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方法研究

黄萍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215100

摘要:古诗词在文学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人文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古诗词的重要性,并加强古诗词教学,积极探索高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注重把握古诗词深刻内涵,增强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最大限度开发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文章以小学语文为例,探究如何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

引言: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品味古典诗词,感受汉语言独特的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同时品味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高级审美情趣的形成。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并未将古诗词教学摆在重要位置,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含义上,对古诗词整体的感悟缺失,教学成效不高。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注重情境的领悟和体会,借助情境指导学生进一步地鉴赏古诗词,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主动积累语文知识和语言经验。

一、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创作背景

课前导入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考虑到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大,因而可以借助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构建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创作背景可以作为赏析古诗词的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在课前导入环节,不妨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奇闻轶事,通过绘声绘色的演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基础上,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渲染等多种描写手法,以此拓宽视野,积累大量基础知识[1]。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讲《示儿》之前,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从书中、网上查找诗人陆游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加以运用。结合材料可以看出,诗人因受人排挤导致仕途不顺,即便如此,仍然忧国忧民,坚持抗金,所创作的古诗词也大都反映南宋局势危急,国家安危与个人生死相关等内容,通过收集资料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品中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小学生好奇心比较旺盛,通过讲故事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沉浸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

二、把握整体意境,培养鉴赏能力

意境是指一首诗或一阕词中体现出的情感、思想所能呈现、达到以及升华的境界,而古诗词的意境往往又与意象有很深的关联,在赏析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将意象作为切入点,重点研究诗句中的具象化事物,反复揣摩这些事物的特征,弄清楚作者的用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古诗词的主旨,明白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以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时候,先带领大家大声朗读古诗,加深印象,待熟悉诗句过户,将三万里和五千仞、东入海和上摩天等词语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结合注释理解作者这里运用的夸张表现,感受黄河之长,华山之高,带给学生强烈的画面感,这时可以让学生试着简要描述想象中的画面,深入讨论和交流,感受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涌、五千仞高的华山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紧接着,再结合下阕诗句中原地区沦陷金人之手的惨状,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内心对当局者的失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伤。通过捕捉诗句的整体氛围把握整体意境,进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赏析完古诗词后,再让学生怀有感情的朗读全篇,品位诗词传递出来的情、境,实现诗词内容与情感的完美呈现[2]

三、品鉴创作手法,积累语言经验

古诗词语言生动凝炼,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开阔视野,还能提高写作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古诗词十分有限,教师平时可以准备一些其它相关的诗词作品,带领大家一同欣赏,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从中不断积累语言知识,这样在实际写作的时候就能加以仿照和运用,进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在赏析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将谋篇布局作为切入点,先分析开头、结尾、过渡之间的关系;之后,分析作者运用的是直抒胸臆还是侧面烘托,是比喻还是对偶,掌握不同种修辞方式的特点及具体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围绕这些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翻译古诗词,用白话文传达其内容。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作者苏轼将西湖比作西施,旨在说明不管是晴天还是阴雨西湖都一样美丽动人,这时不妨同样以山水为主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看谁写得更加形象生动,促进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3]。通过反复的品鉴和赏析古诗词,学生逐渐学会运用不同种写作方式,能够丰富作文的内容和层次,以此提升古诗词教学的价值。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背景资料的查找、情境的创设以及发散性创作,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最大化古诗词教学的时效性。广大教师要高度重视古诗词教学,并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金玲.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方法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12):7-9.

[2]刘凯丽.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2(26):35-37.

[3]俄克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天津教育,2022(2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