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超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马晓玉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7例脑损伤早产儿,均行超早期护理干预,观察预后质量。结果:7例患儿有效率达到100%(7/7),头颅超声指标显著改善,无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超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脑损伤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早期护理干预;早产儿;脑损伤;预后质量

     出生时胎龄<37周的活产婴儿被称为“早产儿”。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持续升高,早产儿脑损伤后遗症现象增多。早产儿机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脑损伤问题尤其突出。早产儿脑损伤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居多,脑室内出血次之,是导致早产儿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也可能影响早产儿脑发育,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威胁存活早产儿的预后,导致生存质量下降[1]。目前,关于脑损伤早产儿的护理干预研究较多,但出生后何时开始干预、怎样干预,是降低脑损伤所致伤残的关键。因此,本文选择7例患儿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7例脑损伤早产儿,5例男,2例女,胎龄31-35周,平均胎龄(33.41±0.48)周,5例顺产,2例剖宫产,身长(44.27±2.07)cm,出生体重(1.98±0.32)kg。早产儿于出生后3-7天经颅脑CT或者磁共振检查确诊颅内出血、HIE,伴有围生期窒息史,排除先天畸形、先天代谢性疾病患儿。

1.2方法

  本组7例患儿均接受超早期护理干预,即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便开始实施超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鸟巢式护理。患儿入院后,将其放置于经预热处理的暖箱中,暖箱内放置自制椭圆式鸟巢,使其肢体接触鸟巢的边界,保持俯卧状态,模拟类似子宫的生长环境,增强安全感[2]。(2)减少光和声音刺激。白天拉上窗帘,晚上开壁灯,将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声调低,轻声走路,说话时放低声音。(3)疼痛干预。对于早产儿建议选择非药物性疼痛干预措施,在致痛操作时会对早产儿产生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此种刺激下早产儿会表现出呼吸增快、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严重时可能引起脑缺氧,不利于早产儿病情控制和机体生长发育[3]。因此,在给脑损伤早产进行采血、肌内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等有创操作前,采取抚触、体位干预、安慰奶嘴等方式减轻疼痛,提升患儿配合度。(4)感官刺激。①听觉刺激,不管是何种护理操作,都用柔和且亲切的声音,富有变化的语调与患儿讲悄悄话,配合逗笑、鼓腮、张嘴等面部表情,另配合每日播放轻柔音乐予以听觉刺激。②视觉刺激,给患儿看色彩鲜艳的图片、球,可以让患儿看医护人员的脸和父母的脸,刺激患儿的视觉发育。(5)运动干预。由专业儿童物理康复师负责对患儿实施运动指导,每天抚触2次,每次15-30分钟,每天行1次强化体操。(6)保暖护理。早产儿中枢发育尚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变化。脑损伤患儿神经受损严重,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抵抗力低,体温更容易受环境变化而影响。护理时建议将患儿放在暖箱中,一般体重1500-2000g早产儿暖箱温度设置30-32℃,体重1000-1500g早产儿暖箱温度设置32-34℃,体重<1000g早产儿暖箱温度设置34-36℃[4]。在此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维持中性温度32-36℃,若发生一过性体温过高,可考虑温水沐浴、松包裹等物理降温法降温,及时补充水分。(7)科学喂养。脑损伤早产儿通常有胃肠道缺氧缺血过程,容易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宜早期哺乳,一般建议轻度脑损伤患儿出生后6小时开始喂奶,按需哺乳;中度及重度脑损伤患儿暂时禁食,静脉营养,通过微量输液泵24小时均匀滴入。缺氧症状得到改善后,颅内出血得到控制后,再考虑喂奶,由少到多,慢慢增量[5]。吸吮、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可考虑鼻饲,喂养时切勿过快、过多,以免出现呕吐、呛咳而导致窒息。

1.3出院标准

   体重≥2000g,生命体征稳定,完全经口喂养,则可出院。

2结果

   经1周干预,7例患儿中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例患儿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达到100%(7/7),头颅超声指标显著改善,无1例出现后遗症,均顺利出院。

3讨论

   早产儿脑损伤是小儿致残的一大病因,早产儿过早脱离母体,神经细胞数量及体积减小,对其体格及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早产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容易加重缺氧、脑损伤,导致早产儿认知功能、智力低下,严重者脑瘫。早产儿脑损伤若未能尽早干预,长大后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导致生活能力低下,生存质量不佳。

   正常情况下,人脑在2岁前发育最快,出生后半年内脑组织尚未成熟,此阶段脑组织迅速发育,可塑性强,代偿能力高,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强。早期确诊脑损伤后,配合超早期护理干预,让受损大脑达到最大功能代偿。超早期护理干预抓住这一关键期,相比出生后1-3个月或者发现异常时干预,超早期护理干预在患儿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稳定后便开始实施干预,为早产儿提供类似子宫环境的暖箱,尽可能为早产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减少光和声音刺激,采取非药物性疼痛干预措施减轻疼痛,配合超早期护理干预的重点内容—感官刺激、运动干预,根据早产儿体重调节暖箱温度,并科学喂养,有助于早产儿尽早恢复,尽最大程度减轻脑损伤给早产儿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伤残程度,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超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俐.早产儿脑损伤及脑发育评估[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032(011):833-837.

[2]邓红珊."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13):11-13.

[3]刘海龙,申柯,赵向.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的智力,运动和体格发育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 2020, 40(3):271-272.

[4]提丹,张玉.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 2020(4):193-194.

[5]房玉丽,何海燕,张晶,等.预防性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 2022, 24(12):90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