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MAS评分、MMT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3

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MAS评分、MMT评分的影响

郭梦乐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MAS评分、MMT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126例,根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进行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体外冲击波进行康复,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以及步行时间、距离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行康复治疗前,两组的MAS评分、MMT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康复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MAS评分为(4.31±0.14)分,高于对照组的(3.27±0.6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T评分为(1.36±0.46)分,低于对照组的(2.03±0.3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康复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步行时间、距离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MAS评分、MMT评分,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方式,值得广泛用于临床康复治疗。

【关键词】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体外冲击波;肌肉骨骼损伤;康复;MAS评分;MMT评分

肌肉损伤的原因除直接的外力外,还包括间接的外力对肌肉的拉伤。主要包含大腿后群肌、腰背肌、大腿内收肌等,也可能是肌肉挫裂伤或者肌肉断裂。肌肉损伤后,患处易出现疼痛、肿胀甚至抽搐等表现,触碰时会有强烈的坚硬感,当损伤的肌肉进行主动或被动伸展时,疼痛会加剧。骨骼损伤是由于人体受到外部的暴力作用,造成了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破坏[1]。外力的强弱不同会导致骨骼的损伤程度不同,常见的骨骼损伤有粉碎性骨折、骨挫伤、骨裂、裂纹骨折等,多个部位的骨折和多种不同类型的骨折是以骨膜损伤为主,多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偶尔伴有压痛感[2]。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减重训练方式,对于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受到个体差异性的影响,该训练方式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该文选择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MAS评分、MMT评分的影响,望对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择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男性42例,女性21例;年龄18-46岁,平均(30.46±10.61)岁。观察组(63例):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19-44岁,平均(30.12±10.31)岁。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国家规定的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标准。③所有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开放性损伤者。②下肢有严重的解剖结构异常及伴有颈椎疾病者。③意识不清晰,有精神类疾病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拒绝参与该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嘱患者站立与跑台中央,指导或帮助患者戴上减重设备,使气囊内气体充盈,并使其形成下肢正压,使气囊的内部和外部产生一个气压差,能够帮助患者在减重负压的条件下,在跑台上进行运动训练。整个减重系统均由专业医师进行控制,可使患者的重心置于跑台的滑道间,具体位置需根据患者实际的下肢长度而定,初次减重应控制在患者身体重量的30%-40%之间,后续减重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以及身体素质进行适当的调整。需注意的是,在进行训练时,应将患者的腰部完全固定好,尽量让其身体保持平稳,初始跑台步速以0.4-1.0m/s为最佳,后应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酌情加速,在开始训练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次训练时间为30-45min,一日进行2次,以1月作为1个疗程,持续进行2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体外冲击波治疗,具体方式如下:选择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河南省盛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豫械注准20152260101,型号SC-CJ-2000(双通道)),首先接通电源并开启仪器,需向患者简单介绍体外冲击波疗法的有关注意事项和常见不良反应。嘱咐患者采取合适的姿势,充分暴露治疗位置,检查疼痛部位,确定治疗区(或疼痛点),并做好记号。疼痛点的判定方式是:让患者指出感觉最疼痛的区域,医师用右手食指指头在患者所述区域进行按压,根据患者的痛觉反馈,确定疼痛点,并在该点上涂上足够的耦合剂。设置仪器的参数,探头选择R15,真径15mm,RSWT探头,探头频率为10.0-15.0Hz,压力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选择1.5-2.5bar(1bar=100kPa)为宜,冲击波剂量为3000次,如果患者不耐受,可以在任何时候终止。打开手柄开关,手柄压力中等,开始治疗。在治疗期间,单个疼痛点不得超过300-400次的冲击,以免因探头的压力太大而压迫到患者的皮肤。治疗期间需及时关注患者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如果患者不耐受应立即终止,冲击次数完成后停止治疗。每周进行2-3次冲击,每次冲击间隔时间需>24h,以1月作为1个疗程,持续进行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分别对康复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按照关节被动运动阻力分级进行肌张力及痉挛评定,按照0-4级进行评分,0级为肌张力无增加;1级为肌张力轻微增加,受累部位的屈伸、关节运动结束时,有较少的阻力或突然的松解;2级为肌张力较明显增加,在大多数关节运动区域内,肌张力显著提高,但受累部位仍容易移动;3级为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运动不灵活;4级为强直,受累部位在屈曲时会出现僵硬,无法正常活动。

(2)分别对康复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由弱至强共划分0-5共6个等级,0级表示无肌肉收缩;1级表示有轻度的肌肉收缩,但不含关节运动;2级表示可在无重力状态下完成所有关节运动;3级表示可以进行全身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表示能够抵抗重力和一定阻力的运动;5级表示可以抵抗重力和足够阻力的运动。

(3)对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步行时间、距离参数进行比较,含步长、步宽、步速3项指标,步长越长、步宽越宽、步速越快,说明整体康复效果越好。

(4)对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含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等8项指标,以百分制计算,分值与生活质量的优劣呈正相关趋势。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MMT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MAS评分、MMT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MMT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MMT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MAS评分

MMT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63

2.65±1.14

4.31±0.14

3.37±1.22

1.36±0.46

对照组

63

2.39±1.09

3.27±0.69

3.29±1.34

2.03±0.39

t

-

1.308

11.725

0.350

8.818

P

-

0.193

0.001

0.727

0.001

注:与各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2个月后步行时间、距离参数比较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步行时间、距离参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治疗2个月后步行时间、距离参数比较

组别

例数

步长(cm)

步宽(cm)

步速(m/s)

观察组

63

36.44±7.31

8.19±2.14

22.46±2.33

对照组

63

41.17±3.17

10.34±1.61

25.09±2.18

t

-

4.712

6.372

6.542

P

-

0.001

0.001

0.001

注:与各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2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两组治疗2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SF-36)

观察组

63

87.25±6.75

对照组

63

81.08±10.92

t

-

3.815

P

-

0.001

注:与各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肌肉骨骼损伤多是由于运动时拉伤肌肉或者是挫伤肌肉而导致的症状,以局部疼痛、肿胀、运动时疼痛加剧、红肿甚至充血为主要表现,肌肉骨骼损伤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康复治疗[3]。对于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治疗,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治疗方式,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就是其中一种。

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全新减重理念的训练方式,它具有舒适性以及优越的可操作性,已经得到了广范围的认同,现已常用于运动训练和康复训练中[4]。其原理是:当气囊被充气后,内压大于外压,形成压差,通过腰部密封部位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减少患者对地面的反应,从而达到减重目的[5]。这样的减重康复训练可以减轻患者的肌肉骨骼系统的压力,促使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身体损伤,同时还可以通过减重,促进机体代谢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是一种较好的康复治疗方式[6]。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影响,仅用该方式进行康复训练未能在所有患者中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利用冲击波的内向张力和梯度能量在肌腱、软组织和骨组织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反应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水肿,分解粘连[7]。冲击波通过软组织对损伤部位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不同的组织结合部会引起不同的机械应力,其特征是在细胞内形成不同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从而促进组织间的松弛,促进微循环,促使细胞的弹性变形,增强吸收氧气的能力[8]。甚至可以帮助疏通堵塞的细小血管,减轻关节软组织的粘连,冲击波可使细胞内游离基发生变化,释放出镇痛物质,减轻痛苦,并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减轻患者的不适

[9]。两种康复训练方式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肌肉骨骼损伤患者的疼痛,促进机体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研究结果显示:行康复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M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能够有效改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的肌张力,有效促进抗阻力运动功能的恢复;行康复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步行时间、距离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能够有效改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MAS评分、MMT评分,缓解疼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方式,值得广泛用于临床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文宗.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在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2):61-64.

[2]杨等,刘文辉,樊志娇,等.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在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03):100-101+104.

[3]李志刚.体外冲击波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9):23-28.

[4]陈莹莹,王颖,芦明明,等.基于神经肌电促通仪的康复治疗对肌肉骨骼损伤患者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2,43(03):22-25.

[5]付歆颖,申旭旗,陈清禄,等.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超短波及中频理疗治疗飞行员腰部肌肉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6):590-592.

[6]饶伶娟,杨华中,李晓玲,等.工作强化训练对肌肉骨骼损伤工伤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19,46(06):737-741.

[7]苏浩,杜姝,陈丹莹,等.早期跑台训练联合超短波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10):721-722-723-724-725-726.

[8]杨之雪,朱正威,贺舟,等.推拿联合跑台训练对急性骨骼肌损伤大鼠肌蛋白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05):385-391.

[9]苗战杰,刘群华,张荣凯.肌肉力量训练联合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0):46-47.

作者简介: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郭梦乐,男,1991年,上海,本科,康复治疗师(中级),物理治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