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

刘丽霞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采取预防性措施,探究其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了100名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时间跨度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将其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50人)和预防护理组(50人)。对护理后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经统计,预防护理组的新生儿疾病指标(住院时间、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发病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肺动脉高压、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支气管发育不良)为8.0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预防性措施,可以保障RDS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如气胸等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引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导致肺泡塌陷和通气不畅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尽管目前医学技术的进展使得NRDS的诊断和治疗得以改善,但该病依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为了预防和治疗NRDS,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NRDS的防治作用,分析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选择了100名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时间跨度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将其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50人),男女比例为23:27,早产儿与足月儿比例为14:36,胎龄介于30至39周之间,平均为34.68±3.23周;预防护理组(50人),男女比例为24:26,早产儿与足月儿比例为13:37,胎龄介于30至39周之间,平均为34.24±3.16周。本研究纳入的新生儿均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RDS,并且家长均知晓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了患有先天性疾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常规护理组的患儿,医护人员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处理异常表现。根据医嘱进行无创吸机治疗,采用暖箱保暖,通过面罩供氧监护呼吸和心率。在通气护理前,进行抗感染和祛痰治疗,并调整吸氧浓度。使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注意对通气管道进行消毒、检查,防止堵塞、脱落等现象发生。

对预防护理组的患儿,医护人员在常规护理上给予综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案。1.用药护理:在给患儿滴入固尔苏药物之前,医护人员会提前将药物从冰箱中取出并温化,以确保药物的温度和均匀性。会小心地将药物滴入气管插管中,并实施加压给氧,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弥漫到患儿的肺部。同时,会持续监测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心率,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报告医生。2.肺动脉高压和气胸预防:医护人员会根据患儿的情况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参数,确保呼吸在正常范围内。他们每30分钟会对呼吸末正压进行调节,并严密控制输液剂量和速度,以预防肺动脉高压和气胸的发生。如果患儿出现心率降低、面色青紫等异常情况,他们会立即向医生报告,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调整。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预防:在患儿出生后的前3天,医护人员会严格控制输入液体的剂量,以确保液体的摄入量适当。会根据医嘱限制液体的输入,并详细记录24小时内的液体输入输出量。这样可以帮助患儿保持正常的气道峰压和氧浓度,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4.肺炎预防:医护人员会严格执行消毒清洁工作,尤其对呼吸机和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消毒。会限制患儿家人和亲属的探访次数,并设立隔离措施来阻断病原菌的传播。医护人员会时刻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定期清理呼吸机管道和冷凝水,并仔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当然,对于首次使用的咚吸机,会进行熏蒸消毒,以确保细菌的彻底清除。在撤机后,医护人员还会进行口腔护理和背部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将关注新生患儿的疾病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更全面地了解护理的防治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SPSS22.0。计量资料:(x±s),检验:t;计数资料:[n(%)],检验:x2

2结果

2.1两组新生患儿的疾病指标比较

护理后经统计,预防护理组的新生儿临床护理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

表1两组新生患儿的疾病指标比较表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h)

发病人数

发病率

预防护理组

50

12.351±1.64

89.345±5.31

3

6.00%

常规护理组

50

16.614±2.68

125.169±4.63

11

22.00%

T

5.6158

30.6146

3.2631

2.3654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新生患儿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经统计,预防护理组的新生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8.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

两组新生患儿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表

组别

例数

肺动脉高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胸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发生率

预防护理组

50

2

(4.00)

1

(2.00)

0

(0.00)

1

(2.00)

4

(8.00)

常规护理组

50

3

(6.00)

2

(4.00)

2

(4.00)

4

(8.00)

11

(22.00)

X2

4.1236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RDS,但由于新生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预防性护理显得非常重要。预防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自我管理意识等因素,预测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模式可以及时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指导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善血气分析结果,保证治疗效果。此外,还能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控制人员走动,调整机械通气参数,限制液体输入量等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性护理能够在实践中提前采取与患儿相关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满足家长的需求,提高家长的满意度。然而,预防性护理措施在NRDS防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判断早产儿是否需要呼吸支持和合适的氧疗,以及如何平衡液体管理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能会出现,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预防性护理措施在NRDS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措施,为NRDS的预防和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推动NRDS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艳红.探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5):3.

[2] 张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预防性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10):4.

[3] 魏珊珊. 探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v.6;No.387(70):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