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吴小玉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胃穿孔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护理)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护理),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次、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67.50%,P<0.05)。结论  中医护理用于肠穿孔术后,可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增强干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胃穿孔;胃肠功能恢复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急腹症,主要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等因素导致[1]。手术为治疗胃穿孔的有效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及修补术,手术可对患者的胃肠功能产生较重的创伤,因此术后加强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至关重要[2]。本文将中医护理用于胃穿孔术后患者,观察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80例胃穿孔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0~65(44.67±5.67)岁,男性24例,女性16例,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术27例、单纯修补术13例。对照组年龄22~65(46.09±5.51)岁,男性26例,女性14例,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术28例、单纯修补术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医护理,术前进行健康宣教、病情监测、用药及饮食、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中医护理,(1)术后第2 d指导患者服用自拟中药方剂(北沙参30 g,麦冬、石斛、知母、山楂各15 g,白豆蔻6 g、厚朴9 g、荷叶10 g)水煎煮后保留灌肠,1次/d。灌肠前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及作用,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做好导管润滑,药液温度适宜,缓慢灌入,导管拔除后保留药液30 min,连续2 d。(2)艾灸,选穴为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等,20 min/次,1次/d。(3)中医按摩,按摩患者四肢,动作轻柔,避免暴力,轻柔伤口周围的皮肤,3次/d。(4)耳穴压豆,将王不留行籽贴敷在耳穴对应肝、胆、大肠、小肠等穴位。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次、排便时间。疗效标准:术后36 h内排气、肠鸣音恢复为显效;术后48 h内排次、肠鸣音恢复为有效;术后48 h内无排气,肠鸣音未恢复为无效。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次、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d

组别

n

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术后首次排便时间

观察组

40

20.36±5.36

21.87±3.36

40.08±7.52

对照组

40

25.87±5.02

26.78±4.27

46.67±6.32

t

4.745

5.715

4.243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

2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3(57.50)

15(37.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2(30.00)

16(40.00)

12(30.00)

28(70.00)

χ2

8.658

P

0.003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67.50%,P<0.05)。

3 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25(62.50)

13(3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6(40.00)

11(27.50)

13(32.50)

27(67.50)

χ2

9.928

P

0.002

讨论

胃穿孔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然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影响较大。因此术后需重视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报道指出,适当的护理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随着祖国医学的应用进展,中医护理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中发挥明显的优势。本文中医护理采用中药灌肠、按摩、艾灸、耳穴压豆等措施进行干预,中药灌肠可发挥通腑荡积、止痛的效果,中药药液通过肠黏膜吸收后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发挥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3]。穴位按摩可发挥健脾和胃、疏通经络的作用,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相关报道指出,术后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可减轻患者术后腹胀、腹痛等症状[4]。艾灸通过热力作用可起到散结、化瘀的功能,疏通胃经经气,对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具有积极作用。耳穴压豆通过贴敷在大肠、小肠等脏腑对应穴位,进而调节胃肠的蠕动[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表明中医护理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用于胃穿孔术后,可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增强干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潘春艳, 楼晔. 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对胃穿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新中医, 2021, 53(11):162-164.

[2]周红娟. 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按摩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8, 31(8):128-129.

[3]文娟,周思举.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胃管内灌注并持续胃肠减压对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11):81-85.

[4]刘莹, 顾晶燕, 顾红. 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 41(13):2379-2384.

[5]黄艳平,张小月.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阑尾切除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3):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