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现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4
/ 2

生态理念在现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杜宇鹏 ,李京通 ,白杰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建筑行业响应国家号召,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较为关键,是将绿色建筑由构想转变为实际的重要理念,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生态理念给出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同时,打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居住质量的同时,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住宅建筑设计;应用措施

1导言

生态住宅建筑作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兼顾和协调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打造出良好的生态建筑环境。基于此,文章针对生态理念在现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生态理念下现代住宅设计应用的原则

2.1集约化原则

在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确定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集约化成为建筑发展期间出现的新特征。设计人员在城市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合理应用空间,使建筑整体容积率得到充分利用,为更多居民提供居住场所。在生态住宅设计时,可以从多种空间设计方法中进行选择,满足土地空间利用需求。为此,设计人员必须研究集约化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条件,做好资源控制工作。

2.2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指的是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应从宏观或者更高的维度出发。生态住宅建筑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广义的生态建筑应当包括社会、人文、经济以及生态等多重属性,因此,在生态住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当在考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设计出人性化、生态环保、适宜居住的生态建筑。整体性原则要求生态建筑设计者具备全局观念,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在突出建筑功能性、舒适性、环保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建筑周围的环境、地域气候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

2.3以人为本原则

在建筑设计时需要清楚使用群体的真实诉求,这是设计人员容易忽略的内容。在生态理念下,设计人员进行住宅建筑设计工作,设身处地的站在居住者角度并给出设计内容,基于大众对住宅在功能方面的需求进行设计。在设计环节对建筑所在区域周围居民进行走访与调查,获取当地居民对生态住宅的需求,结合居民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控,给出尽可能满足大众需求的生态住宅设计方案,成为建筑设计良性开展的依据。在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基于室内温度、通风环境、采光环境、湿度环境等方面的调控需求,给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使打造的居住空间让使用者有舒适的体验。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关注周边地理条件,结合周边环境与区域人文特点,调整住宅建筑设计内容,成为区域环境与住宅实现统一的基础。

3生态理念在现代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3.1优化空间通风设计

在现代建筑中通风是较为重要的性能,良好的通风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在生态理念下进行建筑设计,需要关注建筑在风速指标及通风路径,应给出适合建筑所在气候区的通风设计方案,保证建筑内部拥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可以使居住者获得极佳的体验感。良好的通风设计,能降低建筑内空调等调温设备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损耗。设计人员在建筑内部通风效果营造时,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风向与气候等要素,进行综合考量,给出较好的方法,改善建筑内部的通风效果。在建筑通风设计时,以自然风作为内部通风的主要资源,对建筑所在区域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进行梳理,通过获得的基础资料给出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内部空气的有效流通,给室内不同空间内提供均好的空气流动性能。在建筑内部通风设置时,为解决冬季带来的降温问题,需要关注建筑内部门窗设计工作,提高门窗结构密封性能。在建筑设计中,为达到建筑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要求,结合外窗内部结构调控的手段处置,降低通风量,既能保证室内新风量,又能达到防寒保暖效果。

3.2自然采光设计

自然采光设计是指通过优化建筑物朝向、调整建筑形式、屋顶开设天窗,以及设计透光率较高的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方式,促使室外太阳光能够透射到室内等,保证室内采光,减少对灯具的使用。该方式可减少建筑照明系统运行时间,降低灯具开启频率与开启数量,不仅能够节约电能,而且能够减少系统运行损耗。与人工照明相比,自然光更让人舒心,有利于调节心理情绪。

3.3节能化的围护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从节能角度出发,给出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内容。在建筑中围护部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应基于生态理念给出围护设计方案,由此提高建筑整体生态水平。在建筑设计期间,在建筑物外窗、外墙、屋面及地面等方面,提供较为科学的设计方式,选择具有生态属性的保温材料,改善围护结构,使围护结构拥有较好的节能表现,将建筑内部温度控制在合理的区域。维护结构节能技术主要体现在利用蓄热等技术,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将生态建筑设计与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相互结合,实现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利用蓄热与相关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与隔热性,提高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在建筑中围护结构设计中,应结合建筑性质及规范要求,综合造价因素,选取满足规范且较高保温性能的材料,降低建筑内外的热交换。在建筑中对围护结构进行设计,使建筑在冬季的热负荷平均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避免在冬季因采暖出现较大的耗能损失问题。在建筑中对围护结构进行设计,需要保证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与防水性能。在建筑材料上应优选环保型建材,采用生产过程耗能低的工艺,选用废弃资源重新利用起来的材料,并尽可能选用运输距离近的生产企业,通过运输效率高的交通工具,以降低整个建造流程中对资源的浪费、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对气候环境的不利影响。

3.4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在以往住宅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将市电接入的电能,作为照明系统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源。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形成线损,其中一部分电能会被线损损耗。当前我国主要发电方式为火力发电,在发电期间需要使用很多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与当前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发展理念相悖。面对这一问题,针对绿色建筑节能生态设计,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结合住宅建筑所处环境,对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利用,实现对电力能源的取代。例如,可以在建筑屋顶位置设置小型光伏电站;将全玻璃真空型热水器设置在屋顶位置;设置地热井、换热站等。这些设计方式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电能损耗以及线损量,还能节约更多建筑物的运行成本。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领域设计工作是重要的内容,设计人员需要研究国家在建筑方面的新政策,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进行考量。生态环保已成为国家在新时期较为关注的内容,建筑领域需要根据生态理念重新调整建筑设计方式,在满足大众生活需求同时,提高居民居住质量。在生态宜居住宅设计时,每名设计人员均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将生态理念贯彻于住宅设计的所有环节,研究建筑项目所在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的情况,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建筑能源耗损量,达到建筑业提出的生态建设目标,使得人、住宅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王欣,王逊.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房地产世界,2021,(03):22-24.

[2]王玮.生态住宅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1):75-76.

[3]曾湉.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11):17-18.

[4]王志民.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运用[J].低碳世界,2020,10(1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