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管理方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管理方式探索

罗怡昊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传统能源的限制,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激励下,新能源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然而,新能源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为了改善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探索了新能源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并针对现状对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提出了建议,可以有效地促进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

关键词: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可持续发展

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企业在能源供应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与新能源生产相关的安全风险,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中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以确保员工和设备安全,并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积极参与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安全合作,共享信息和经验,形成合力应对安全挑战,基于此,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成为关注焦点,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 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新能源企业通常涉及到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然而,由于新能源技术的相对新颖和复杂性,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于潜在的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可能忽视了一些潜在的危险,导致事故的发生。

新能源企业安全意识管理不足的原因之二是对安全设备的投入不足,安全设备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然而,由于新能源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很多企业在安全设备的投入上存在缺乏的情况,例如,一些企业可能没有配备足够的防护装备,或者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这样一来,即使员工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也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1. 人员安全素质欠缺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企业人员素质的不足已经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首先,行业认知不够全面是新能源企业人员素质欠缺的一个原因,由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和政策法规不断更新,企业需要的人员对行业的认识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然而,很多人员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层面,缺乏对新能源行业整体发展的深入了解和洞察力,他们往往不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无法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其次,创新思维的不足也是新能源企业人员素质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能源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但是,很多人员习惯于按部就班、守旧思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面临的挑战往往束手无策,难以带领企业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

  1. 安全风险评估不全面

     新能源企业通常涉及到高科技设备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存在着技术失效导致的安全风险,目前的安全评估主要集中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评估,而忽视了设备设计和制造阶段的风险评估,为了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新能源企业需要加强设备设计和制造阶段的安全评估,包括设备可靠性、故障率以及防护措施的评估,新能源企业通常需要技术精湛的人才来进行研发和生产工作,但是在招聘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忽略了对他们的安全意识培养,这导致员工在工作中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很难有效处理突发安全事件,因此,新能源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新能源企业通常需要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进行合作,但是在选择合作伙伴和进行供应链管理时往往忽视了对其安全管理评估,这可能导致新能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受到合作伙伴或供应商的安全风险影响,新能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定期对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进行安全评估,并与他们共同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二.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探索

  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1.1制定和执行安全政策

企业应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原则和责任,并将其纳入公司战略和决策过程中,同时,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遵守安全要求并持续改进,并且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备运行安全、作业环境安全、供应链安全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比如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培训等,确保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1.2建立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机制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并制定清晰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员工了解新能源企业的安全理念和要求,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审核评估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和隐患时,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应制定紧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与政府、相关部门和紧急救援机构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求助和响应。

  1. 提高人员安全培训和素质

2.1安全培训的形式多样化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培训,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视频培训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人员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并提高培训的效果,并根据企业的安全风险分析和需求,制定全面的安全培训计划,该计划应包括基础的安全知识培训,特定岗位的安全培训以及应急处理和救援演练等内容,还应鼓励员工级积极参与安全培训,例如设立奖励机制,给予参与培训的员工一定的奖励和认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保障意识。

2.2持续培训和跟踪

    安全培训不应只是一次性的,而应是持续的过程,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以应对新的安全风险和技术发展,同时,需跟踪员工的学习效果和应用情况,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在企业中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强调安全第一,倡导员工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可通过形成安全值班制度、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评估等方式,营造安全氛围,企业领导也应给予充分关注和支持,亲自参与和推动安全培训和素质提升活动,以身作则,充分展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1. 加强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是首要,新能源企业应该制定并执行适当的安全政策、程序和规范,这些文件和指南应覆盖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操作、设备维护、紧急事故处理等,建立健全的运营监管机制,确保流程的有效实施,然后加强员工培训,新能源企业应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还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制定设备巡检和维护清单,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隐患,最后,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企业应鼓励和支持员工积极报告和处理安全事件,设立专门的安全事故调查部门或委员会,对事故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结束语:研究、探索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亟需开展的工作,要建立一套规范、符合现状的安全管理体系,满足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因此,新能源企业安全管理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方式,可以提升安全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不断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中,安全管理必须与技术创新同步,推动新能源全持发展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瑞. 浅谈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与创新[J]. 石河子科技,2022,(06):17-18.

[2]曹楠. 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J]. 劳动保护,2022,(0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