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谷慧慧,罗莎颖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  单位邮编:650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中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病人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护理有效率(96.00%)高于参考组护理有效率(74.00%);护理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中采取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提升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中医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现阶段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脑部血管发生病变的疾病就是脑卒中,这种疾病主要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供应脑部组织的血管出现了血液无法供应正常需求,造成脑部组织处于缺氧的环境状态下,这种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便会使得病人脑部神经细胞逐渐开始死亡。脑卒中此类疾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几率以及死亡几率,有的病人即使是在最佳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也可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后遗症,而吞咽障碍是其中之一,对于病人后续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于病人的恢复及其不利[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分组实验,分析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具有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08月-2022年0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的老年病人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病人。参考组中男性病人29例、女性病人21例,年龄在51-79岁,平均年龄为(65.28±1.39)岁;试验组中男性病人28例、女性病人22例,年龄在52-80岁,平均年龄为(66.49±1.46)岁。将两组病人的性别及年龄进行对比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做好体位指导,四肢主动与被动训练,四肢肌肉按摩等,同时配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如冰盐水棉签刺激与空吞咽以及吞咽治疗仪神经肌肉刺激。

试验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有:(1)针灸:取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廉泉穴等,1次/d,每次20-30min,持续治疗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2)穴位按摩:伴有上肢症状,则取穴包括尺泽穴、天泉穴、外关穴等;下肢症状,则取穴包括气冲穴、承扶穴、委中穴、飞扬穴等,以推拿按揉等方式按摩每个穴位,每个穴位1min,重复5次。(3)中药涂擦:取中药艾叶、桑枝、透骨草、伸筋草等各30g,煮沸后放置常温后,使用毛巾对病人进行涂擦,2次/d,每次半小时。(4)中药干预:结合患者辨证分型用药,肝阳上亢者可采取镇肝熄火汤加减,组方:龙骨、牡蛎、赤芍、炙甘草、牛膝、玄参等;肝肾阴亏者,则采取地黄饮子加减,组方:干地黄、生黄芪、麦门冬、石菖蒲、郁金、制附子等;气虚血瘀者,组方:地龙、生黄芪、川芎、炙甘草、水蛭、当归、石菖蒲等。采取水煎煮后口服,1剂/d,早晚1次,连续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病人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吞咽功能障碍评分采取GUSS量表进行评估,总分20分,0-9分表示存在严重吞咽障碍,10-14分表示存在显著吞咽障碍,15-19分表示存在轻微吞咽障碍,20分表示不存在吞咽障碍。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的数据采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对数据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后,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对比可知,试验组护理有效率(96.00%)高于参考组护理有效率(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组别

n

有效

显效

无效

有效率

参考组

50

18(36.00)

19(38.00)

13(26.00)

37(74.00)

试验组

50

31(62.00)

17(34.00)

2(4.00)

48(96.00)

-

-

-

-

5.938

P

-

-

-

-

0.029

2.2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对比

对比可知,护理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较为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对比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参考组

50

(10.58±1.36)

(15.43±0.52)

试验组

50

(10.42±1.49)

(19.26±0.18)

t

-

1.827

8.972

P

-

0.284

0.016

3讨论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2]

中医认为,脑卒中发病内虚为本,痰与瘀为诱因,而脑脉痹阻、血溢脑脉则是因,乏力、偏瘫、肢体障碍、吞咽障碍等则属于症。中医康复护理从针灸、中药、穴位按摩及中药涂擦等方面综合干预,各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且安全性高,对改善肢体功能、机体营养以及促进吞咽功能障碍有较高的价值。

综合上述,在临床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病人采取中医康复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并且有效改善了病人的吞咽功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季日峰,张松.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03):164-166.

[2]叶修灿.针灸联合中医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