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曾晓丹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 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鼻咽癌放以及化疗患者的PICC导管出现的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的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名鼻咽癌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在PICC-RI当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年龄,性别,PICC留置时间,置管的时间季节,患者单次穿刺的次数以及型号和穿刺的部位等等系列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一共24名, 发生率占比为9.2%,其中导管出现的血流感染4名,留置时间以及季节和维护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鼻咽癌;放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前言

鼻咽癌nasopharynxcancer,NPC,一种在中国占80%的头颈部恶性癌症,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癌症的晚期症状都会出现在中国,超过75%的患者在被确认为""的情况下。根据研究结果,将放射和化学药物结合应用于晚期鼻咽癌,能够大幅度改善病人的预后,其中5年的生存率能够达到4%~6%,而且没有肿块的病人的预后也能够达到10%,而且死亡的危险性也会降低18%2。因此,这种方法被认定为是晚期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鼻咽癌病人需要接受诱导性化学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联合应激,这需要-超过3个月的时间,但PICC导管的应用却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种时间,其中PICC相关性感染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这也成为鼻咽癌病人接受更多的治疗方案及不必要的插管的重要原因。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名鼻咽癌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本次的纳入标准为患者年龄大于18岁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在出现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感染考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进行血培养。化疗之后需要进行放射治疗。本次研究当中出现导管感染的患者一共24名,男性16名,女性8名,年龄从24岁到71岁不等,平均暖流为47.6+-11.7岁。没出现导管感染的患者一共236名,男性173名,女性63名,年龄从16到78岁不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2+-11.0岁。

1.2.材料

使用美国巴德有限公司的PICC导管,包括三腔、双腔和单腔,以及美国3M有限公司的10cmX12cm的一体化安装。此外,还配备了先进的一体化正压接头,以确保安全可靠。

1.3.方法

PICC导管的安装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检查,并使用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ST)。这项工程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认证的护士来执行。一般来说,picc的安装时间应该是5~7天-,超出7天的时间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通过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血管的情况,这种技术能够更快地引导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能够大大提升一次性插入的成功率。

1.4评价指标

经过全面的研究,我们从PICC患者的病史中收集了以下信息:性别、出生日期、接受治疗的日期、接受治疗的持续时长、接受治疗的种类、接受治疗的地点、治疗的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PICC患者的每一项治疗的实施状态、治疗的持续时长、住院期间的血液检查和生化检查的结果以及接受治疗的导管的培养和血液检查的结果。

2结语

出现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24例,发生率为9.2%;局部感染20例(发生率7.7%),CRBS I4例(发生率1. 5%)。CRBSI病原菌分别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1例。PICC 置管感染因素为导管留置时间≥3个月、置管季节、导管维护频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RI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置管类型、置管部位、单次穿刺次数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随着对 PICC置管技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 PICC导管作为静脉输液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鼻咽癌放疗患者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发生率为8%~1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CRI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危险因素,但由于临床工作中缺乏统一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也缺乏对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3.1危险因素分析

经过260例鼻咽癌患者的PICC-RI风险评估,其中24例患者的风险最高,达到了9.2%,这一数据显著高于国内报道的风险水平。经过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PICC-RI的危险性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包括:3个月以上的导管留置、季节性的置管、长期的导管保养、高水平的白细菌、中性粒细胞和血清白蛋白浓度。此外,由于PICC患者的感染风险增大,在1~2天的治疗后,附近的纤维蛋白鞘或许会出现,而抗菌药物和吞噬细菌对此尚无明确的影响。由于纤维蛋白鞘的生成,一-般来说,由于置管时间的增长,纤维蛋白鞘的可能性增大,从而提高了患者患上131的风险。此外,由于纤维蛋白鞘的形成速度较快,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患者患上PICC-RI的可能性也更加显著。

3.2降低PICC-RI 的护理对策

3.2.1全面评估

为确保治疗效果,我们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全身性的感染。我们会密切关注体内血浆检测,包含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白蛋白浓度。如果出现骨髓抑制,我们会立即采取措施,如使用升白药,同时密切监测PICC穿刺的位置。。根据患者的具体状态,我们将决定是否采取PICC导管,以便尽可能地减少留置的时长,同时确保有效的治疗效果。

3.2.2人员培训

采取措施减少PICC-RI 的使用,以此来改善整个科室的CQI 水平,同时,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的理论培训,以及定期到医院的静脉治疗护理中心进行实践操练,以此来增进PICC的维护水平。

3.2.3加强宣教

为了更好地帮助PICC患者,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定期回复患者的疑问,并在群里发布有关PICC的文章,以增强他们对PICC的重视程度和遵从性。此外,我们还通过TV、多媒体等方式播放PICC的视频资料,以加强PICC的健康宣传。

参考文献

[1] 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评价. 徐洪恩;贾勇士;吴树强;吴颖;高惠惠.中华全科医学,2016

[2] 内科住院病人血浆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郑婵新.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5

[3]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赵霞;段富交;张小琴;郭志华;魏巍.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

[4] 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刘万里;贺连香;李倩.全科护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