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常蓉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0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其疼痛程度、促进乳汁分泌及身体康复,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初产妇;护理干预;产后恢复的影响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分娩的日益重视,产后恢复现已成为产科护理的重点,产后身心健康受到普遍关注。分娩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产妇经历宫口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等产程,需消耗大量体力和精力,甚至会对盆底支持结构及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初产妇,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产后并发症缺乏认识,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给其产后恢复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1]。因此,对于初产妇,更有必要在产后加强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足月自然分娩,乳腺发育、乳房外观以及各项生理和检查指标均正常,对于患有全身性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合并产科并发症产妇予以排除。将上述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7.6±1.7)岁,平均孕周为(38.95±1.65)w,平均新生儿5minApgar评分为(9.12±0.43)分,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和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36例;对照组年龄为22~34岁,平均年龄为(27.7±1.8)岁,平均孕周为(38.9±1.6)w,平均新生儿5minApgar评分为(9.23±0.51)分,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和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34例。两组初产妇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所有产妇发放该科室自制调查问卷.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管理模式,详细内容如下:①规范书写.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书写护理记录单、术前访视单、输血、医嘱单等,同时对于交接班记录本应字迹工整、拒绝涂抹、签字盖章.对于介入治疗患者当日治疗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等.②服务态度.护理工作实质为“为人民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由于患者脾气暴躁,对于未知的临床护理和治疗会提出相应的质疑和不满,护理工作人员应在工作中保持热情、积极的态度,虚心为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最大配合,同时介入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应服装整洁、妆容清淡、言语温和、吐字清晰.③建立产后康复护理质量监督、控制小组,监督控制小组应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担任,而其余低年资护士为组员,主要监督和控制护理人员在妇产科科进行相应护理操作的标准,以及发生风险和紧急事件的管控,主要改良为将传统的整体质检改为根据患者病情和服务进行质检.④完善产后康复护理工作评价质量标准.改良后的产后康复护理质量评价不仅仅只针对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更多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人员对临床消毒、防护、预防感染、耗材使用以及各项操作标准的评价.⑤强化护理人员专业实务和技术能力.对于妇产科室不同于其他专项科室,护士应学习全方面知识,对于产后康复知识的更新、规范、强化应逐步加深.学习的主要内容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知识培训,另一方面为产后康复护理重要性,从医源性降低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⑥业绩考核、奖惩制度.阶段性针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进行相应考核,针对于业务水平较差的护理人员调整奖金,刺激护理人员对于自主学习和自我检讨的认识性,同时对于业务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其再接再厉.

  1.3评价指标 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对两组产妇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其中SAS评分和SDS评分在30分以上,表明产妇焦虑、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已经给日常生活和产后恢复带来影响;30以下,表明心理状态较好,或有轻微焦虑、抑郁情绪,但未影响到日常生活[2]。参照WHO数字分级法[3],对两组产后产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3分以下为轻微疼痛,3~4分为中度疼痛,4分以上为重度疼痛,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同时比较两组产妇24h后子宫底高度。观察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设定优、良、差3级评定标准;调查护理满意度,设定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种评定标准;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优良率和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5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双侧分析,对标准差(x±s)表述资料进行定量分析,采用t检验,率(%)表述资料进行定性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定量分析 观察组产后SAS、SDS评分、疼痛评分以及24h后子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定性分析 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优良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初产妇对正常分娩这一生理过程缺乏经验和认识,产后生理状况的改变,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产后恢复较慢,甚至会出现盆地脏器脱垂、下腹不适等并发症,给产妇生活质量及母婴健康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及时进行产后护理干预,尤为必要[4]。郑惠容等[5]对120例初产妇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在产后加强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无论是在心理健康状况改善还是护理依从性提高方面,均明显优于仅给予产后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护理干预在产后起到的积极作用得到证实。初产妇产后承受身心双重压力,单纯进行健康教育,其护理依从性并不高,为进一步改善其身心状况,应根据生理和心理需求,对其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即加强基础护理、重视产后按摩、认识干预和心理护理促进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初产妇产后对其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理状况,促进产后恢复。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应引起产科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谋,何清萍,邓婧.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康复的影响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8):1198-1201.
[2] 王丽.产褥期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1):309-310.
[3] 林丽霞.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61-62.
[4] 周春花.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出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