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中西医并重的康复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骨折后中西医并重的康复治疗

李江

彭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疼痛中医科  四川成都  611930

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小心磕碰、撞击而导致骨头部分或全部断裂的情况非常常见,这便是医学中的“骨折”。属于中医的“骨折病”范畴。骨折的治疗方法大致可归纳为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良好的对位、对线和坚强固定是肢体骨折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而积极的、专业的、系统的康复治疗是骨折后肢体得以最大程度功能恢复最根本的保证,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在降低骨折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中起到重要作用。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期间如何让骨折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尽早重返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和社会,现就康复方法介绍如下:

骨折后常见问题:疼痛、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代骨折治疗理念,强调固定的相对稳定性与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一.肿胀的康复治疗

骨折肿胀高峰期多发生于伤后1~3 天,多是由患肢及骨折部位渗血渗液、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同时术后短时间内活动受限,也会加重静脉血液淤滞,致使局部微循环障碍,此外大量酸性代谢产物生成 也会进一步促进渗液增加,加重肿胀,此时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甚至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手段缓解骨折部位出血、充血状态,促进血液回流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一:经手法复位外固定的骨折部位可采用超短波或脉冲短波治疗,早期无热量:10-15分钟/次,每天2次。随着肿胀减退,3-5天后可改为微热量,15-20分钟/次,1-2次/天,可连续治疗15-20次。高频电疗除有消炎、消肿、镇痛的作用外,还有助于促进骨痂生长。经手术切开复位金属内固定患者,可用红外线照射切口部位。四肢骨折肿胀者,可配合渐进气压循环治疗。方法二踝泵运动:患者仰卧位,膝伸直垫高患肢后进行踝关节的主动背屈,保持5秒,再主动跖屈,保持5秒,往返运动20次/组,2-3组/小时。上肢肿胀时,抬高上肢类似踝泵运动做主动握拳-伸指运动。方法三:中医学认为伤后肿胀往往是气血运行受阻,治疗应以行气活血为主,采用推、拿、按、揉等向心性理筋手法以促进血液回流,肿胀消退。手法治疗时应注意力度适中、手法轻柔,5~10分钟/次,1~2次/天。手法治疗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通过轻柔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能够激发人体经络之气,起到调和血气、消肿止痛等效果。

二.疼痛的康复治疗

  骨折后的肿胀和疼痛主要是由骨折引起的,该骨折对周围的软组织,肌肉和血管造成了损害。诸如手术切口、复位和固定之类的治疗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这种损伤,导致组织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并刺激神经痛,引起肌肉收缩,并引起微静脉和淋巴返流疾病。如何缓解疼痛呢?方法一:低频电疗或中频电疗,将电极片置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神经根或神经干处,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次方法特别适用于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运动前或运动后疼痛患者。方法二:中医认为骨折后筋脉、骨骼损伤,气血淤阻,不能营养关节及肌肉,肌肉挛缩拘急,不通则痛,康复治疗应注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予针刺骨折周围的穴位以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祛瘀止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主穴为阿是穴,随证配穴,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1疗程。

三.关节僵硬的康复治疗

    肢体骨折,导致肢体在受伤后很长一段时间暂时失去功能,并伴有长时间的制动,骨折愈合后关节僵硬,特别是拆除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后,软组织弹性明显下降,肌肉力量减弱。方法一:在活动关节训练前需配合局部热疗,如蜡疗、热水浴或红外线治疗,20-30分钟/次,每日一次。方法二:中医认为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在于脉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治疗可将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川芎等中草药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熏洗,即用热气熏蒸患处,水温适于浸洗时,泡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30分钟。熏洗能疏通关节筋络,活血止痛,改善关节强直拘挛。中药既可治标亦可治本通过皮肤作用于关节使关节周围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促进关节液的分泌营养了关节血液循环加快后加强了关节内瘀血的吸收减轻了关节的水肿,改善关节功能。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1.康复锻炼必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2.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类型由易到难,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

3注意安全,避免损伤。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应高度重视,加强宣教。

4.康复锻炼以恢复身体的生理机能为主,如上肢的各种运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下肢以增加其负重,步行能力为主。

5.康复锻炼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锻炼都不应引起剧痛,如果康复锻炼后疼痛剧烈,停止活动后疼痛不消失、甚至出现浮肿,表示运动过量。

总之骨折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损伤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强调骨折在功能活动中愈合,肢体功能在骨折愈合中恢复。骨折后注重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疗法,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的原则,遵循功能活动和骨折固定的统一性,兼顾全身整体和骨折局部,达到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关节僵硬、防止肌肉萎缩的目的。但是骨折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遵循医嘱,贵在坚持,这样才能取得满意康复疗效,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