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分析

郑亮

身份证号:370784198410152038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化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全面性问题,不是由单一的某个生产因素独立造成,但是每一个生产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在现代化化工产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直接操作者和执行者,其行为直接影响了化工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是安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时,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也对化工产品的生产造成直接影响。除此之外,一些自然因素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安全生产过程。

关键词:化工安全技术;安全控制

引言

化工生产属于危险化学物品生产的一种,涉及的危险化学物品种类较多,比如汽油、苯、甲醇、甲苯、乙醇等。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当的情况,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必须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1化工安全技术分析

1.1储罐防控技术

储罐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的储存物质的容器,对其的安全防控非常重要,如果防爆开关出现火花、进出口阀门的严密性没做到位、压力表安全位置不合理,都有可能引发爆炸事故的出现。储罐防控技术是化工安全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储罐的使用安全,确保化工生产活动的顺利展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先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防控体系,并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方案,然后再结合化工企业生产情况定期对储罐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要剖析储罐中气体置换是否完全,以保证其整体的安全与稳定。

1.2

1.3故障诊断和检测技术

故障诊断和检测技术是化工安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化工企业安全隐患的检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于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部位,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定期安排专人负责故障诊断,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伤亡事件;第二,建立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对该部分进行检修和处理,以免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三,需要合理运用故障诊断方法,目前化工行业比较常见的有定性模型法、数据驱动法等不同方法,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便妥善处理设备面临的威胁。

2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分析

2.1多措并举,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1)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基础。制定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分解到每一个车间、班组、员工,每年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全员安全责任,使每个人都肩负安全职责,各司其职。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各部门也要主动担当,各级人员也要主动作为,立足岗位,承担好、履行好安全职责,实现责任落实无死角、全覆盖,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形成从上至下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各车间的工艺标准、各岗位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全面指导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避免制度流于形式。安全制度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持续不断地依据国家新政策、法律法规修订等,结合本企业实际,与时俱进地修订和补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制度的先进性、权威性、有效性、针对性、约束性和可执行性。

2.2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

在化工领域的发展和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影响整个化工领域的发展前景、化工企业的前途命运、化工职业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关键问题。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温度湿度等自然指标,更受到一些人的因素的影响,例如化工生产人员的专业性、化工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化工生产所用设备自身的安全性等。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大部分是由人的因素导致的。追根究底,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化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在对待安全问题上的态度和给予的重视程度。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许多化工企业生产人员对于安全生产问题处于一知半解、知之甚少的状态,没有真正认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很难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为有效提升化工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整个行业必须率先做出转变,在思想和行为上对安全问题加大重视,首先从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出发。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弱,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而职工又是直接参与化工生产的人员和生产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操作者。因此,要想提升职工的化工安全生产意识,必须先强化企业管理层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2.3做好化工安全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负责人员需要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对设备本身加大重视,及时观察和测定设备指标的标准性,还要对其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间进行严格记录,方便及时更新和维修。在日常使用之后,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及时检查、定期检修维护,防止由于生产原材料的不安全问题造成设备损耗。在设备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避免设备“带病”运转,对于一些已经存在不安全隐患的设备要杜绝使用。同时,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说明进行认真学习,并将一些影响设备安全性能的因素、安全操作不规范实例及时告知生产人员,加强生产人员对设备的了解。在研究设备不安全事例时,负责人员可以列举一些事故发生的细节,及时为全体人员敲响警钟,在耳濡目染下增强设备的安全管理、操作意识。

2.4制定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

众所周知,化工生产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存在很多的外部影响因素,制定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是保障化工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化工企业实际情况,对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判,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以保证整个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对应急事件的管理,尤其是在设备运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要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对安全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有效的防范举措。最后,还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对化工企业构建的风险模型以及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评估,确保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保障化工生产活动的安全开展。

结语

化工行业是一个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当前我国化工行业仍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化工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同时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较高。因此,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管理举措。

参考文献

[1]李伟.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化工管理,2021(19):100-101.

[2]王振,张帅.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16):23-24.

[3]段金琇.化工安全生产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2,48(10):152-154.

[4]吕永辉.化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0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