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气工程现场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探析电气工程现场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赵旺

  身份证号码513022199106191397

摘要:电气工程现场作业较为特殊,具有较高专业性且施工环境也比较复杂,使作业现场容易存在管理风险、环境风险等诸多风险隐患因素,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提升电气工程现场作业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成了施工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全面分析电气工程现场作业风险因素,制定出实际可行的电气工程现场作业风险控制措施,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关键词:电气工程、现场作业、风险控制

一、电气工程现场作业存在的主要风险

我国现阶段出台了相关安全规程来约束电气工程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危险行为,但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操作等都仍有一定漏洞,存在较多隐患及附带的较大风险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管理风险

电气工程现场作业时,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管理过程较为走马观花,各种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被重视,未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影响宣贯到位,致使作业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许多施工管理部门缺乏一套合理可行的奖惩约束制度,对在施工过程随心所欲,遗漏掉各种安全检查细节的员工未加以惩戒。另外,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良莠不齐,一方面是管理部门没有对作业人员进行日常考核,致使某些作业人员抱有侥幸心理,疲于学习专业知识,从而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只能凭借自身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局限性,且不具备规范性和约束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短缺,为节约成本,未给作业人员提供科学、完善的专业、安全技能培训或是组织的培训内容没有实质帮助,仅仅流于形式,致使作业人员技能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失误风险提升,进而带来一定的作业安全隐患。

(二)技术风险

由于电本身难以感知的特殊属性使其充满了危险性,正确合理的经验判断在现场作业时极其重要,因此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相比于其他传统建筑施工行业,需要采取更科学、更实际、更完善的技术手段,以保障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目前电气工程作业现场的作业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没有持相关作业许可证件,不熟悉安全技术实际操作守则、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文件中规定的内容,在操作时极易出现各种技术问题。现场没有专门的技术监督人员,作业人员未执行相关规定贸然进行需要特定技术的操作,或者技术监督人员同时自行担任技术操作人员,最终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环境风险

电气工程现场作业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户外开展,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出现大风、大雨、暴雪以及冰雹等恶劣天气时,现场的线路易出现大幅度晃动,并将线路上的负荷传递到作业人员身上,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失。甚至于雨水夹杂灰尘也容易在瓷质设备表面触发沿面闪络,间接影响电气试验数据和设备的可靠性。另外,不同的温湿度也会改变带电设备周围的电磁场分布,会使原来规程中规定的安全距离变得不再可靠,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作业工器具风险

作业工器具和材料的安全是施工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在进行现场作业时,会使用很多工器具,如安全带、绝缘引流线、绝缘斗臂车等。这些工器具是否经过定期的检验,绝缘性能、机械性能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将直接影响施工能否顺利完成,其可能受到使用或者存放的磨损,不同种类的磨损造成的影响不同,有的会影响工器具使用性能,有的则直接导致工器具功能的失效。在使用工器具前未进行预防性实验,也会造成一些已经需要报废的工具仍投入使用,使得施工无法顺利完成。另外,部分施工单位一味贪图盈利、降低成本,选择没有合格证的工器具,甚至将工器具存放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加速工器具的损坏,严重的还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如绝缘引流线绝缘层破损等。同时,氧气瓶、乙炔、烤枪等动火作业工器具在使用时未按动火要求进行布置,未配备合格的灭火器,带来巨大的动火隐患。

二、电气工程现场作业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完善现场作业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弥补现阶段电气工程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施工单位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安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和管理水平,相关上级部门应该加大安全管理费用的资金投入,鼓励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队伍以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能够与现场施工需求相吻合,避免出现一个管理者负责多个管理项目,或者超出人员管理数量的情况发生。另外,还应当落实奖励与惩罚机制,对出色完成任务的人员给予适度的奖励,对风险控制不到位的作业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激发工程所有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控制问题,真正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价值。

(二)加强各类人员培训

施工单位需定期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作业安全培训、作业技术培训、队伍团建等。安全培训内容着重于加强作业人员现场安全意识,对各施工现场风险等级高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反复学习,管理部门负责阶段性开展安全工作规程内容考试进行考核。作业技术培训除了电气施工基础知识教学部分,还应督促各现场作业人员学会特殊施工场景时的特殊技术操作,并考取国家规定的相关电气工程现场作业技能证书,另外还应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劳动工器具,熟练掌握各种紧急救护方法。开展队伍团建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施工队伍的凝聚力,提高自身责任意识,提升团队工作效率,在安全施工方面能做到互相督促、互帮互助。对于现场技术安全监督人员,还需学习专业安全管理知识,具备风险辨识的能力,及时发现现场人员技术操作异常、设备异常情况,在异常时能选择科学而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5]。另外,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安全意识渗透,每日开工前、施工中、开工后反复强调当日高风险因素与干预措施,使风险控制意识深入人心。从管理人员到作业人员自上而下加强安全素质培训,有助于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执行力强的施工队伍,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类型的安全管理体系,高效执行各种安全风险管控举措,为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的人员基础。

(三)禁止恶劣天气现场作业

恶劣天气情况时禁止开展电气工程现场作业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天气对现场作业的影响,在实际开展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细化工作计划。本周提前制定下一周的现场作业计划内容和时间,有利于工作灵活开展,规避恶劣天气影响。②日常关注天气情况。提前了解当地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日期实施工作,保证工作顺利完成。③合理延期。如计划内的现场作业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不强行开展现场作业,拒绝强令冒险作业,有序安排该作业内容择期再施工。

(四)编制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为更好地解决无法预料的紧急事件,需要重点关注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的制定与开展,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根据事故的类型,及时选择最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妥善处理后续问题,将威胁降到最低。因此,应提前组建专家团队,根据各事故类型分析讨论制定相应科学紧急处理预案。另外,可以不定期开展事故紧急处理预案演练,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增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事故真正发生的时候临危不乱,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掉危险点。同时,需做好日常应急工器具、备品准备,设置应急专用工器具、备品并放于专门位置,与日常工器具加以区分,确保在紧急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备齐。

参考文献:

[1]吴泳中.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居舍,2021(24):165-166.

[2]刘志强.电气工程现场作业风险控制及防范措施[J].时代农机,2022(11):271-272.

[3]张岩.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20(35):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