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建筑施工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建筑企业建筑施工管理研究

李香君

370785198605176546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建筑施工管理是一种具有特定目标、资源及时间限制和复杂的专业工程技术背景的一次性管理事业,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的高水平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活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重点分析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内容以及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有效措施

前言

在国民需求不端增长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度。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状态,推动着建筑企业必须要实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才能提高自身在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力。

1、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一方面是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影响,在当前的市场体制下,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获取工程项目,在投标时恶意压低投标价,甚至低于施工成本价,造成中标价过低,使得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同时,部分地区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确定中标对象时对本地区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

另一方面是建筑企业通常采用粗放式管理,不注重成本控制,缺乏科学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特别是在近几年建筑行业所需的某些原材料(如钢材、水泥)价格一直大幅波动,甚至偶尔出现了供应短缺的现象,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致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从各个环节深挖节流潜力,不断完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管理内容

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可以划分为施工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几个部分。

 (1)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工程预算的编制、施工计划的制定、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结算、项目试运行等几个部分。

(2)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标准的制定、施工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施工进度管理。生产进度管理包括进度计划制定、施工任务分解、施工进度监控等。

(4)施工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包括人工费用管理、材料费用管理、机械费用管理、间接费用管理、成本明细和成本统计。

(5)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计划的制定、安全设施的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和安全记录、安全评估等。

3、建筑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是有效提高建筑企业成本管理质量的前提,成本控制并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培养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营造全员节约成本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加强建筑企业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意识,提高领导层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应当建立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将成本管理落实到各个部门和环节,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压实责任,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得到落实。最后,需要定期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让员工真正了解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自觉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3.2、强化全员精细化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单靠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思想和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完全不够的,正所谓意识决定行为,要做到企业全员都能够建立起精细化管理意识,才能够真正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在这一环节当中,建筑企业除了要积极的进行精细化管理思想教育学习外,还必须要通过建筑工程行为的精细化管理实践来培养起全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因为学习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实践才能真正让人进步。在建筑企业工作当中,成本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因此全员必须要具有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无论是项目设计,还是项目施工,亦或是后期的维护保养,都必须要坚持成本精细化管理意识,通过最为有效的工作行为来完成工作任务,并将其工作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线上,为建筑企业效益提升提供支持。

3.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和控制。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主要经营范围是项目施工,在一个项目中,会涉及到很多成本控制问题,为了能够最大限度获取利润,应提前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并在施工中不断完善方案计划,一是合理安排施工周期、施工进度;二是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时间、综合考虑材料质量价格等因素,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材料使用成本;三是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租赁费和折旧费用;四是合理配置施工人员,降低人力成本,避免人力资源闲置浪费。只有在施工全过程有效控制成本,才能为企业节约资金,获取最大效益。

3.4、建立精细化管理考核机制

建筑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完成,面对大量的人力资源想要完成精细化管理并非易事,但精细化管理考核机制的有效建立,却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在此方面有所突破。精细化考核机制是建筑企业根据各部门、各项目经理、各施工小队的实际工作能力来设置的考核机制,在此种考核机制的支持下,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项目团队、施工小队能够获得嘉奖,未能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项目团队、施工小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按劳分配的考核制度能够将精细化管理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他们工作能力的激发,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4、建筑企业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

4.1、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的时代要求

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的时代要求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的时代要求。目前,国际通行的建筑工程实施方式是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如果不能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创新思维、创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就不能深化建筑施工管理改革,同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既不利于工程施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又不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建筑质量,保证投资效益。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

4.2、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创新思维、创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作为建筑施工管理创新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善于抓住制约建筑施工管理发展的关键节点,开辟建筑施工管理的新途径。尽最大努力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区认真思考改进措施,去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汲取别人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成果进行管理,减少不应有的失误,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创新方法,是要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实践中探索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并加以推行。创新机制,就是要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管理创新的机制,保障创新成果的巩固和加强。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可以为建筑企业优化成本管理策略,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健全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又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陶瓷,2022(7):2.

[2]赵亚飞,王有明,李广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散装水泥, 2022(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