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郭潇海

350521199412252010  福建省亿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其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但由于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水文条件差异比较大,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并把控好各项应用要点,做好常见问题的处理工作,才能提升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和后期稳定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提升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桩基础施工作业关系工程项目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桩基不稳的现象,不但会缩短建筑使用寿命,还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对桩基础施工环节予以充分关注,制订科学有效的质量管控方案,深入分析桩基础施工的注意事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项目要求。

1常见桩基础技术

1.1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是利用某种打桩施工手段,将提前预制好的基础桩打入预先设定的点位,以实现桩基础施工的目的。预制桩施工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可控,利用提前预制好的桩基础,可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同时,控制好预制桩质量后,在施工现场只需要管控桩位测量和打桩工艺等环节质量,减少了部分施工工艺环节,降低了施工质量管控难度。预制桩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是打桩工艺,通常需采用沉桩设备,将预制的基础桩打入定点位置,打桩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打桩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打桩过程中可能造成地基上溢、土质上移等问题,合理控制打桩速度,提前做好应急处理方案,避免打桩过程中扰动周边地质。预制桩质量控制应确保每一根桩的规格、尺寸等保持一致,打桩前,每一根桩基位置测量定位准确,同时,应严格控制每一根桩的入土深度,保证每一根桩打入定型后高度、垂直度一致。

1.2人工挖孔桩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技术较为常见,此类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其优势是成本低、污染性小。桩基础承载力较强,应用人工挖孔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但需注意的是,由于土建施工位置地下含水量较低,施工单位需谨慎选用这一技术,避免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影响工程质量。

1.3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是常用的桩基础类型之一,其具有灌注桩施工简便、承载力大等优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是要进行地基处理和勘察。首先需要对现场进行地基处理和勘察,确定桩的类型、长度、直径、深度、间距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灌注桩的施工方案和参数,包括钻孔位置、孔径、孔深等参数。其次,钢筋制作和布置。钢筋制作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钢筋数量和尺寸,然后进行钢筋制作。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布置,保证钢筋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接着。进行模板制作和安装。灌注桩需要用到钢筋混凝土模板,施工前需要制作好模板,并进行安装和调整,保证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此外,开展钻孔施工。在进行灌注桩施工之前,需要使用钻机对孔洞进行钻孔。钻孔时需要注意孔洞直径和深度的精确控制,同时需要不断对孔洞进行清理,以保证桩基础的质量。最后,灌注混凝土。在钢筋布置和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灌注速度,以保证桩基础的质量。

2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施工流程

以旋挖灌注桩技术为例,其主要优势是拥有较高施工精度,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桩深度、钻压、垂直度以及钻筒装土容量进行有效控制。适用地层范围较广,无需其他机械配套成孔,拥有较大的单桩承载力。工程现场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同时存在某种岩溶作用,因此,桩基设计拥有较大承载力,适用于旋挖灌注桩技术。此次施工主要施工流程为:测放控制点→场地平整→测放桩位→超前钻施工→护筒埋设→旋挖机就位→开挖前准备→钻入→清孔→钢筋笼下放→设置导管储料斗→混凝土灌注→护筒拔出。

2.2科学选择施工处理方法

(1)补沉法。在预制桩施工作业环节,若桩基础入土深度不足或受到土层挤压而抬起,作业人员可以采取补沉法实时调控桩基深度。

(2)补桩法。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果桩之间的距离不符合标准,必然会影响之后的施工作业,此时优先处理钻孔,随后借助植桩或沉桩的措施进行补桩。

(3)补送结合法。桩和基础连接过程中桩柱会慢慢下沉,若接桩作业出现质量问题易造成连接位置脱离。对此,作业人员可选择补送结合法予以处理,实践中应复打存在异常的桩体,在桩基下沉后再次拧紧接头。

(4)纠偏法。当桩基倾斜时,作业人员应采取纠偏法,借助千斤顶对其实施复位,但是该方法局限性大,仅适用于倾斜角度偏小且不存在断裂的桩基。

(5)扩大承台法。如果桩基承台不符合建筑实际承载需求,作业人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承台面积的措施予以处理。也可选择连接独立承台、设置抗震地梁等办法增强桩基础的综合性能。

2.3施工质量的管理要点

(1)桩身质量控制。桩身的质量对于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桩身的直径、长度、垂直度、弯曲度、变形等进行检查和控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同时,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控制桩身内的混凝土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均匀度和强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2)桩端质量控制。桩端的质量对于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桩端的垂直度、水平度、形状、尺寸、深度等进行控制和检查,以确保桩端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3)桩周土体质量控制。桩基础的承载力不仅取决于桩身和桩端的质量,也取决于桩周土体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桩周土体进行控制和监测,包括土体的密实度、饱和度、水分含量等指标。第四,施工工艺控制。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灌注速度和时间、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等。第五,质量监测和评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完成后的工程进行质量评估和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4做好施工监管

高层桩基础施工环节较多,施工工序复杂,工作内容繁重,因此,为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必须全面做好施工过程质量监控,保证每一环节按照施工计划顺利实施。首先,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各环节工艺组织流程,充分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安排施工作业任务和组织施工机械调度,确保各环节有效对接,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施工任务。其次,认真检查材料进场质量,如应严格检查预制桩进场质量,若存在质量缺陷,应严禁使用,保证施工材料合格,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再次,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施工技术实施全过程,保证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执行施工工艺流程,以减少施工技术问题。最后,重点管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关键点,如放线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检查操作步骤,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标记处理,确保放线位置和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桩基础作为重要环节,其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因此,施工单位要认识到桩基础技术的重要作用,掌握其技术要点,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洪艳,许金利.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2,1(02):30-32.

[2]李敬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2(19):37-39.

[3]吴彪.桥梁桩基加固技术与基础再利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21.

[4]张金国.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