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误差分析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电子测量误差分析探究

申创鸽

610431198905130640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电子测量技术有了很大突破。在当今的人们生活过程中,对于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行业当中,人们都以为电子仪器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会非常的精确,但是却不知道依旧有许多客观的因素,会使得电子仪器的测量结果依然出现误差,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电子仪器测量中产生的误差,展开一些针对性的分析,使得电子测量结果能够无限的接近准确程度,对行业中的数据分析要求提供有力的数据来源,本文也从电子测量误差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展开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子测量;误差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测量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电子测量技术在各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它涉及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人文、军事及民众的学习与生活等诸多方面,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在无形中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

1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电子测量就是利用当今的数字化测量仪器对需要被测量的产品数值进行真实的反映,使得被测量的物品的各种指标数据,都能够精准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然而对于任何测量结果来说,都会有不良因素存在,从而影响到测量的结果精准性,误差是一定会存在的,而所谓的误差,指的是测量值与其真实值间的差异,但由于误差不能够完全的抵消,所以人们对于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一般定义在测量结果处于被测物品数据真实值的一定范围内。误差又分为两种,一种叫绝对误差,另一种叫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指的是将测量的数据减去标准值,它们俩之间产生的差距就被称为绝对误差,但是由于标准值是无法确定的,在测量过程中,无法真正的完全得到精准的标准值,所以人们它是规定在测量条件下,约定好的能够反映被测物品真实数据的参考数据。而绝对误差的大小,主要就是反映测量结果与被测物品的真实结果偏离程度,它的绝对值越小表示结果越精准。另一种误差叫做相对误差,所谓的相对误差,认为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并不能单单靠与被测物体的真实数值的偏离程度来反映,还需要与标准值的偏差程度来评定,相对误差指的是绝对误差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间的比值,它主要的含义是测量误差偏离标准值的程度范围。

2电子误差存在的类型

电子仪器测量中根据造成误差的原因不同,大概将这些误差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在之后的降低误差中能够有着更好的针对性。由于电子测量中所应用的计算数据思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难以对数据准确的进行计算,这属于系统误差;接下来就是在实际的测量中,由于操作过程中,每次的实际操作不能够完全一致,这就使得在所得到的数据上有着一定的不同,这类误差一般为随机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少其误差;同时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并且可能在读数中有着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测量的结果与实际值有着较大的偏差,这种误差被称为疏忽误差。在这几种误差中,有的可以通过人为的进行多次操作或者规范操作将误差降到最低,增强电子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

3减小误差的主要方法

3.1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众所周知,外界环境因素对电子测量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加上参与电子测量的工作人员对外界环境因素不够重视,无形中加大电子测量出现误差的可能。基于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外界环境因素对设备造成的影响,推进电子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在对电子设备实施综合调节时,应保证仪器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符合仪器校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仪器校准效果,彰显其在电子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效果。在开展实际测量工作时,应充分和分析测量现象温度、湿度、磁场强度等方面变化趋势,控制相关因素对电子测量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在保证电子测量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减少电子测量误差,确保相应测量数据在后期工作项目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3.2对设备误差进行减少

不同的仪器设备有着不一样的测量精度,在这样的测量中能够保证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在每次的测量中,都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同时对于一定时间内不使用的仪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减少仪器本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误差,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因此在对仪器的问题提高测量的准确度的时候,需要尽量将被测量出现在接近仪器表满刻度的区域内,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读数的准确性。同时在使用之前对于仪器的校正更是十分必要的,要求能够将仪器的刻度、指针等问题进行准确的校正,同时需要保证仪器的附近没有磁场等严重干扰物的存在。对于仪器所存放的环境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证,这样也不会对仪器造成损坏,在之后的使用中出现误差等问题。

3.3人为操作产生误差的误差控制措施

由于测量结果的使用者是工作人员,因此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操作方式都需要有一个标准的规范,在许多的测量误差中,大多数都是由于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来进行测量,所以导致测量出来的结果没有依据性可言,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要规范工作人员的测量操作方法。每一种电子测量设备仪器都会有相应的使用说明,工作人员应当对使用说明进行仔细的研读,认真地按照使用说明上的规范操作来进行,从而能有效地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测量结果与真实数据出现较大误差的情况,同时在工作人员进行读数的时候,要等到电压,电流稳定的时候,再开始读数。有一些操作人员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在读数的时候,身子可能会向左偏,或者向右偏,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消除偶然的疏忽大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测量,并使用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重复测量,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

电子测量内容主要包括电能量的测量例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等,还有就是元件和电路参数,电阻,电容,电感,阻抗等等,其次就是远程遥感测量,对深海以及高空的测量。电子测量仪器是基于电子测量技术并且结合计算机,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等等方面想结合创造的一种测试系统。电子测量系统对于整个国家的生产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未来的应用于发展中,电子测量技术则主要体现在通用化,模块化以及网络智能化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电子测量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为保证电子测量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在实施电子测量时,必须选取适当的仪器设备,缩短电子测量周期,全面提升电子测量的速率和准确性。但是当前在实施电子测量时会受到社会、工作人员和外界环境这几方面因素的干扰,加大电子测量出现误差的可能。这就需要制定针对性应对测试,降低上述因素对电子测量造成的影响,减少电子测量误差。

参考文献

[1]刘德启.电子测量误差分析研究[J].电子测试,2016(3):41-42.

[2]关文举.电工电子测量方法应用及误差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2):248.

[3]李鹏.电子测量误差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284.

[4]李亮亮.电子测量误差分析研究[J].环球市场,2016(23):166.

[5]朱展枢.电子测量的误差分析及修正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170+172.

[6]谢海霞,陈德巍.信息熵在电子测量误差分析中的应用[J].琼州大学学报,2006,05:11-12.

[7]谢海霞.电子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减小方法[J].琼州大学学报,2004,0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