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静脉药物输液注意事项,您了解多少

/ 2

常见静脉药物输液注意事项,您了解多少

潘庆善  覃慧兰通讯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药学部,511330

静脉药物输液在滴注过程中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具有显效快、作用强的特点,是临床抢救或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静脉输液也是把双刃剑,很多人认为静脉输液效果好、见效快,因此即使在一些小毛病的治疗中,比如一般的发烧、普通感冒也要求静脉输液。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滥用静脉输液也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静脉药物输液注意事项吧。

一、静脉药物输液的常见误区

(一)输液好得快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也是医疗机构常见的治疗手段,由于静脉输液能够将药物直接输送到患者的血液中,并且随着血液的流动迅速达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能够使药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静脉输液见效快,自然也好得快。但是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很多疾病的进展也有一定的自然病程,采取适当的休息、合适的营养调理,部分疾病的病情比如普通感冒,会随着时间而自然有所缓解甚至痊愈,所以这类轻症疾病一般只需要对症处理,并不是一定都需要输液治疗。

不同的给药方式各有优缺点。输液的优点是起效快,主要用于治疗重症患者和有特殊生理状态的患者;缺点是直接将药物输入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高于其他用药途径,严重的可能会发生休克,甚至危及到生命。口服是最常用、最安全、最方便的给药方法,缺点是效果比较慢,有些药品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等症状。用药治疗时,应根据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把握,听从医生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应该坚持“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因此,不能随意听信“输液好得快”,而要求医生给予输液治疗。

(二)输液可以增强免疫力

我们看到有些患者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摄入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身体的快速康复,因此误认为输液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其实不然,输营养液一般是针对不能正常饮食或者通过饮食不能满足正常营养需求的患者,主要目的是维持他们身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基本需求,促进康复,目的并非提高免疫力。健康人群,没有必要通过静脉输液摄入营养物质。

(三)儿童不好喂药,可以直接用输液替代

给儿童喂药时往往会导致哭闹,有些家长就认为还不如直接输液更加干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儿童身体很多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输液时比成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输液时间较长,也不符合儿童的性格特征,儿童哭闹时容易造成穿刺针发生移位甚至脱落,导致对儿童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四)输液时,会因为空气进入身体导致伤害

很多人看电视时,会看到过注射空气进入人体血液后会导致死亡的案例,所以输液中如果看到自己的输液管里面出现了小气泡就会很恐慌,会担心空气通过输液管进入到血液中。其实,我们现在用的输液装置,本身就有防止空气进入的功能,不会发生大量空气通过输液管进入到血液的情况。而且,现在很多医院输液时会在输液装置上连接有检测仪,当输液输完后,输液检测仪就会发出警报声,提醒护士换瓶或者拔针。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治疗?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合理用药10大原则,提倡用药要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一般的普通感冒发烧、轻微腹泻等轻症疾病,都不建议输液治疗,只有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病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等比较严重或特殊病情的情况,才考虑输液治疗。

三、静脉药物输液的常见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输液前可以适当进食些食物

输液时,药物会顺着血液循环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身体各处,若患者空腹时,身体的敏感度更高,穿刺时疼痛感更加强烈,容易出现心慌、冒冷汗等症状,甚至还有部分人会发生晕针、晕血;另外,有些药物在空腹输液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升高。所以,可以在输液前适当吃一些食物,但是不建议食用不易消化或者油腻的食物[1]。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肠胃炎、腹膜炎等疾病的治疗需要对胃肠减压,治疗前是适合吃东西的,还有一些患者术前输液也是不能吃东西的。

(二)不要随意调节输液的速度

输液时,我们会发现护士会在输液阀转一转,将液体的流速调到她们认为合适的速度。通常输液时要输多瓶液体,每瓶液体的输液时间,短则10来分钟,长则三两个小时。有时候输完所有的液体需要大半天,很多人觉得这样太慢了,再加上输液时需要呆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输液区域,就连上厕所也不方便。部分患者为了缩短输液的时间,往往会选择私自调快输液的速度,认为快一点也没事的。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通常,不同年龄的人群,对输液滴速是有不同耐受程度的,老年人、儿童耐受程度会低于正常成年人。另外,有肺功能缺陷或心脏病的人,他们身体的承受能力会更低,所以输液时也应该将速度调慢一些。

此外,药物本身对输液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会刺激心脑血管的药物,尤为要注意输液的滴速[2]。护士给患者输液时,一般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的作用等要求进行调节滴速,从而实现输液的安全,同时确保药物疗效。所以,输液时要注意不能私自调快输液的速度。

(三)输液时不要随意走动

众所周知,输液的时候护士会给我们的静脉扎针,让液体通过针头进入到血管中。这个针头虽然进行了必要的固定,但是走动时还是容易导致输液管扭曲、受压,或者导致针头发生移位或脱出,进而使血管受损或输液不通畅。所以输液时尽量不要随意走动,更不要随意外出离开指定的输液区域。应该在输液前,尽量排空大小便,保持一个较为舒适的身体状态,避免输液时因为身体状态不佳需要走动缓解。

(四)静脉滴注头孢类药物前后应该禁酒

经常听到有人说“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话其实是用较为通俗又略带夸张的说法,强调了使用部分头孢类药物前后应禁止喝酒。我们都知道,酒里面含有大量的乙醇,部分头孢类抗生素会导致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积蓄,产生“双硫仑反应”。这种反应本质是一种中毒反应,轻者会出现面部或全身皮肤潮红,头晕、心慌等症状;中度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重度的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休克,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所以才会有“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种说法。

一般而言,“双硫仑反应”的反应程度与饮酒量呈正比,而且一般头孢类药物静脉输液发生“双硫仑反应”的程度会比口服的更重所以,使用了头孢类抗生素输液后,最好7天内不要喝酒,也不要进食含有酒精的食物、饮料或药物,如藿香正气水、酒心巧克力、蛋黄派、料酒鱼汤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仅是一些头孢类药物会发生“双硫仑反应”,甲硝唑、奥硝唑等药物也会导致这样的反应[3]

(五)输液结束后,并非“一拔一走”了之

很多人输液结束后比较着急,不等护士到来就私自拔针一走了之,这种做法也不提倡。输液后拔针,不仅要注意拔针时机,也需要有一定的拔针操作技巧。首先拔针时机上,一般在输液管中残液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拔针,部分贵重药品还需要冲管后再拔针[4]。其次,拔针时由于血管内外压力不同,很容易出现穿刺点出血的情况。护士拔针是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的,能够避免感染。同时,护士拔针后一般会将一个无菌的棉签放在穿刺点上轻压30 秒以上,然后叮嘱患者按压几分钟。我们按压时切不可一边按压一边轻柔,同时要注意力度,不过太轻或太重,防止出现局部淤血或血液不凝固等现象,按压的时间多为3-5分钟[5]。部分药物静脉输液后,还需要在指定的区域留下观察大概半小时,确保安全、未发生不良反应后才可以离开,切不可私自拔针一走了之。

(六)全程听从医护人员嘱托

输液前,护士会进行必要的情况询问,比如是否晕针、晕血、有无药物过敏等,应该如实回答告知护士。并且护士会将输液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告知,比如在指定区域输液避免走动、输液完后是否需要留下进行观察等。输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药液浑浊变色、液体不流动、回血等异常现象时,应该及时通知护士前来处理。同时,应该配合护士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如出现心慌、怕冷、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的情况,都应立即告诉护士及时处理或者进一步观察。

结论:输液虽好,但是不能过度滥用,应该根据病情需要,尽量选择口服或肌肉注射。必须输液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操作,要听从护士的嘱咐,不要私自操作。了解常见的静脉输液相关注意事项,可以提高静脉输液过程的舒适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提高药物疗效,从而更好实现药物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清,常芳.空腹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04):627-628.

[2]赵方允,丁莉,王丽等.275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浓度与滴速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4):1405-1408.DOI: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14.19.

[3]虞宁娜,吴笑春,辛华雯.警惕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06):381-383.

[4]汤雯,陈雪琴,潘燕娟.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时机对液体残留量及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27):179-180.

[5]杨晶涵,吴晶,刘群.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分析研究[J].现代护理,2006(27):2563-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