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症的手法治疗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颈性眩晕症的手法治疗探析

赵超

 河北省高碑店市东盛街道付庄村卫生室, 074000

 【摘要】目的:探究颈性眩晕症治疗中采用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价值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研究方法,在近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症患者患者中,精选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两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颈椎牵引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50例实施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眩晕程度、颈部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 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 血流速度进行对分析。结果:给予采取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 ;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和颈部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给予颈性眩晕症患者疾病治疗中,采取中医按摩手法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 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得以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程度也得以显著减轻,通过专业医疗设备检查,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也获得了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颈椎牵引;中医按摩手法;临床疗效

颈性眩晕症室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项部位疼痛不适,并伴有眩晕症状,该疾病多发群体为中老年患者,现如今患者年龄向着年轻化趋势发展。颈性眩晕症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诱发的椎关节紊乱、椎间隙失稳、椎体及钩椎关节发生骨刺、增生、关节的错动等,对椎动脉或其壁上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了压迫,进而导致椎动脉血管痉挛,血管腔隙变窄,发生血流不通畅,造成椎 - 基底动脉系统机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临床中对颈性眩晕症患者实施中医按摩手法治疗,可以实现对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的有效调节,有效GIS患者寰枢关节半脱位平衡失调问题,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对患者颈部软组织挛缩、黏连进行松解,减轻椎动脉、椎 - 基底动脉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或压迫,达到正骨整复、理筋顺筋、气机流通、缓解颈部疼痛不适的疗效。基于此,本文针对颈性眩晕症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近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症患者患者中,精选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两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颈椎牵引治疗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50例实施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阶段在30-75岁,平均64.1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54年;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阶段在31-74岁,平均65.15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2.77年;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对本研究目的、内容、调查方法等进行全面了解,并表示愿意配合调查,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纳入符合颈性眩晕症患者、不存在其他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并发症患者、具有较好沟通能力患者,排除不配合调研、语言沟通障碍、含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疾病的患者。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可以进行分组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颈椎牵引治疗干预,具体治疗操作方法:

(1)体位指导。开始治疗前,治疗医师需要指导患者采取坐位姿势,进行带枕颌布兜牵引治疗,指导患者将头部向前微屈,以10-15°的前倾幅度为宜,向患者询问颈部舒适度,以 患者能够感受到颈部症状得以减轻、缓解停止角度的调节。

(2)牵引重量的合理选择。依据患者承受程度,进行牵引重量的合理选择,以3kg最为起始重量,以0.5kg的标准进行牵引重量的逐级增加,最大重量不宜超过6kg;治疗疗程为:1d/1次,1次/20min,1疗程/2周,共计治疗4个疗程。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手法按摩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舒筋活络。指导患者坐位做好,中医理疗师叮嘱患者颈部保持放松状态,头部稍微向前屈,右手掌托住患者的下颌部,以适度力量先行颈椎拔伸牵引 2~3 min,然后指导患者头部右旋头部45°,并用左右辅助固定头部,再由中医理疗师采用推法和揉法在患者颈后部的双侧头上斜肌、头下斜肌、上颈段头颈部夹肌和半棘肌等枕下肌群进行松解治疗。同时,还可以精准选取患者颈部穴位,如:风驰、天柱、哑门、完骨、风府、哑门等穴位进行反复按揉,以起到放松颈部肌肉,疏通活血之功效。

(2)关节整复。中医理疗师依照患者颈活动受限的方向或者诱发眩晕的活动方向,对患者病变区域或者受累颈推节段进行明确,然后对患者颈椎病变部位予以旋搬整复手法进行颈椎异样部位的复位,以缓解颈部不适,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以颈2齿状突左偏移位患者为例,指导患者采取坐位,中医理疗师站在患者的后侧方位,然后中医理疗师用左手拇指放于颈2棘突左侧与横突之间,右手挟持领下用力向上牵提颈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理疗师力道要适宜,要利用巧劲忌暴力,然后中医理疗师弯腰挺胸用胸部固定患者头后枕部,促使患者头部保持在前屈30°,右旋30°,此时,中医理疗师双手同时发力,左手拇指向对侧点推,右手右旋转45°,听到椎体小关节复位移动响声即可完成复位操作。复位完成后,需要中医理疗师用拇指理顺颈部肌肉,松解患部软组织,起到疏通经络气血的目的。

(3)操作疗程。1周/2次,1次/10-25min,2周/1疗程,4个疗程为治疗周期。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眩晕程度、颈部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 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 血流速度进行对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3.0 统计分析软件开展计量分析统计结果的分析研究。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分析

给予采取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50

35

12

3

47(94.00)

对照组

50

25

15

10

40(80.00)

x2

6.315

P

<0.05

2.2两组患者眩晕程度、颈部疼痛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和颈部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眩晕程度、颈部疼痛改善情况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眩晕程度评分

颈部疼痛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

7.23±1.32

0.68±0.36

6.31 ±1.04

0.76±0.34

对照组

50

7.15±1.64

2.27±0.79

6.28±1.10

2.58±0.73

t

0.0542

3.2167

0.0671

3.6721

p

>0.05

<0. 05

>0.05

<0. 05

2.3两组患者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

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观察组

n=50

治疗前

26.54±2.15

23.54±1.36

治疗后

37.26±2.10*△

43.61±2.67*△

对照组

n=50

治疗前

25.86±2.41

24.02±1.79

治疗后

29.73±2.15*

33.18±2.03*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 < 0.05。

3、结论

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颈性眩晕症患者行中医按摩治疗,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对中医按摩治疗颈性眩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采取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 ;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和颈部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给予颈性眩晕症患者疾病治疗中,采取中医按摩手法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 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得以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程度也得以显著减轻,通过专业医疗设备检查,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也获得了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维华.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 90 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 13) : 61-62.

[2]李贞培,莫清,蒋丽,等. 牵引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 按摩与导引,2009,25( 8) : 7-8.

[3]陈达祥,梁庆华. 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3,8( 5) : 54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