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推政府审计全覆盖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大数据助推政府审计全覆盖路径研究

姬生举

中核健康投资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大数据时代,审计单位能运用模型,对数据实施对比与剖析。利用挖取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找出疑点根据,进而实施深度核查。利用构建互联网络审计平台,更能成效地履行对财政资金和公有资金等的监管督查。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审计;全覆盖路径

前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但提升了数据搜集、处理、储存与共享的效率,还使民众的思想理念得到改变。政府审计监督全覆盖,不但是政府审计监督在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要求,也同样是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和审计治理能力的必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就大数据助推政府审计全覆盖实施讨论研究。

1大数据下政府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

1.1审计工作之间缺少统筹衔接

优化审计署职责代表着扩大了审计监督范围、增加了审计工作量,直接激化了审计工作量和审计资源缺乏之间的冲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对各项审计工作做好良好衔接。增加的审计工作大部分是由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等机构原本承接的监督工作,但这些增加的审计工作和审计署原有的审计工作是能够彼此统筹衔接的。这些审计工作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审计目标与重点的差异,相互之间都有所关联。所以,当审计署工作量加大时,若审计人员难以对各项审计工作进行合理的统筹衔接,将可能出现重复审计、错误审计等问题,这不但会加大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也会降低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大数据下政府审计监督全覆盖妥善解决审计工作的统筹衔接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审计成果难以得到高效应用

当下,审计成果的应用尚且处于低层次阶段,这使得大数据下的审计成果很难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对资源产生一些浪费。审计成果难以得到高效应用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被审计部门管理人员只关注审计过程而不重视审计成果,使审计成果走向形式主义,或仅仅处理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某个具体问题,但不会从制度、流程等客观角度查找问题的根源。审计改革不能较好地落地使审计结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导致大数据下审计全覆盖会出现“审—犯—审—犯”的奇怪现象。其二,当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优化审计署职能之后,审计部门需要尽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结果评价机制,使各个部门间能够实现审计结果信息共享等,使审计成果得以实现高效应用。

1.3缺乏高质量审计人才

当下,大数据下政府审计监督全覆盖需要足够的高质量审计人才予以支撑,其中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缺少对计算机技术的熟练应用,思维方式也较为传统和陈旧。对计算机技术较为熟悉的年轻审计人员则没有一定的审计经验储备,很难将大数据技术和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大数据审计工作所需要的高质量审计人才团队,要求兼具金融、财务、税收等职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当下,国内高校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尚未培养出足够的大数据专业人才,这就使得大数据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同时,审计行业的专业人才和大数据分析人才都不算少数,但缺少审计能力与大数据能力都较为专业的高质量审计人才。这就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积极开展企校合作,尽可能加快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大数据下政府审计全覆盖的优化措施

2.1健全多方统筹协调机制

审计署职能的优化使政府监督力量得以集中起来,形成高效一致的审计监督体制。审计人员应该在短时间内熟悉审计署职能增加下的审计工作常态,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审计人员在接到审计工作后,要对审计工作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会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审计工作间的重复部分,进而对审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将涉及的各个部门进行关系协调,使审计信息得以实现部门间的共享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国企高层经济责任审计职能是可以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进行相互协调的,尽管这两个审计业务间存在审计目标的差异、审计重点的差异,但在审计内容方面具有部分重合内容。如果对这两个审计任务进行单独处理,不但会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还会降低审计效果,而只要将两份审计任务进行协调处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审计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大数据下政府审计监督全覆盖所需要达到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国家审计、纪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做好协同管理、共同发展。

2.2提高大数据审计成果的应用效率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审计成果由单一审计转化为综合审计。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中,能提升数据搜集、处理、储存、分析的整体效率,更容易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问题。如果发现的问题较小且能够及时改正,审计部门可以让被审计机构马上整改,通过边改边审的方法实现高效监督。如果发现的问题较为普遍且共性,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数据间的潜在联系,发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有助于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产生,防止“审—犯—审—犯”情况的出现。如果发现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审计部门可以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并让被审计机构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整改要求。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审计署的优化,使政府审计监督职能有效提高了自身的集中性和独立性,无论是对短期整改还是长期整改,其监督作用都将更加高效。同时,审计成果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发挥在对被审计机构的整改方面,还可以把审计成果应用到更广泛的工作中去,比如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员工考核、进行项目审批等。大数据下政府审计监督全覆盖使审计成果所拥有的价值得到大幅提升,审计成果应用层次的逐渐提高,有利于政府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的快速发展。

2.3改进并完善审计人才的培养机制

审计人才的培养机制需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这样才有利于大数据下政府审计全覆盖工作的顺利开展。当下,审计部门主要人才招揽渠道为公务员考试,这种形式有利于审计专业人才的筛选,但是不少复合型人才往往会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从而导致审计部门损失了人才,所以,审计人才的培养机制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部门要积极对其进行信息化、数据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计算机能力,并鼓励他们参与到大数据审计工作中去,通过实践熟练掌握学到的大数据技术。对于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年轻审计人员,要对他们的审计相关专业知识予以培训,让他们可以在工作中向资深审计人员虚心请教,理论结合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当前审计工作中,人才队伍的组建要注重对审计素养高的员工与计算机技术高的员工进行混合搭档,利用互补互利的形式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审计部门还可以开展技能交流大会、案例分析大赛等,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素养。

结束语:

概而言之,经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大数据时代的出现,给政府审计发展带来机遇,大数据技术赋予审计职员采集跨越式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处理与整合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多层次的实施精细的审计剖析,促进和完善审计全覆盖,让政府对重大违规、腐败、受贿等行为作出精准的发觉和惩处。所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优化国家治理体制,为政府审计全覆盖提供着充沛的技术保证与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笑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政府审计监督[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31-32.

[2]王会金,马修林.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基于协同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32(6):1-10.

[3]鲍朔望.大数据环境下政府采购审计思路和技术方法探讨[J].审计研究,2020(6).

[4]刘国城,王会金.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9(6).

[5]裴文华,成维一.大数据环境下财政审计数据分析研究[J].审计研究,2019(3).

[6]刘梦溪.基于大数据的天津市预算执行审计探索与实践[J].审计研究,2018(1).

[7]付忠伟,黄翠竹,张百平.审计“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探析[J].审计研究,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