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感冒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感冒的?

杨生波

四川省开江县中医院  636250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可导致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发热等一系列不良症状,进而对其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困扰。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医疗工作者从中医视角出发对于感冒的治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促进了感冒患者治疗方案的多样化发展。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大量研究资料对于中医如何看待和治疗感冒进行了讲解和梳理,希望帮助读者朋友更为全面地实现对于感冒的认识,从而有效规范自身是在生活中的言行,以期实现对于感冒的有效规避和科学治疗,继而促进患者病情的优化与合理拓展。

一、中医对于感冒的认识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其与人体抵抗力下降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当抵抗力下降时,风寒、风热以及暑湿可对患者造成侵袭,从而使其罹患相关问题。在临床过程中,该病与患者肺胃失和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患者受非时之邪影响而引发。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病与时行疫毒和外感六淫有关,具体来看,风、寒、暑、湿、燥、火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冒问题。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痒、咽痛、喷嚏、周身酸痛以及发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继而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临床过程中,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中,轻型感冒可凭借患者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逐渐恢复,但是,对于重型感冒患者,该病可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和危害。在这一问题上,部分小儿与老年患者的体质相对较为薄弱,因此,重症感冒可对其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严重者甚至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中医对感冒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过程中,感冒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与寒热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对于感冒患者的科学治疗,中医主张及时对患者的虚实进行检查并审查时节,以便依据中医辨证素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进而促进感冒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与优化。

(一)风寒感冒

在临床过程中,风寒感冒患者发热,情况较为轻微,通常无汗,但其恶寒较为严重,患者可伴有头痛和身体酸痛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患者可伴有咳嗽鼻塞等症状,在咳嗽过程中,其痰液较稀,且其流清涕。通常情况下,患者无口渴情况或渴喜热饮。从舌部表现来看,此类患者,舌苔薄白且润,患者可伴有脉浮或浮紧的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应以宣肺散寒和辛温解表作为患者治疗工作的核心,通常使用荆防达表汤与麻黄汤加味等方式进行治疗。与此同时,医疗人员也可采用感冒软胶囊,正柴胡饮颗粒以及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过程中,对于风寒夹湿问题的患者,其头重如裹且伴有肢体酸重和舌苔白腻情况,可采用九味羌活汤加减味治疗。对于风寒感冒轻症患者而言,其头部微痛,恶寒但无汗,咳嗽痰稀,可采用杏苏散进行加减味治疗。对于风寒未解,郁而化热的患者,其发热情况较为严重,头痛身痛,咽部肿痛,口干,舌苔薄黄,应采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味治疗。

(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中医临床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感冒类型,此类感冒患者的发热情况较为明显,且患者有恶风或微恶风寒问题。在临床过程中,多数患者可同时伴有头痛、鼻塞、流涕、鼻涕以浓稠状为主,患者可有汗或无汗,且其可出现咳嗽、痰多、咽痛、口渴、口干等一系列症状,进而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合理保障。此类患者舌红,舌苔薄黄且脉浮数。在治疗问题上,应以清热解毒和辛凉透表作为患者治疗工作的核心。在此期间,若患者发热情况较为轻微且带有明显的咳嗽问题,可以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若患者咽痛情况较为明显,可加马勃、玄参、板蓝根进行治疗。若患者咳嗽且痰液呈黄色,可采用瓜蒌皮、杏仁、浙贝母、鱼腥草、黄芩治疗。若患者发热情况较为严重,应加用知母和石膏治疗。若患者口渴情况较为明显,可加花粉和芦根进行治疗。与此同时,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深入,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银翘散等中成药物在风热感冒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控制与充分改善。

(三)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微恶风、汗少、身体发热、肢体酸痛、头晕头痛、咳嗽、流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气短、口中黏腻、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大便稀溏、小便短赤,其舌苔薄黄且腻,脉濡数。在患者治疗问题上,中医主张以解表清暑祛湿作为治疗核心,通常采用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在临床过程中,若患者湿困卫表且存在恶风和深重的情况,应家用佩兰与藿香。若患者暑热偏盛且有汗,可加用青蒿、黄连、西瓜翠衣以及鲜荷叶进行治疗。若患者存在小便短赤情况明显问题,可加用白茅根和六一散进行治疗。若患者属于暑湿偏寒问题,则可采用藿香正气散与黄芩进行治疗。

(四)虚人感冒

1.阳虚感冒

阳虚感冒患者存在轻度发热问题,且其恶寒情况较为严重,患者头部疼痛、身体酸痛、无汗、面色苍白、鼻塞,且四肢存在欠温的问题。患者舌淡有齿印,舌苔白腻,脉象浮弱或沉弱。在治疗问题上,应以助阳解表作为患者治疗核心。在药物选择问题上,可以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也可采用再造散加减治疗。

2.阴虚感冒

此类感冒患者可出现体温升高、少汗、心烦、晕眩、口干、干咳、少痰等一系列症状,进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与此同时,患者舌质红少且脉相细数。在治疗问题上,应以滋阴解表作为治疗工作的核心,常使用加减葳蕤汤加减治疗。

3.气虚感冒

气虚感冒患者的恶寒情况较为明显,且其头痛和身体疼痛情况较为严重,患者可出现体温升高与神疲乏力的问题。在临床过程中,患者可出现舌淡苔白与脉浮无力等症状,继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在此期间,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气短、鼻塞、流涕等一系列症状,进而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的保障。在治疗过程中,应以益气解表作为治疗核心和采用参苏饮进行加减治疗,对于气虚风寒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于气虚风寒感冒者,可以采用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对于表虚自汗者,可采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4.血虚感冒

此类感冒患者往往存在体温异常升高和微恶寒的症状,且其伴有头痛、头晕、心悸等一系列表现但无汗。与此同时,患者唇甲色淡,面色无华,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浮细弱。在治疗问题上应以养血解表作为治疗核心,建议采用葱白七味饮加减治疗或柴胡六和汤加减治疗。在此期间,对于血虚风寒者,可以采用荆防四物汤进行加减治疗,对于血虚风热者,应采用四物汤加连翘、金银花、黄芩以及葛根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感冒有着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治疗问题上,通过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中医结合辨证施治理论对于患者进行了病情的分型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进一步促进了患者治疗工作的持续细化。大量临床治疗经验指出,通过结合中医理论对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工作的针对性水平,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与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推动了患者预后健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