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观察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谢萍

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资兴   423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通过单双号法分组,分析组采取预见性护理,一般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分析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一般组更少,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前,分析组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对比一般组,无意义(P>0.05),护理后,分析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均低于一般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一般组,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血液黏度,减少发作次数,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预见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病次数

不稳定性心绞痛为较为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其一般有冠脉狭窄病变基础,在缺氧、缺血的环境中产生的心肌组织以及心肌功能受损。通常心前区会出现发作性疼痛及绞痛。依据临床数据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一般与年龄表现为正向相关[1]。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不稳定性心绞痛在心肌梗死及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病理结构一般与冠心病炎症性病变之间具备不可忽视的关系,未及时治疗,心肌功能障碍会更加严重,进一步发展成为心肌梗死,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对其日常生活及生命质量造成影响,为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应为其结合护理实现有效辅助[2]。本次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结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医院当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计70例,选取时间2021.4-2022.9。纳入标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存在多器官功能及精神障碍者。采取单双号法分成一般组、分析组。分析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12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62.31±0.34岁,一般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11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62.28±0.31岁,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可得到P>0.05,则表示可对比。

1.2方法

依据不同病情及合并疾病实施合理药物治疗,确定患者其他所需应用的药物对于此研究结果无影响,并为患者结合生命指标监测。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引导患者能够正常饮食,指导患者日常活动,耐心解答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知识。同时,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积极宣教不稳定性心绞痛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能够正确用药。

分析组利用预见性护理:①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图文、视频、交流、讲座以及广播等各类方式结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知识宣传,依据不同患者对于疾病的不同阶段认知疾病了解程度分阶段宣导,向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知识、日常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相关知识讲述,使患者能够提高对疾病的了解度,消除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性,积极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心理护理:在任何经济、环境、认知等因素影响下,每个患者会存在不同的治疗心态及心理压力,治疗过程中应进行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对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并构建互相尊重及平等的相处模式,能够站在患者角度进行问题思考,选择正确的方式为患者舒缓不良情绪,减轻抵触心理,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积极心态。③用药护理:用药护理为预见性护理当中的重要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理机能分析可知,大部分患者存在需要可持续服药的疾病,护理人员应对于各类药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药理反应进行了解,避免由于药物冲突而造成不良事故。④饮食护理:心绞痛发作的影响因素当中饮酒、抽烟、食用刺激辛辣食物、暴饮暴食等均会反映在其日常饮食当中,为减少上述可控因素,应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互相推动作用,引导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并能够构建健康饮食结构及习惯,为患者控制无机盐、脂肪以及糖类物质的有效摄入。⑤运动护理:向患者进行运动对疾病的好处讲解,合理建议患者结合慢跑运动等有氧运动,改善心肌功能,同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态及生理指标,了解患者指标变化规律,并结合数据分析预测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时结合干预治疗。

1.3观察指标

护理研究指标: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采取SPSS23.0系统分析,n,%表示不良事件发生率,卡方指标检验,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实施()表示,t为患者结合指标检验,对比得到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组、一般组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对比

护理前,分析组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与一般组相似(P>0.05),护理后,分析组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一般组(P<0.05),见表1所示:

1分析组、一般组血浆粘度、发病次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对比

组别

发病次数(次)

左室射血分数(%)

血浆粘度(mP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分析组(n=35)

15.35±2.22

2.25±1.47

38.62±2.74

48.14±1.45

1.95±0.24

0.79±0.25

一般组(n=35)

15.42±2.26

5.51±0.35

38.13±2.47

43.12±1.64

1.94±0.21

1.52±0.24

t值

0.1307

12.7632

0.7858

13.5667

0.1855

12.4619

P值

0.8964

0.0000

0.4347

0.0000

0.8534

0.0000

2.2分析组、一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分析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于一般组更低,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分析组、一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复发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发生率

分析组(n=35)

1(2.86)

0(0)

0(0)

1(2.86)

一般组(n=35)

2(5.71)

5(14.29)

3(8.57)

10(28.57)

X2

-

-

-

8.7365

P

-

-

-

0.0031

  1.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具体不稳定性、渐进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一般表现出呼吸困难、心悸,与冠心病具备一定联系,治疗过程中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疾病逐步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3]。伴随诱发因素不断增加,其个体趋向多元化发展,常规护理方式无法全方位结合治疗干预,整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预见性护理属于遵循以人为本的专业性、综合性、全面性护理方式,能够从心理层面及生理层面等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分析指标变化,结合治疗方案干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其结合针对性护理,预防各类部因素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影响,可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使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具备良好的促进效果[4]

综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使其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孙迪,王中华,王苹苹,等.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1):75-77.

[2]吴晶晶,冯欢,潘洪.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7):3926-3928.

[3]魏俊峰.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5):149-151.

[4]赖春兰.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对疗效的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