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维修电工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

高雪莲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天津  300161

摘要:维修电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它的特征是计算较少,理解的内容较多,实践的内容较多,而维修电工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的操作人员,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将会对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致了一些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会觉得很无聊,也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当他们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理论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技能操作要点及故障维修原理与方法。尽管老师在课堂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时间一长,同学们也就没有了兴趣。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获得过硬的技能,并顺利通过技能等级考试,在维修电工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的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维修电工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1.运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学员的安全意识

在维修电工的教学中,要重视安全教育,电器维修最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是触电和设备损坏,这两个方面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安全用电放在首要位置,要对操作程序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进行重点的讲解。在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人体触电”的示范,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下,让他们明白用电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触电事故的视频,让学生看到“电击”的恐怖场面,知道违规操作会造成怎样的灾难,用惨痛的教训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从心灵上产生强烈的震颤。

2.采用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

针对维护电气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采取由浅入深,由浅入深,逐级递进的教学方式。比如,学习控制电路的学习,首先要安装最简单的正转点动控制马达连接电路,在熟悉了接触器、按钮等基本元件的安装之后,再安排安装连续转动的马达控制电路。首先,学生们要将电机的控制电路连接起来,然后将其连接起来,然后将其连接起来,使其运行起来,然后,学生们要将这些“零件”拆下来,然后按照这些“零件”上的电路图,一个一个地认识这些部件的符号和实体。这不仅让学员明白了原理图上的哪些符号意义,还让学员对电路的元器件构成、电路形式、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类电路故障,就能一目了然,更是为安装复杂控制电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在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同时,又对原有的操作技能进行了运用和巩固,它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发挥优秀学员的带头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由于“维修电气”是一门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如果对其前部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将会对其后部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学好维修电工,必须要掌握好对低压电器的选择、识别、拆装、维修和调试,这是学习维修电工的先决条件。要想做好维修电工的实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基本的控制线路的原理。这是安装控制线和排除控制线故障所必需的。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采取“先演示,后培训”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说,在了解接触器的结构的时候,可以用拆装的方式,对接触器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拆装训练,并说出拆下零件的名字。通过拆装训练,可以让学生对交流接触器内部结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快地掌握接触器的结构。当学生们了解了有关的低压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之后,就需要他们掌握它的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只有掌握了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他们才能辨认出三相电动机控制线路图,才能对它的电路进行安装和调试,不然的话,下一节课的学习就会变得很困难。

4.培养学生掌握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能力

通过对低电压电气设备及基本电路的学习,使学员能够在电控面板上完成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在进行安装之前,需要学生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图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到快速默画出控制线路图。因为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电路原理图,都是由一个个最基本的电器图形符号组合而成的,对学生学会进行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安装工艺以及安装的步骤。之后,教师会对操作过程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有一种直观的感受,更容易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采取“先示范,后培训,再现场指导”的方式,加强对设备安装水平的培训。在进行巡回指导的过程中,重点检查了学生的安装工艺是否达到了要求,低压电器在板上的位置是否合理,安装步骤和安装线路是否正确等。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安装培训之后,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实践,从而加强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的大脑、心脑、手得到全方位的调动。在排除故障时,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是确定故障范围,所以对故障现象的观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将对学生对故障范围的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学生在安装了控制线路之后,给线路上了电,然后进行了测试,要求他们认真地观察线路的运行过程,并结合实际的运行状况来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当分析的工作原理是对的时,就会给出一个故障,并要求学生依据工作原理分析故障现象,找出故障范围,排除故障。在故障排除完毕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总结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故障现象,并要求讲解思路清晰、逻辑合理。在这种方式下,学员可以很容易的学习到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维修技术。

6.改革评价方法,施行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对培训学校的学生而言,对学习的好坏的评价,仅仅依靠卷面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学习维修电工时,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对维修电工的学习进行评估时,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觉得应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的评估,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考核过程中,除了考核理论和实践能力外,还要考核学员的职业道德,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培训教育主要指的是对在职员工进行的职业技能教育,但更多的是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的教育,这是一个培养积极参与的心态、实践自己的能力与思维的重要阶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维修电工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应将电工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罗显芬,LUO,Xianfen,等.维修电工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J].科教导刊,2013(28):2.

[2]韩建昌.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体会[J].河南科技,2014(2X):2.

[3]王才成.关于维修电工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587.

[4]杨慧.维修电工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