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践行“三个区分开来”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国有企业践行“三个区分开来”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探索与研究

陈晨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5

摘要: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工作畏难、不敢担当、求稳怕乱,担心干多错多被追责,“不敢为”“不想为”“不能为”的现象有所显现。

关键词:国有企业;“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纠错机制

1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工作畏难、不敢担当、求稳怕乱,担心干多错多被追责,“不敢为”“不想为”“不能为”的现象有所显现。面临这样紧迫的形势,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即“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的要求的重申,为的是进一步解决干部当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顾虑。2018年4月,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意见》对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专门提出要求,这是中央首次从制度层面作出规定。

二、理论探索

“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是一种执纪的思想和理念,是容错纠错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三个区分开来”的理论研究可以为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提供指导。探索践行“三个区分开来”,在问责的具体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容错纠错“466”理论判定模式:“4”是容错总体把握的“四个原则”;“6”是容错界限划定的“六看标准”;“6”是容错综合判定的“六个要件”。

(一)容错总体把握的“四个原则”

1.事业为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干部就应该事业为上,为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主持公道,让“辛苦”的干部不“心苦”,通过容错确保事业为上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落地生根。

2.实事求是

试错容错都不能一概而论,纠错也好,容错也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决不能教条化,要按常识常理来衡量、按普通道德来判定,而且试错容错也应该分等级,有些错误可以容许,有些则不能容许。

3.依纪依法

可以包容的“错”不是原则性的违纪违法行为,而是在依纪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的前提下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4.容纠并举

纠错是容错的目的和意义,只“容”不“纠”,就会形成纵容干部的氛围,只有及时纠错改错,“容错”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彰显。要严格纠错整改,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全面评估,督促相关主体及个人及时整改错误,使改革失误的损失最小化。

(二)容错界限坚持的“六看标准”

容错有边,界限不能模糊。容错必须明确政策界限、规范实施程序,便于基层操作和实践。主要是在“三个区分开来”的基础上做到“六看标准”。

1.看是“出于公心”还是“源于私利”

看是出于公心还是源于私利,即区分是为了国家利益和单位合法利益,还是为自己、他人或者小团体谋取私利。

2.看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

看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即区分是在尚未明确规定前因积极探索造成的无意过失,还是明令禁止后故意违规。

3.看是“履行程序”还是“破坏规则”

看是履行程序还是破坏规则,即区分是严格按章办事,执行制度程序的要求,还是跳出规则,“另辟蹊径”

4.看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

看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即区分是遵章守纪前提下的工作失误,还是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

5.看是“符合方向”还是“违背政策”

看是符合方向还是违背政策,即区分是严格执行党中央、上级机关和集团决策部署,还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6.看是“情节较轻”还是“后果严重”

看是情节较轻还是后果严重,即区分是造成一般经济损失或经济损失或较轻负面影响,还是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

(三)容错综合判定的“六个要件”

认定是否容错时,应当辩证地、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和处理改革发展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尊重企业发展历史,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要件”,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准确研判、妥善处理,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执纪效果的统一。

一是动机态度,是为群众利益、集体利益,还是为谋取私利;二是客观条件,是客观条件不具备,有不可抗力,还是主观故意、明知故犯、失职渎职;三是程序方法,是经过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集体决策,依法依规履职,还是盲目决策、独断专行,滥用权力;四是性质程度,是失误错误,还是违纪违法;五是后果影响,是造成了轻微负面影响或损失,还是造成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或引发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等严重负面影响或损失;六是挽回损失,是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失扩大,还是坐视不管、放任损失。

、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

组织贯彻“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在制等容错制度,作为顶层构架。为避免“洗碗效应”的发生,坚决贯彻“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制度体系、宣教体系、容错体系、纠错体系为主的项体系”,构建了容错纠错机制

(一)建立以容纠并举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为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将其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新订了《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实施办法》,内容包含制定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容错免责的适用情形、不得容错免责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理的情形、不得容错的情形、容错纠错的工作程序等内容。

(二)建立以正向引导为目的的宣教体系

1.加强对“三个区分开来”的政策引领

“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出台之后,集团党组、纪检组高重视,将其列入党建“铸心”工程“守心”子工程中,并写入2018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要求全体直属单位尤其是发动机研制的主要厂所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要求各单位纪委积极落实,将“三个区分开来”贯穿于执纪问责的全过程。

2.加强对“三个区分开来”的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增强新担当需要的新能力、新作风,组织开展“科普容错要求”“讲好容错案例”等容错纠错相关主题教育活动,让全体员工放下思想包袱;打通网上网下途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课教育视频等新媒体宣传容错相关内容,让积极容错的氛围浓起来,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

(三)建立以上下联动为手段的容错体系

1.集团层面调研指导

“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出台之后,集团纪检组要求直属单位立项研究,先通过案例模拟,充分分析总结,再在实际中进行探索应用。集团在直属单位调研三个区分开来落实情况,解决直属单位的在操作过程中的疑虑,收集实践中的经验,为制度的修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2.直属单位积极容错

经审查核实符合“三个区分开来”规定情形时,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容错的情况及时上报。

(四)建立以党纪国法为底线纠错体系

对符合容错情形的单位或个人存在的过错、失误或造成的不良后果,各级纪委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或予以纠正。

1.持有错必纠,做好保护澄清问责工作

容错是有前提和底线的,是在纪律法律框架内的容错,不是什么错都能容的。对不因故意违规违纪而造成工作失误的干部,要为他们主动辟谣,澄清事实,向干部管理部门及时反馈,客观公正地评价和保护干部。

2.及时纠正纠偏,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三个区分开来”不是“纪律松绑”,“宽容”不是“纵容”,“保护”不是 “庇护”。在执纪问责中既要践行“三个区分开来”,也要时刻绷紧全面从严治党这根弦,及时纠错,正确运用“四种形态”,特别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抓早抓小,有错必纠。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