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

张福庆

甘肃建投土木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筑业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随着安全事故的频发,对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并且建设单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评审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下文探究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与评审体系构建。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体系

引言

通过充分利用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可以改善人机环境,提高安全化生产系统质量,这是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建筑业角度来讲,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为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度,深入研究安全管理评审体系,有效地降低现场风险和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确保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安全。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的影响因素和内容

1.1标准化体系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并且施工周期比较长,正因如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的科学、完善;其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程度;其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与素质。

1.2标准化体系内容

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和安全管理现状,可将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分为以下内容:第一,综合管理的标准化。这方面的内容有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检查评估等,都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标准化水平。第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这方面的内容有现场标准化布局、安全防护、消防管理以及职业健康等。第三,人员的标准化。这方面的内容有管理人员培训、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等。第四,设备设施的标准化。这方面的内容有塔吊、电梯等,均需构建标准化操作系统,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措施

2.1明确落实各方主体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规范各责任人。采取更严格的行为准则,实施风险共担的政策,以避免过去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为了保护建筑行业的利益,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技术交底政策。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开始之前召开监管会议,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监管会议上,各责任主体应当就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进行详细的交流,并积极推广宣传标准化。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条件的详细调查,完善责任安全主体体系,确保责任人能够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开展施工时,若是发现责任主体未能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工作,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1]

2.2加强安全教育

群众推动协调发展,并且只有提高一线员工专业素质,才能够落实标准化建设。是否会出现生产安全问题,取决于人是否具备安全意识,和较高安全技能。因此,针对施工现场全体管理人员,强化其安全管理标准化意识。对于低文化程度施工人员,需要更好地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充分利用夜晚、休班和倒班的时间,采用教师讲解、宣传等多样化方式,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一线工作有效性和规范性,减少随意性,使其向规范、理性的方向发展。

2.3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根据政府和企业的规定,确保现场施工开展之前的现场平面布置、道路硬化等各项措施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安全防护设施,提升其技术水平,使其易于安装和拆卸、安全性能更高,可重复利用,并完善安全通道、防护门等设施,使其在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兼具美化功能与安全功能结合[2]

2.4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更好的实现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不断完善和改进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监控效率和质量。注重提升现场安全管理准确性、科学性,引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由远程信息控制中心对施工现场进行视频录制并将其同步保存,可以有效地监控和实时获取现场工作人员的情况。监督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体系建立

3.1标准化评审体系建立的原则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应该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标准,并落实到位。通过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体系,更好地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对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彻底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要求,使所有的安全管理标准得到有效实施,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效果。当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体系时,必须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3.2标准化评审指标确定

在建筑工程中,确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指标时,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第一,确定评价前提和目标,涉及评审目标、范围和时期等。第二,确定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主要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第三,进行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研究,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组织机构等。第四,通过对多种因子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构建起初步指标体系。第五,综合分析评估体系中的相关因子,做好筛选和优化,从而形成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

[3]

在筛选评审指标时,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实施全面的管理、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素质以及完善设备设施,来提高整体效率。确立一级指标为综合管理、作业环境、作业人员、设备设施四方面的标准化,并以一级标准为基础,确定二级指标,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采取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精确地给出指标体系中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对指标进行重新评估,最终确定了评审指标体系。

首先,综合管理标准化二级指标指的是安全管理目标、法律法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处理等。其次,作业环境标准化二级指标指的是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危险源识别、临时用电、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等。再次,人员管理标准化二级指标指的是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员工工作行为、安全文化等。最后,设备设施二级指标指的是塔吊、施工电梯、吊篮以及其他施工机械。

3.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体系建立

经过精心设计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体系,以及明确其指标及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体系,以确保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效率和质量。首先,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分值,确定总分为100分。然后,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审核评分表,涵盖了综合管理标准化评分表、作业环境标准化评分表、人员管理标准化评分表、设施设备标准化评分表。并且在完成评估之后,合理划分为多个评定等级,以确定安全绩效。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当务之急。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人们应该重视并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以此有效地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并尽可能地降低风险,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伤亡事故。因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建立和落实,不仅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目标,而且也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建筑企业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钦城,杨毅,杨世平,杨渊博,迟宗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J].建筑机械化,2022,43(09):86-88.

[2]蒋国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研究[J].砖瓦,2022,(04):132-134+138.

[3]何满良,雷勇.浅析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S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