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趣合一”课堂的有效生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知趣合一”课堂的有效生成

徐建萍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    312000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抛弃灌输式的以讲授为主的单一的对话方式,因为单纯的填充式将知识教给学生,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切实开展好有效教学,是当前语文课改的一大课题。本文罗列了“巧妙设疑、趣味活动、利用热点、借助app、互动情感”五种有趣有效的教学手段,构建“知趣合一”的语文课堂,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由以前的教师“一言堂”改为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生互动的场所,让学生学有所得,从学习中获取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知趣合一  教学手段  有趣有效

于漪老师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枯燥地、死板地教知识,更应该构建的知趣合一的课堂,创设各种为服务的有趣有效的教学手段。以为径,即教师要不断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以作舟,即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块自留地,供其耕耘收获,并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味课堂。因此,知趣合一的课堂,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挖崛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这样语文课堂才能达到寓庄于谐,于兴趣中求知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一、巧妙设疑,以趣增知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课堂中,教师要谨慎和灵活地设疑,设疑的前提应建立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上,能够激发学生好奇、想探究下去的心理。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造成学生强烈的情感欲望,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设疑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我觉得是抓住学生的特点,在他们的兴趣点上设疑,效果是最好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

在教学《恐龙无处不在》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从题目上设疑: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文题目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不是就是恐龙呢?大家赶紧先睹为快吧!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认真阅读。

二、趣味活动,以趣激学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有教学个性的老师,课堂教学总是能够体现出一种独立的思考意识,展现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不断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保持认真听课的注意力,就得抓住学生好玩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各种语文活动的体验中吸收知识,明晓哲理,使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让学生打心底喜欢语文。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教学,注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读文本,通过一定的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但这样的课堂显得太程式,学生一听开头就知道整堂课死板的节奏,估计立马想要趴着睡觉了。那么同样的知识点,能不能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呢?

在进行《昆虫记》这本名著阅读教学时,我就设计了一个活动:学们,大家都知道有些经商的或从政的人士为了方便沟通,事先都做好介绍自己特长的名片,使别人一看名片就能了解他。老师印好了名片纸,今天我们来给自己喜爱的昆虫做名片,要求是:写清楚此昆虫的外貌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法布尔对它的评价……学生对这一新鲜的活动很感兴趣,立马翻开名著搜索、筛选、总结……通过这个小小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觉自主阅读名著、探究昆虫的积极性,从而获得知识。

从交上来的作业来看,很多同学名著看得投入,名片做得用心,还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很多同学还根据昆虫的外部特征进行绘画,让人一望而知。真要为孩子们的努力点赞!

  三、利用热点,趣设情境

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爱好广泛,各种热点综艺节目都是他们青睐、追捧的对象,我们语文老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适时引入这些热点节目,以增强课堂的新鲜感和时代感,从而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雁门太守行》这首古诗的时候,我设置了我来朗读这一环节。大家都知道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那么如何把这种创造性活动最优化呢?一定要找到学生喜闻乐见,又跃跃欲试的活动载体。于是我就模拟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开展活动。大家都知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由节目主持人董卿担当制作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这一节目深受学生喜爱,可又苦于没有机会去尝试

于是我说同学们,现在你们作为《朗读者》的嘉宾上台来朗读这首诗展现你们的朗读风采怎么样开始的时候学生有点扭扭捏捏,后来放开了,都抢着要来做嘉宾。不但读得认真、投入,甚至铿锵有力。效果非常好!

四、借助app,趣拓新知

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我国多媒体教学也发展迅速,互联网+X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些优质的app,如果能巧妙地引入我们的课堂,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形式新颖、设计精致,教学效果极佳。

我在手机上就下载了一款叫《210天诗词精读》的app,每天精读一首诗,这个app的最大特点是围绕这首诗的内容、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把整首诗的赏析、名人轶事,甚至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用朗诵、讲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融合呈现出来,可谓内容翔实,趣味盎然,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专业的人,做出来的专业的事确实顶呱呱。那么如此好的成果,我们怎么可以不好好借力一下呢?

本学期我在教学《蒹葭》时先让学生自主品析,接着集体智慧碰撞,等对这首诗赏析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引入了这个app:厦门姐姐一开口就说,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先来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之后便用她柔婉的声调缓缓地展开想象,千年前水畔清晨的那次求索便如诗如画地呈现在我们,之后《在水一方》的歌声悠悠缥缈而起,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这份美好的意境中……课后我让学生写听后感,明显发现学生对诗歌以及《诗经》都充满了细腻唯美的憧憬与亲近。

语文教学为径,寓庄于谐作舟,构建知趣合一的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的追求。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时时补充、提升自己的知识库,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不断需求;更要紧紧抓住学生求新、求异、求趣的认知特点,创设各种为服务的有趣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激趣》湛江师范学院.罗小香.网络搜索

[2]《浅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激趣教学法》河北省乐亭县第二中学.李英莲.网络搜索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