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关峰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01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例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有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伴结节或肿块;根据病史、症状,可术前获得正确诊断;只用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部分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无一例复发。结论 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手术为主要的有效治疗方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也可以通过预防降低发病的概率。

[关键词] 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体腔内壁外的部位出现而导致的疾病。而实施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假如子宫内膜自行移植到手术切口部位,就会出现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本病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女性,其临床症状较为顽固,具有难根治、反复发作的特点,常见月经期加重,会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痛经、慢性盆腔痛以及性交痛等,甚至引起不孕,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选择于我院诊治的9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诊治的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在25~41岁,平均为(31.6±2.7)岁;病程在0.8~5年,平均为(3.5±2.2)年;所选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大小为2.5~5.4cm,平均为(2.91±0.61)cm;病灶部位:6例在腹壁切口,3例在会阴切口;9例患者均有手术史,其中5例曾行剖宫产术,2例行经腹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2例行会阴侧切手术,所有患者均未见代谢性疾病、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血管系统化疾病。

1.2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

9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手术切口瘢痕处疼痛,局部可触及较韧包块,常于经期增大,经后缩小,且包块活动性差,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超声检查均可见肌层或者皮下内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欠规则。

1.3方法

所选患者中2例因病灶较大,于术前3个月连续服用孕三烯酮实施治疗,每周两次,每次服用2.5mg,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避孕措施,完成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9例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见5例腹壁切口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原手术切口周围,均未累及腹膜,2例会阴切口病灶位于侧切口周围,未累及肛门括约肌及直肠壁。术中用锐性分离法切除病灶,切除范围距离病灶边缘约1cm,术后将切除组织送检。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

2结果

所选的9例患者均一次性将病灶切除,术后切口I期愈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无恶变迹象。

3 讨论

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对不同部位的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主要有经血倒流、淋巴播散、免疫学说、移植等学说等解释[2]。1921年Sampson首先提出经血倒流解释。在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会随着经血逆流,在经过输卵管后进入盆腔,从而种植于卵巢及其邻近的盆腔腹膜,并且在该处继续生长与蔓延,从而形成盆腔内异症。在此后的多数临床与试验资料中都支持了这一学说:首先,大部分妇女都有经血逆流的情况,在盆腔液中,可以看到存活的内膜细胞;其次医源性内膜种植,如分娩后会阴切口出现内异症,可能是在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到切口直接种植导致,患者可能有流产、输卵管通液等多次宫腔手术操作史。淋巴播散学说认为子宫内膜碎屑会通过淋巴道或静脉播散,并且不止在盆腔,在输尿管、腹膜后淋巴结、胸膜、手、臂等远离盆腔的器官。有不少学者通过光镜检查发现在盆腔淋巴管和淋巴结中含有子宫内膜组织,还有学者在盆腔静脉中也发现了子宫内膜组织的存在,但是这一学说的弱点就是很少在区域性淋巴结中央见到内膜组织,同时常发部位也不符合正常的淋巴引流。免疫学学说是认为妇女的细胞免疫缺陷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碎片的移位、种植,从而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最主要最认可的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的学说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阴道分娩后会阴切口处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可能是手术时子宫内膜被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或者子宫血中内膜碎片粘附并浸润腹膜间皮,在还没有完全愈合的手术切口处流经后获得血液供应然后继续存活并且生长 [3]。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一般较低。一方面,阴道内的有菌环境使得在感染的切口内移植组织不易存活;另一方面,产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急速下降至较低水平,使得移植的子宫内膜不易生长。另外,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也与生物学活性、伤口局部环境、内分泌水平和遗传特性等因素相关[4]。虽然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较低,但是对其也应当充分重视,准备治疗方案及时应对,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发生。根据病史、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一些辅助性检查,诊断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困难,更关键的是治疗。在对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有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用药时长都在6个月以上。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结节或肿块周围质硬,致密的纤维缔结组织使得药物难以进入并发挥功效,药物治疗成效并不显著,因此一经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其种植侵蚀能力类似恶性肿瘤般强大,一旦时间越长,病变涉及的范围则会越广并且越深,治疗就越复杂。本文所选的9例患者均一次性将病灶切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患者痊愈出院,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病例。对于本病的预防,首先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避免出现医源性腹壁切口内膜种植的风险。术中保持术野干净,对子宫腔进行擦拭时应注意干纱布需要远离手术切口,在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时,不可将子宫内膜穿透,将子宫缝合之后,再使用的手套、缝合针线及手术器械要予以冲洗;为了防止腹壁伤口上粘有子宫内膜碎片,在关闭腹腔后,需用生理盐水仔细的清洗腹壁切口。对于子宫肌瘤需要剔除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内膜层,避免将其损伤,防止发生内膜移植。在行阴道分娩时,保护好会阴,若出现软产道裂伤或必须行侧切术时,一定注意伤口处以甲硝唑充分冲洗,再按照解剖结构依次缝合,尽可能减少异位种植的发生。

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术后病检,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尽早诊治是治愈的关键,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辉.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187.

[2]  郭红.腹壁及会阴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2):152-153.

[3]  牛月明.产科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临床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2:7.

[4]  王振文,唐微.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9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