较轻不易发觉。

血压主要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种,正常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若经过检测,发现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高于140mmHg、90mmHg,则称被检测者在检测的时间点处于血压高状态,若在正常状态下连续三天检测的结果均处于血压高状态,则可考虑高血压疾病,应到医院接受专业检查。

2联系

当然,高血压和血压高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他们的血压都是偏高的,但反过来,血压高并不一定是高血压。若在数天内检测的血压均出现血压高,则需引起警惕,可能患上高血压。

事实上,一个人的血压不是固定的,他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呈现出波动状态,例如不同时间,其血压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人在白天活动较多,需要的营养、氧气等均较大,血压也就偏高,而夜间多处于休息、睡眠状态,身体对氧气、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少,血压也就相对较低。另外,激烈运动、情绪波动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例如在情绪激动时,血压会逐步上升,情绪稳定后,血压会逐步回归正常状态,激烈运动后,血压会偏高,休息十分钟后,呼吸平稳,血压也将回归正常。也就是说,单独的某一次血压测量偏高,并不能判定为高血压,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影响让血压升高了,故在测量血压时,会尽量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让病人保持平稳心态,情绪平和,静坐10分钟,再测量血压,获得的血压值更能反应被检测者的血压情况,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还可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测量血压,也可在每天的某一时间点多次测量血压,为相关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二、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仍处于探索中,就目前来看,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饮食不规律

在对高血压疾病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发现,长期不良饮食习惯便是导致该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了诸多方面,比如吸烟和喝酒等等,以及没有养成每天适量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另外,很多患者长期熬夜和摄入高脂肪食物,导致血液黏稠,血压升高。对很多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酗酒、吸烟和高脂肪食物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因此,现代人们需要对饮食习惯进行健康管理,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2.遗传因素

部分疾病存在遗传可能,即上一代患有某一疾病,下一代有较大几率患该病。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原发性高血压在遗传学上有着十分明显的遗传倾向,而且,一个家庭患高血压,其患病人数都是聚集性的。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疾病的家族血缘的这类人群需要尤为引起注意,要多检测自身血压,做好预防措施。对于直系亲属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而言,其患病率会更高。比如,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子女患有高血压几率较高。

3.不良心理

就目前来看,还没有直接证实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但大多认为,心情愉悦,身体各部位均会处于较好状态,而长时间处于不良心理,则可能给身体带来较大负荷,不利于身体健康。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较大,这些压力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一个健康的人有三种健康结构构成,一是精神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身体健康。三个健康因素构成了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其中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其他两个方面会受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得不健康,比如一个长期心理压力大的人,其心理堆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和承受了太多负面影响,但是长期堆积于内心而没有及时的疏解,慢慢的便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特别是高血压疾病,和情绪有着密切联系。高血压疾病患者受到情绪的刺激还容易产生脑溢血,甚至死亡。心理长期的负荷,引发身体内分泌的平衡,进而诱发疾病。心理因素不仅仅会对血压产生较大影响,人长期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身体处于紧绷状态,产生生理疾病的几率便会增加。而且,人如果处于兴奋状态下,也很容易引发高血压疾病。

总体来说,血压高是某一时间点的血压状态,高血压是一种疾病,若多次检测均为血压高状态,则可考虑高血压,应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诱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较多,本文对其做了简要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可从其诱因着手,避开诱发因素,减少高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