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罗丽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白血病采用PICC导管治疗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效果。方法:收录于2018.6-2023.6,收治的70例白血病患者。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35例样本。70例样本均接受PICC导管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研究组发生率2.86%;且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明显更长,结果比较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评分优势更突出,结果比较P<0.05。结论:白血病采用PICC治疗期间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白血病;PICC导管

白血病属于常见的一种血液科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出现恶性克隆性质病变,导致体内的输血造血功能以及血液循环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者是丧失,使得当机体发生流血情况后无法止住,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同时淋巴结部位发生肿大[1]。血液科中多采用化学疗法对白血病进行治疗,应该治疗方式,会对病人的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且需要在上肢选择合适的静脉部位进行PICC导管穿刺,治疗的时间较长且难度较大,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刺激和伤害。因此在开展治疗期间需加强护理配合,提高治疗的效果[2]。基于此号本研究纳入70例白血病患者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录于2018.6-2023.6,收治的70例白血病患者。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35例样本。对照组有20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年龄分布:26-66岁,平均年龄(40.36±9.33)岁;研究组有18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年龄分布:27-69岁,平均年龄(41.49±10.57)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血液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1)抽取血液科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学习,对其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进行强化,培训之后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以进入到临床中,展开护理操作。将以往临床护理实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不良事件作为案例,供医护人员进行探讨,找寻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提高警惕,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

(2)为患者和家属展开健康知识的科普教育,对其内心的疑惑进行解答,讲解白血病发病的诱因,治疗的手段,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同时针对患者日常的饮食进行简单的讲解,提高对于健康饮食的认知,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3)优化PICC导管置入的护理流程,确保操作的规范性。选择专门的人员,对所用到的仪器和设备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针对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应检查清楚数目,统一进行发放和收回,有效杜绝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避免引发二次伤害。将导管置入冲管等规范性操作内容做成视频,开展培训的过程中播放教学视频,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视频当中的操作流程,开展护理工作,提升置管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每日加强巡视按时帮助患者更换敷料,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确保其是否有红肿流脓等情况,固定好导管,避免出现位移。详细询问患者的真实感受,如某一环节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5)建立完整的监管机制,采用轮岗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做好监督,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数据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记录、PICC导管留置的时间,以及留置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合临床五项常规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以此作为评估标准,对护理水平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结果

2.1PICC留置情况对比

如表1所示:对照组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研究组发生率2.86%;且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明显更长,结果比较P<0.05。

表 1对比两组PICC留置情况[n(%)]

组别

例数

PICC留置时间

导管滑脱

导管堵塞

静脉炎

穿刺创面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35

106.56±6.27

2(5.71)

3(8.57)

1(2.86)

1(2.86)

7(20.00)

研究组

35

133.63±7.86

0(0.00)

1(2.86)

0(0.00)

0(0.00)

1(2.86)

T/X2

——

15.9281

——

——

——

——

5.0806

P

——

0.0000

——

——

——

——

0.0242

2.2护理水平评分对比

如表2所示:研究组各项护理评分优势更突出,结果比较P<0.05。

表 2对比两组护理水平评分(±s)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宣教

心理情绪纾解

服务效率

能力水平

医疗条件水平

对照组

35

86.35±3.86

84.65±4.57

87.35±3.68

88.28±3.57

86.21±2.72

研究组

35

91.63±2.57

89.23±3.38

93.34±2.56

92.16±2.72

90.44±4.79

t

-

6.7360

4.7669

7.9051

5.1145

4.7211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针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化疗药物能够将白血病细胞杀死,从而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化学药物具有较强的杀伤性,会对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因此,采用化疗治疗时,多选择上肢部位的静脉进行穿刺,采用PICC导管置入,有效减少给药时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有效避免药物造成的刺激伤害。但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PICC导管会受到人为因素、意外因素的影响出现冲,管不彻底,滑脱等,情况使得导管出现堵塞穿刺面,出现创口感染的情况,其次也会受到患者自身的原因,导致发生静脉炎的各类不良事件,对后续的治疗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会增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强PICC治疗时的护理干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建立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服务,有效避免发生置管不良事件的情况[3]。结果显示:对照组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研究组发生率2.86%;且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明显更长,结果比较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评分优势更突出,结果比较P<0.05。

综上所述,白血病采用PICC治疗期间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文静. PDCA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效果研究[C]//榆林市医学会.全国康复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全国康复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23:318-322.

[2]刘荣碧,郑美琼,彭珊珊等.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219-220.

[3]谢英梅.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