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探讨

刘寅

四川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劳动和技术是产出的决定性要素,但这两个理论并没有考虑制度的作用,只是将其当作常量,但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为了对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本文将探讨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制度;经济增长;技术

一、引言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就是制度通过其自身属性,与资本、技术和劳动等要素共同影响经济增长;而间接影响,就是制度通过改变资本、技术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也有学者认为,制度到经济增长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关系,一定存在一个中间部分。根据经济增长模型可以知道,技术水平、资本和劳动都是影响产出大小的因素。在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没有制度变量,这并不代表制度因素不发挥重要作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通过影响技术水平、劳动来对经济产生影响。除了分析这些作用路径,还有一个方面可以分析,那就是制度所约束的市场环境。如果仅对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因素进行分析,这只是对供给侧的分析,缺乏了对需求侧的分析。增加一项对市场环境的分析,要更为完整。

二、制度、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产业结构可以得到优化,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兴产业也在不断涌现,在这些产业内,科学技术更好地转化成生产力。技术研发具有投入大与周期长的特点,许多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利润,因而缺乏积极性。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保证,是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政策提供良好保障。

制度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创新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来自Hall& Jones1999,在他们的概括下,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产权制度——资本投入——生产力——人均产出。这个作用机制意味着,完善的产权制度可以很好地为企业提供保护,保证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企业就会愿意从事技术研发与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更合理的制度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在一国技术外溢的情况下,技术溢出的国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苏志庆和陈银娥2014)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想要使得经济增长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话,就必须营造适合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无论怎么看,市场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具备产权明晰、交易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除此之外,还应该营造一个尊重知识、保护技术创新及其主体的营商环境,这样的环境才能保证各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更有益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三、制度、劳动与增长

在中国过去的发展中,最大的依靠就是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但是,中国目前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和年龄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中国正逐渐丧失这样的劳动力优势,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中国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

在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学者们都肯定了教育对于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胡鞍钢和熊义志(2003)、李发昇(2011)的研究都表明,通过教育手段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显著,这验证了教育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助力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建立在内生增长理论上,仅仅只能说明制度对经济增长存在重要作用,制度与人力资本之间相互耦合对总产出水平的影响却被忽视了。

制度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而要改变人力资本水平,教育出发就能够实现。第一,收入分配制度能够影响教育投入。良好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使得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能够承担得起后代接受教育所需的费用。但是,一旦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平等,劳动者的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辛勤的劳动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样他们便难以承担后代接受教育的费用。因此,不平等的制度会使得贫困家庭的儿童无法接受相应的教育,这只会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第二,制度还会影响教育的效率。教育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巴罗(2004)指出,教育对于经济体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具有积极效应,这是因为,通过教育,劳动者可以系统地获取知识,并且这里的教育还包括职业教育。公平的制度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这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影响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

四、制度、市场与经济增长

制度若是缺乏公平,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公平性的缺失,会使得既得利益集团大力维持现状,反对新的政策的实施。并且,寻租行为滋生还会阻碍创新,进而抑制经济增长。其次,市场化水平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市场化水平越高,市场的稳定性与抗冲击能力就越强。因此,制度越完善,越能保证市场化水平,也就越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张红霞等(2

022)研究发现,设立自由贸易区可以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这也就说明了,制度可以通过提升市场化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最后,开放程度同样也影响经济增长。若是市场足够自由开放,交易成本就不会太高,这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崔日明和陈永胜(2022)以延边开放地区为例,研究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沿边地区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可以吸引外商进行直接投资,一系列的制度性政策,能减少交易成本和寻租成本,降低外资企业的不确定性风险。第二是能够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随着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开放地区发展得越来越快,将会反作用于制度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这样,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从而吸引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Hall R E, Jones C I, 1999, “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 NBER Working Papers, 114(1), 83-116.

[2]苏志庆、陈银娥:《知识贸易、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48,第133-145

[3]胡鞍钢、熊义志《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教育研究》20034,第11-16

[4]李发昇《一个以劳动力素质为核心的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基于巴罗指标和中国31年相关数据的经验检验》,《南开经济研究》20112,第118-128

[5]罗伯特·巴罗:《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6]张红霞、葛倩倩:《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统计与决策》20221,第90-94

[7]崔日明、陈永胜:《沿边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变迁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第139-148

作者简介:刘寅;性别:男,籍贯:贵州;民族:汉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