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与处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与处理策略

陈智姑

安化县田庄乡卫生院湖南益阳413513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期间关于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和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采取药物治疗的2000例患者进行研究。常规组未采取特殊管理措施。实验组针对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问题,由药剂师为主导开展临床管理和处理。分析对比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用药不合格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药剂师参与对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进行管理与处理能够明显提升整体用药效果,可以更好的保障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物治疗;不良反应;临床管理;处理策略

药物治疗属于临床中多种疾病的重要治疗形式,对于保障居民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体系的持续发展,近些年上市了大量的新药,同时各类药物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明显的拓展,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风险也在随之增长[1]。在药物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症状无法及时控制,并且部分患者还会因为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加重病情。近年来因为人们的治疗康复意愿不断增强,对于用药方案也有着更加明确的主观性思想与要求,此时药师为了保障治疗效果最大化便会导致不合理、不恰当的用药方式,其中抗生素的滥用问题最为明显,这也是目前临床用药的典型问题[2]-[3]。为了更好的保障整体用药效果,药学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针对临床中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问题进行管理,从而保障药物整体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并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为例探究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和处理策略。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采取药物治疗的2000例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1000例,男女患者分别615例、385例,年龄(45.24±3.80)岁。常规组患者1000例,男女患者分别620例、380例,年龄(44.62±3.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认可临床用药方案;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可根据医嘱要求用药;具备较强康复意愿。

排除标准:带有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病历资料不完整;无法保障患者按要求用药。

1.2方法

常规组未采取特殊管理措施。

实验组针对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问题,由药剂师为主导开展临床管理和处理,具体措施如下:1、强化药剂师的考核管理工作。基于高资历的药剂师负责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并高度重视用药管理的执行。将提高药师的工作责任心,使药剂师在用药监督管理方面主要关注配伍禁忌、药物疗效、使用方式以及禁忌用药等方面。定期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开展医师培训,以确保医生对药物管理的理解和落实;2、完善管理制度。药剂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充当监督和执行的角色,同时要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管理制度。药剂师培训期间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持续的药剂师业务培训。在行政管理方面重点落实奖惩、学习、人事管理和日常工作等相关事项。在药物管理方面确保药材质量、调配管理、储存管理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实施。在药剂师培训期间基于制度体系的实施,强化医师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以药师为主导组建监督小组,定期进行药物查岗管理,检查药事服务状况,包括药物处方调配、药材使用、不良反应监测和疗效评估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明确薄弱环节并完善流程,以确保整体用药效果的提升;3、规范服务流程。在药物管理期间以药事服务的内容为重点,无论是在门诊还是病房都需要严格执行查对管理制度。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如存在较强副作用、使用途径相对特殊或局限的药物,结合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合理性评价,例如对于存在胃病的患者在药物选择中应当尽可能规避阿司匹林。与此同时,所有特殊药物需要在药剂师审核后才可以调配发放,调配中心应根据处方备注的调配操作方式进行操作,特别是用量、用法等;4、提供良好的用药指导。药剂师将根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等情况,严格审核患者的用药处方,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准确的用药指导。药剂师将告知患者有关药物剂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信息,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问题。药剂师在回答患者及其家属问题时,将保持亲和态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患者所提问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药物治疗效果和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5、定期进行随访。药剂师将直接提供服务,并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药剂师将及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救治帮助,以最大程度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药剂师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影响做出判断,以确保患者的用药效果。

1.3观察标准

分析对比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包含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重复用药以及超适应症用药。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统计数据分析方式基于SPSS24.0软件完成,在P<0.05时证明数据对比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实验组用药不合格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数据见表1。

表1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组别

用法用量不合理

药物选择不合理

重复用药

超适应症用药

发生率

实验组(n=1000)

3

2

1

0

6(0.60%)

常规组(n=1000)

9

11

8

7

35(3.50%)

x2

-

-

-

-

8.204

P值

-

-

-

-

<0.05

2.2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不良反应对比

组别

恶心

呕吐

头痛

其他

总计

实验组(n=1000)

1

0

0

0

1(0.10%)

常规组(n=1000)

5

6

4

3

18(1.80%)

x2

-

-

-

-

9.304

P值

-

-

-

-

<0.05

3.讨论

不合理的药物使用不仅会导致患者病情无法有效控制,还可能引发其他用药问题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随着疾病发生率的增加,用药数量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多,这带来了许多用药安全问题。为了保障用药的合理性,临床应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并根据适应症和禁忌症调整用药方案[4]

药物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且复杂,因此整体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用药管理,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根据用药合理性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在实际操作期间药剂师培训教育是强化药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5]。药剂师在培训过程中应增强责任心,并明确多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如配伍禁忌、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等,工作中应保持谨慎用药的态度,根据患者的个体体质情况进行合理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药剂师作为药物相关专业人员,在药物质量和用药效果方面扮演着保障作用。另外,通过药剂师的培训教育和药物管理制度的改进,可以强化用药监督和药剂师的工作能力,规避个体差异忽略和配伍不合理等用药现象,提升用药质量水平。药剂师在临床用药质量推动中发挥着显著作用,是临床药学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用药不合格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结果证明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风险相对较高,在临床管理和处理期间可以基于药剂师作为主导,完善管理与考核体系,尽可能降低不合理用药风险,保障整体用药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药剂师参与对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进行管理与处理能够明显提升整体用药效果,可以更好的保障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戴泳君,董中国.药学服务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不良反应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02):127-128+130.

[2]桑瑞红,任燕.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浅析[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05):178-181.

[3]黄智晖.2019~2021年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06):110-112.

[4]林秉诗,宋鑫.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54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09):175-178.

[5]唐志勇,李锐,苏强,杨思芸,唐捷.某三甲医院近三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05):125-129.