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的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的优势

刘美菊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600)

【摘要】: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好发展的积极推动,根据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本身素质,教授思政课有明显的优势也有一定的不足。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讲好思政课,辅导员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存在的优略势,提出提升教学能力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思政课;优势。

  2012年,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择优资助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执政党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然而,实践教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在高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队伍主要是两支: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二是辅导员队伍。之所以选择以辅导员作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除了他们与理论课教师一样都具有政治素质过硬的特点外,还因为他们具有以下比较优势:从整体上说,辅导员比理论课教师更了解学生,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无论是在理论上探讨,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都表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展脉搏,在此基础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理论课教师编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除授课外,平时与学生一般没有接触机会。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思想的引导者,全天候地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队伍。这也使他们最有条件与学生结交为朋友,获得学生思想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最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教师。这些无疑都利于他们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网络等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学生对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已不占明显优势。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另外,网络的虚拟世界也使部分学生沉迷其中,借此逃避现实世界的困难和挫折。网络中的色情、凶杀和游戏也使得学生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学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沉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这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管理制度和管理者状况制约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紧缺的问题,由于管理者的缺乏,很难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最有助于学生成才的工作方面上去。长期以来,随着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在日常的具体事务中打转,难以静下心来研究规章制度的建设,因此学生工作制度不完整、不健全,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还有不少空白点,以至于有时无章可循,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同时,由于新形势、新情况的不断出现,为了保证日常学生工作的正常进行,随时有应急的规章制度出台,造成制度上的不一致,使得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管理对象的情况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学生管理者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没有时间及时充实知识,学习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使得教育管理方法不适应新形式、新情况,增加了学生管理难度,降低了管理效率。坚持“以人为本”,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适应高校发展要求,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通过转变角色,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学生整体呈现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思想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生教育方式必须随之改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潜移默化”的教育思想,采取以渗透式教育为主的方式。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挖掘德育内涵,体现育人功能。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先进的文化积极影响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弘扬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唱响主旋律, 通过开展融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位的校园活动,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只有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充分发挥学校学生社团、创新活动、讲座、节庆活动、校史校训等文化载体的德育功能,增强校园文化底蕴和辐射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坚持校园文化的导向性、激励性、人文性、开放性、高雅性,通过举办系列文化艺术活动, 以先进文化构建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帮助他们提高人文素养。许多高校团组织都有切身体验, 每次校园活动的成功举办, 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教育、引导功能。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课也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形成大中小学互相衔接、层次递进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

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为广泛,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带好学生,就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层的自身建设,努力把握学生管理教育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目前,辅导员队伍已相对固定,但专业化程度不能满足要求,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一般由专职、专兼职和兼职三部分人员组成,从数量上看已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其专业化水平却不够,不能。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不断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才能使自己适应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的特点,才能找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共同语言”。同时,还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来系统地学习: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其次, 学生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新形势, 在圆满完成本职任务的基础上, 每个人均应根据自己的专长、理论基础、工作经验等重新定位, 着力提高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乃范”。那么作为高校辅导员,做辅导员应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在政治上,你是旗帜;在学业上,你是导师;在品行上,你是典范,在情感上,你是朋友。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先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和形象修养,才能感染其学生。

总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比,高校辅导员在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有更了解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更强等优势,这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全员性。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做法,无论是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还是在推进辅导员队伍发展方面都能产生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天津师范大学坚持改革创新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EB/0L) . 教育部社科司网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