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径在拒绝母乳喂养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健康教育路径在拒绝母乳喂养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高洁, 郝丹,顾鑫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拒绝母乳喂养产妇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按照每组4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与母乳喂养依从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依从率也更高。结论:对于拒绝母乳喂养产妇,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将母乳喂养情况改善,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母乳喂养成功率高。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母乳喂养;产妇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强化,越来越多的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选择以母乳喂养新生儿。母乳喂养可提升新生儿免疫力、认知力和智力水平[1]。但,有些产妇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行为。产生此情况主要是担忧在哺乳后影响自己的身材、担心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疼痛、担心乳头发育异常等。还有些乳房较小的产妇担忧自己的乳房不能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乳汁。而且,还有些产妇并不重视母乳喂养。为从根本层面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应加强健康教育,使产妇掌握更多的有关于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帮助产妇及家属形成对母乳喂养的正确认知。本文对拒绝母乳喂养的产妇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80例产妇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6.33±2.36)岁,观察组年龄(26.81±2.05)岁。比较年龄等资料,无显著不同,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在产妇住院期间,结合其情况灵活开展健康教育。

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具体如下。

入院至产前。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全面评估,对于母乳喂养的各方面优点详细讲解,也要基于产妇拒绝母乳喂养的原因深入交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在沟通过程中,应注重对产妇的引导,使其改变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产生母乳喂养的勇气及信心。还应对产妇乳房发育情况科学评估,如果产妇乳房存在扁平、凹陷等情况,应正确指导产妇纠正的方法,将其内心存在的顾虑打消,促使其积极采取母乳喂养。

产后半小时内。应将产妇的乳头擦洗,帮助产妇早接触、早吸吮。而且,尽可能地让产妇在此时间段内开奶。

产后当天。针对早吸吮、有效吸吮采取示教,使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及方法。在夜晚时,应不间断地哺乳。还应与产妇家属加强交流,教会产妇家属按摩乳房的方法,也对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讲解。护理人员需定期采取巡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护理人员应科学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了解产妇母乳喂养的执行情况,基于产妇具体状况采取心理疏导。

产后第1-2天。护理人员应评估乳房的泌乳情况,正确指导产妇及家属预防乳头皲裂等方法。一些产妇存在母乳不足的状况,可结合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

产后第3天。对于产妇独立进行母乳喂养的能力科学评估,在发现产妇存在的问题后及时予以纠正。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包含排空乳房的方法等。若是产生乳汁分泌过多的情况,可指导正确储奶。若乳汁太少,需鼓励产妇尽量坚持采取母乳喂养。

出院当天。对于产妇存在的疑问,应耐心解答,也讲解出院之后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应事项。还要留下联系方式,便于后续的随访及咨询。

1.3观察指标

利用自制评价表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评估。

调查产妇母乳喂养依从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3.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通过%表示,以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对比

在母乳喂养知识对比中,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对比(n,%)

组别

例数

知晓

不知晓

知晓率

对照组

40

29

11

29(72.50)

观察组

40

36

4

36(90.00)

X2

4.02

P

<0.05

2.2两组产妇母乳喂养依从率对比

在母乳喂养依从率比较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5%、9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依从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对照组

40

12

18

10

30(75.00)

观察组

40

14

24

2

38(95.00)

X2

6.27

P

<0.05

3.讨论

在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时,大多是运用口头教育的形式,计划性不强,也不具有明确目标,甚至存在随意性的特点。而且,此种教育模式还受到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等相应因素的影响,教育效果不显著。若是缺乏专业科学的健康指导,有可能导致错误决定,影响母婴健康[2]。因此,在对拒绝母乳喂养的产妇采取健康教育时,应运用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的方法。对该类产妇运用健康教育路径,会在路径执行前已经制定明确的时间指南,护理人员能够有计划地落实健康教育。而且,采取此方式,护理人员不会如同从前一样机械性地将医嘱执行,而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对产妇落实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理人员等针对特定手术或诊断,做出的有着时间性、顺序性地计划,能够将医疗资源浪费减少,缩短康复延迟,可以提供优质服务。健康教育路径是为了满足产妇所需的健康教育标准而制定的计划。产妇在分娩后,其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但,却并未产生足够认知,影响母乳喂养效果,无法正常对新生儿采取母乳喂养。也有些产妇对母乳的营养价值不了解,还有些产妇认为母乳喂养会造成对自身形体的严重影响,不愿采取母乳喂养。因此,针对产妇采取健康教育,能够加强产妇及产妇家属在对母乳喂养方面知识的了解,将其喂养依从率提高。在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中,应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此过程中应明确教育对象为产妇及其家属,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存在差异,应充分调查产妇及产妇家属情况,结合调查结果落实健康教育,保证教育内容简单易懂,提高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在本研究中,对拒绝母乳喂养的产妇采取健康教育时,结合产妇需求制定具体流程,每一天的健康教育内容清晰、明确。而且,对于护理人员来讲,采取此方式可以将母乳喂养计划全面掌握,结合产妇的真实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育时机,有针对、有预见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还能够对产妇母乳喂养接受状况、能力等持续性评估,及时将产妇存在的不足纠正,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母乳喂养依从率相较于另一组更高。该结果表明,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能够使母乳喂养情况获得改善,加强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促使产妇采取母乳喂养,产生对母婴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之,针对拒绝母乳喂养产妇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依从率高,母乳喂养质量获得保证,也有利于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喜慧.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50例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21,44(03):212-213.

[2]梁月婵,吕芳.家庭式健康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8):1146-1148.

[3]秦睿彤. 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1):181-183.

[4]张杰英,唐桂香. 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优质护理应用效果[J]. 甘肃医药,2019,38(02):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