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狂犬疫苗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接种狂犬疫苗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分析

郝建华

达拉特旗工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43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接种狂犬疫苗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在预防不良反应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运用全程护理干预。结果:不良反应率比较中,观察组7.50%,对照组37.50%,P<0.05;疫苗接种依从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P<0.05。结论:对于接种狂犬疫苗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并提升其疫苗接种依从性。

关键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价值

狂犬病是指狂犬病病毒感染所诱发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可出现特异性恐水、进行性瘫痪以及咽肌痉挛等一系列症状,且该疾病的治愈率极低,其死亡率接近100%,通过接种狂犬病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有利于预防狂犬病病毒所诱发的机体感染。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预防性疫苗,被狂犬抓伤或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全程以及足量的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然而该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例如注射局部红肿、发痒、身体发热、头痛、头晕以及恶心呕吐等[1],这对疫苗接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疫苗接种积极性等构成一定影响,所以须做好护理干预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下将分析对于接种狂犬疫苗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

1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病例抽取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4月,地点为我院,均为接种狂犬疫苗患者,病例数量8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19~56岁,均值(31.5±3.6)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18~58岁,均值(31.4±3.7)岁。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例如了解患者的过敏史以及相关药物禁忌症和是否具有其他疫苗接种史等,介绍狂犬病与接种狂犬疫苗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患者入接种后有不良反应可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为:(1)接种前护理:建立完善的接种登记制度,在患者进行疫苗接种以前对于接种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细致介绍,同时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严格依据要求进行伤口的清洁以及消毒,并详细介绍狂犬疫苗接种的目的以及重要性,尽快争取患者的充分理解与配合,提升其依从性。对其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询问以及记录,例如疫苗接种史、近期用药情况、是否具有药物过敏史以及既往病史等,进一步排除疫苗接种的相关禁忌症。积极开展好疫苗接种前的各项准备性工作,再次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以及疫苗资料,确保疫苗的日期及保存方法等合格;(2)接种时护理:通过摇动法确保狂犬疫苗能够获得充分摇匀,以患者上臂外侧三角肌处为其进行疫苗接种,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还可改为大腿前外侧。在进行接种时需要做好护患沟通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尽快缓解害怕、焦虑等负性心理。在进行穿刺时做到动作的快速以及准确,确保注射药物速度前后一致,提升疫苗接种的安全性;(3)接种后护理:立即以无菌棉签对局部进行妥善的压迫止血,并持续约两分钟左右,继续密切观察30分钟,了解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详细告知患者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例如确保注射局部皮肤的卫生以及干燥,杜绝继发性感染,叮嘱其注意休息并避免疲劳,采取清淡饮食并严格戒烟戒酒;(4)不良反应处理:告知疫苗接种患者发现轻度反应可无需惊慌,也无需特殊处理,通常二至三天左右便能够自行消退。若发现皮肤反应面积较大时,则可给予50%硫酸镁进行贴敷促进消肿。若发现全身发热等不良反应,则应叮嘱患者确保休息和睡眠时间充足,并适当多饮用温水,通常一至两天左右可自行退热。若体温持续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运用退烧药物。

1.3评价规范

(1)统计2组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对其不良反应严重度做出分级和比较。分为轻度反应:即患者出现注射局部瘙痒等表现,并且反应影响皮肤范围其直径<2.5cm,且患者体温为37.1~37.5摄氏度;中度反应:不良反应所影响的皮肤范围其直径处于2.6~5cm,患者体温为37.6~38.5摄氏度;强反应:不良反应所影响的皮肤范围直径≥5.1cm,且患者体温>38.5摄氏度。(2)对比2组患者的狂犬疫苗接种依从性,依从:即接种日24小时内可主动配合完成狂犬疫苗接种,反之则为不依从。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借助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当中的数据标准差:(±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χ2检验,P<0.05即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分级及其发生率组间平行对比

不良反应率比较中,观察组7.50%,对照组37.50%,P<0.05。

表1 不良反应分级及其发生率组间平行对比[n(%)]

分组

n

轻度反应(例)

中度反应(例)

强反应(例)

发生率(%)

观察组

40

2(5.00)

1(2.50)

0(0.00)

3(7.50)

对照组

40

8(20.00)

5(12.50)

2(5.00)

15(37.50)

χ2

5.719

5.263

0.295

6.392

p值

0.036

0.039

0.188

0.010

2.2疫苗接种依从性平行对比

疫苗接种依从率观察组为100.00%(40/40),对照组为90.00%(36/40),与对照组相比疫苗接种依从性为观察组更高P<0.05。

3讨论

当被狂犬咬伤之后及时接受狂犬疫苗注射有利于发挥免疫效果,从而预防狂犬病发作。而患者在进行狂犬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受到接种技术、药物因素以及个体性差异等因素影响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例如身体发热、注射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等,为了预防上述不良反应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2]-[3]。常规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以及全面性。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运用全程护理干预,在其疫苗接种前、接种过程中以及接种后提供全程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从而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提升接种者的配合度以及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该组的疫苗接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全程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提升接种狂犬疫苗患者的护理服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接种狂犬疫苗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并提升其疫苗接种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吴莉莉,靳競. 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评价[J]. 饮食保健,2021,11(7):142.

[2] 李树杰. 犬咬伤后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6):114-116.

[3] 修光迪,王文青. 护理防范措施在减少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