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及误差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农业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及误差的分析

邱立强

231083198511253917

摘要:我国农业面积广大,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农业机械是由多个结构复杂的机械零件组合而成的,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环境比较恶劣,容易产生机械故障,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机械的安全隐患,提升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为切实发挥农业机械的辅助生产功能,农机使用者要依据操作规程科学开展作业活动,避免超负荷作业,以全面保障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农业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及误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

引言

农业机械生产制作过程中,必须运用多种生产技术、符合规范的生产过程。而加工工艺则是在机械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实现对机械零件性质的转换,以及相应位置、形状和尺寸的调整,最终生产出成品或者是半成品。而在实践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相应的误差,这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把误差限制在适当范围内,减少其给机械生产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

1基层农机推广的重要性

通过推广应用农业机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比如,利用联合收割机每小时可以收割近700平米的农作物,而且还能实现同步收割、同步脱粒,而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无法实现的。另一方面,通过农业机械的有效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统筹不同需求的农作物,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传统的农耕时代在面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农民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甚至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同时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在农产品市场行情出现较大波动的背景下,会出现收不抵支的状况。而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在先进农业机械以及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能够实现对自然气候以及虫害的有效预测与防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状

2.1我国未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一方面,我国在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并未建立系统化与体系化的落实机制,使得其技术应用范围存在片面性与狭隘性。比如很多地区仅引入了耕种、收获等机械工具,却未能匹配相应的田间管理、农田水利管理、农田化肥使用等技术知识,使得农民的机械技术应用与相关理论知识不匹配,无法最大幅度提高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当前从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能力不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左右手,而当前多数推广人员仅擅长一个方面的技能,比如善于指导农民使用新型的施肥机械,却无法提高农民的化肥使用知识与技巧,导致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受到影响。

2.2农机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是农业机械的配置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大中型农业机械使用比例不高,农业机械的适用性偏弱,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偏窄,粮食脱粒和加工机械的开发较多,而优质的收获机械和加工设备开发较少农机具更新换代缓慢,农民缺乏意识和资金去更新和升级现有的农机具,导致现有农机具技术和性能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农机机械主要集中于作物种植、收获方面,而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方面缺乏专业机械。其次是农机化发展程度还很不均衡,各品种、各生产阶段的机械化程度还不够高,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下;在油菜、果蔬、玉米、畜禽、鱼类、林果等众多的特色农业中,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机械化仍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3机床制造误差

首先是传动链误差,当传动链二端与之相连的传动机出现工作情况不相同的现象时,它在机械运动中不仅会损坏链条,而且还会给传动机造成相应的损伤,因此如果传动链、传动机同时发生损坏,就势必会导致传动链二端产生差异,从而导致加工生产中存在相应的工作误差;其次是导轨误差,导轨情况良好是机床得以顺利工作的基础;最后就是机床运行误差,一般情况下,一旦机床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工作量过大、工作速率不平衡的情况,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机械设备出现损坏,这将会直接造成主轴运行误差的产生。

3防止农业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的措施

3.1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宣传力度

国家还应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规范明确农业机械推广的目标、路径与标准,进而对相关推广人员以及农民提出具体要求,能够在遵守法律规范的基础之上落实农机技术推广。另一方面,则要依托法律法规优化农机管理与维护机制,确保农民在农机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要避免环境污染,以此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健康。此外,针对我国的农业地域分布情况以及结构特征,还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完善农机推广的方式、内容,进而从法律层面形成保障,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3.2加强农机推广机构建设,强化农机技术服务

农机推广工作事关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主力,在这一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着重加强农机推广机构建设,对其服务模式进行创新。要进一步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覆盖面,推动农机推广机构公共服务功能的确立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逐步健全有关的管理体系,提高农机具的管理水平。一定要将乡镇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和产业结构的改造提到议程上来,要尽量将其构建成以政府型农业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型农机服务站为基础,由农机科研所、教育部门及农机生产厂家共同组成的联盟,紧密合作,服务到位,做好相应的营销和宣传工作,时发布服务信息和政策,加强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提高服务的满意度和效果。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等手段,提高服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精准同时要从政策上吸引更多的有志于农业机械化事业的人才投身于农机推广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机推广队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充分发挥农机推广人员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国家制定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补贴范围及标准等内容。引导广大农民选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认知度。在积极组织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展示活动、推广应用“五小”活动等基础上,要注意利用好各种渠道和平台开展农机科技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应鼓励农机人员积极参与到“三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中去,充分发挥农机专家和科技人才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中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3电气设备维护保养

①检查接头、接线柱情况,发现松动及时加固。②定期清理其外部油污与泥垢。③定期添加润滑油。④对长时间不使用的蓄电池,应定期充电,确保蓄电池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技术推广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有着深层联系,其既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影响,成为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的两大关键因素。本文提出普及农民教育、深化技术培训、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发展、构建新型的农技与科研关系、改革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手段等途径与手段,通过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有效推广,推动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陶士琦.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与原因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11):179-181.

[2]他文娟.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3):148-150.

[3]王世伟.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与改进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8):5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