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郑晓春

东田卫生院防疫组 福建 泉州 362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划分成两个组别,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经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为97.78%,对照组为82.22%,研究组明显更高,组间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外科护理中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外科护理;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0引言

外科疾病种类较多,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多数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而对患者来说,手术是严重的应激源,会引发患者身心各种强烈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及预后不利。因此,在外科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身心不适感受,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近年来,舒适护理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坚持将患者作为中心,致力于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即对本院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现将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纳入研究,以随机原则对患者实施分组,分成各包含45例患者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有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5岁,平均(37.64±2.41)岁,涉及到普外科手术患者20例、骨科手术患者16例、其他手术患者9例。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7岁,平均(37.78±2.31)岁,手术类型和研究组相同,分别涉及到患者22例、15例、8例。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增加了舒适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地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为其提供导诊服务,使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就诊。(2)心理护理。住院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加之深受疾病困扰、对治疗方法的不了解等,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意识到这一问题,首先积极的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同房病友、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等,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其次,要将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向患者说明,以提高患者认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不良情绪对于治疗效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患者能够自觉配合治疗。对于存在严重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多关注,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耐心安抚患者。手术过程中全程陪伴患者,观察其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3)病情观察。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实时观察患者病情,掌握其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对病情比较严重且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需协助其完成术前的各项检查。术中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避免出现异常。术后定时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对存在不适症状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4)手术室环境护理。手术前,需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情况发生,同时还要做好患者手术中的保暖。(5)疼痛护理。手术为有创操作,术后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应在认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其进行心理抚慰,一方面为其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6)饮食指导。合理饮食对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术后为其提供饮食方面的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进食的种类和先后次序加以明确,促进患者科学饮食。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采用焦虑自 评 量 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 抑 郁 自 评 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分值高低和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呈正比。(2)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满意度划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为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研究所得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分别行t、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结果

2.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两组 SASSDS评分比较

例数

SAS

SDS

理前

理后

理前

理后

究组

45

53.47 ±3. 18

33.45±2.56

50.65±4.57

32.69±3.48

照组

45

53.69±3.47

42.58±2.41

50.76±4.21

41.96±3.25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数

非常满

满意

不满意

意度(%)

究组

照组

P

45

45

25

18

19

19

1

8

97.78

82.22

<0.05

3讨论

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当下,医疗服务不再仅仅关注患者疾病的治愈,对于患者接受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及满意度的提升也越发重视,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从多方面加强干预,不断优化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心、舒适的服务,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护理过程中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身心各方面需求的满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舒适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将其应用于外科护理中,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手术室环境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舒适护理的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指标上,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大大减轻,使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银.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名医,2020(08):275+277.

[2]何纯芹.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3):117.

[3]高海燕.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07+109.

[4]时玉梅.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8):136+138.

[5]张紫莉.分析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2018(22):188-189.

[6]杨金碧.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8(16):176.

[7]蒋世玲,周世万.舒适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214-215.

[8]陈红梅.浅谈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9):15624.

[9]曹建清.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路,2017,16(07):221-222.

[10]赵二文.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67.

[11]成靖.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236-237.

[12]董保英.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451-2452.

作者简介:郑晓春(1985.05.12-)女,汉 ,福建南安,大专,护师,东田卫生院防疫组,研究方向: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