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网调度自动化智能告警功能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完善主网调度自动化智能告警功能的探讨

李伟业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广东省佛山市   528200

摘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智能告警”系统是一个跨越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继保等多个领域的“好伙伴”,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为各个领域的工作提供更快速、更有效的服务。本文主要对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告警功能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释,并对其设置的原则和准则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同时还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联系,对智能告警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关键词:主网调度;自动化;智能告警功能;

引言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电网调度人员的工作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在恶劣天气如台风等情况下,报文数目增多,使得网络信息的调度与控制变得更加复杂。以目前的调度站预警体系为例,尽管警报信息是按等级划分的,但大型电力网中的许多设备在出现突发事件时都会首先发出警报,因此,其相关信息量很大;与此同时,这些信息往往会相互交叉,从而直接影响到调度人员对突发事件做出决定的速度与准确度。在遇到诸如强台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事件时,报警信息以极高的速率传播,报警信息直接传递到事件窗口,使得调度员不得不被动地监视事件的进程。这对网络上的事故分析速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报警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实时监测的需求,对报警信息的提取速度、深度和智能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处理、综合,可有效地提高系统对全网运行情况的敏感性,加快故障排除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智能通知技术。通过对主要报警信号的潜在相关性分析,实现对电网故障和异常的判别;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设备运行人员提供有效的、直观的报警信息,并为其提供辅助决策依据,从而提高网络故障的诊断精度,加速网络故障的决策进程,节约维护和维护的时间。

1.智能告警功能目前存在的问题

1.1.智能告警窗口信息不完整

长期以来, EMS中的报警功能仅仅是对 SCADA报警窗口的一个补充,通常都会单独设置一个窗口来展示报警功能的报警功能。只有在这个视窗里,当逻辑计算的条件没有达到,如逻辑运算的条件没能到达,也就是说逻辑运算结果为非时,则不显示任何内容,因此该窗口显示的只是告警信号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反映整个电力系统的报警信息。对 SCADA报警窗口进行监控,非但没有减少其工作,反倒是加重其工作负荷,所以其智能化报警功能并没有被广泛地使用。

1.2智能告警启动信号不全面

智能告警逻辑运算的参与信号通常是在开始信号出现之前5秒以及出现之后15秒之内的信号,但是大部分的智能告警模块的时间都是可以设置的。目前,智能告警模块都是仅以开关分闸启动信号,它只能对导致开关跳闸的事故展开智能处理,而对可能存在的仅有保护动作或备自投动作,对于开关拒动的危险情形没有做出判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可能会出现信号误报。

1.3缺少统一的规则

目前,我国在报警智能操作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虽然有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应用单位仍处在探索阶段;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制约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推广。

2.完善主网调度自动化智能告警功能的需求

2.1调度运行人员的需求

(1)优化各类保护报文

当前保护报文显示的是某站某kV某线过流保护动作、距离保护动作,对此提出了对过流第几段动作、距离保护第几段动作进行优化的意见。通过对继电器动作信息的分析,可以对线路故障的大概范围做出一个粗略的判断。与此同时,将事故跳闸信号和保护动作信号的时间优化到了毫秒级别,还可以为解决问题的上报和通知现场人员进行检查,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2)优化事故跳闸报文

当出现了开关跳闸的时候,我们可以设定在一段时间(比如10分钟)里,将有关信息保存下来,在这段时间里,即便是在调度人员对信息进行了确认之后,信息也不会被抹去,这样就可以让调度人员在面对比较复杂的事件(比如开关多次跳闸)时可以直接看到信息,不然的话,就需要在历史事件中进行查询。

(3)对10kV、35kV母线接地报警优化

春天和夏天的雷雨天较多,雨水多,风力大,许多的县城线路接地是瞬间接地,这就造成了智能语音报警不断重复接地和接地复归的情况。曾经发生过3小时两个站点连续发母线接地和接地复归的报警和语音,给监控人员对其它信号的管理带来了困难,也给其它数据的浏览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4)优化抖动告警信息

当监测人员在检测到设备发生了异常的颤动,并且通知了运行人员之后,可以选择对此信号进行确定或者是屏蔽。如果一个设备发生了故障,从检查、处理到信号恢复正常,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花很久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抖动报警信号会反复地显示成百上千次,这对监测人员的日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5)对于日常各类计划检修工作,优化挂牌操作

对调度运行人员在线路或站内设置的维修作业,是否可以在将线路的地电刀与开关的地电刀合拢后,由智能系统自动进行挂号。当线路上的地电刀与开关上的地电刀被拉出时,还可以自动取下电刀。这样在面临高峰维修季节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避免调度员在流量过多时,忘记挂牌或挂错牌,从而造成智能告警误告警的发生。

2.2网省公司打造“智能电网”的规划和要求

(1)到2019年,区域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基本建成,220 kV及以上安全运行设备的主站接入率提高到10%。建成省—地—台全面覆盖的智慧报警深度运用系统,新建设备的开关和开关实现远程控制。

(2)在2020年前,常规进行断路器远程控制,实现110 kV及以上断路器远程控制的普及率为80%。35 kV及以下的保护中,有80%的远处投退率,220 kV及以上的安全设备,全部实现了固定的远处投退率和软压板远处投退率。实现了智慧报警的直接传送。

3.善主网调度自动化智能告警功能的思路与举措

3.1梳理工作方法,形成制度标准

将问题和需求相结合,对与智能告警有关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整理,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滚动的修编,最终形成了一种技术应用与制度标准之间相互配合的规范化推进方式,并对其进行了持续的动态更新。可以让初学者更易于规范化操作,也可以更好的实现智能告警的使用,并保持其活力。

3.2建立联动机制,规范工作权限

建立调度、自动化、变电继保各司其职的联动机制,按职能分工,按具体情况进行分工,明确工作权限;使智慧报警更好的为不同的行业提供服务,具体的责任可以参照以下内容。

(1)主网络计划和监测部门:主要负责对智能化报警的操作监测,验证智能化报警的准确性,并将相应的报警报告给有关人员。负责对报警系统中出现的故障(漏报警、误报警等)进行反馈,并对报警系统提出相应的要求。

(2)主网络自动控制专业:负责与 SINS厂商的联系,负责 SINS功能的建立,运维、缺陷处理、异常处置及功能改造,以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转。负责对预警系统进行智能化运作分析,并对预警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归因确认和闭环控制。对报警推理的智能化进行整定和实施。对智能化报警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4.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下,智能化电网中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也正在逐渐的被各电网经营企业慢慢实现,这是电网发展的重要革新。在现阶段电力同行需要对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对未来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建设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洁,柳强.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关键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

[2]于昌剑.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2).

[3]辛耀中,米为民,蒋国栋,等.基于CIM/E的电网调度中心应用模型信息共享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08).

[4]杨洪耕,明娇,代海波.地区电网智能告警系统的实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23(2):105-109.

[5]张勇,张哲,严亚勤.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电网实时监控与智能告警技术及其应用[J].智能电网,2015(9): 850-855.

[6]陈雪梅.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智能报警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